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南京的第一次,裡面有你的第一次嗎?

把指針往回撥轉

第一聲啼哭, 第一次學會站起

開口說的第一句話, 第一次心動...

而南京這座城市也和我們一樣

經歷了無數“第一次”

六朝古都的璀璨, 高樓林立的壯觀

它們在無數的“第一次”裡綿延至今

你知道南京的“第一次”都貢獻給誰了嗎?

NAN JING

第一次叫南京

南京建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末年, 這樣歷史悠久的城市怎能不換幾次名字?棠邑、冶城、金陵、建康、江甯、白下……都是南京的曾用名。

至於“南京”之名則始于明太祖朱元璋, 南京在元朝時叫集慶, 朱元璋改集慶為應天府, 稱帝后定都於此。 因為開封府是當時的“北京”, 所以應天府相對應地成了“南京”。

自此, “南京”一名延續千年, 至今已有快650多年了

NAN JING

第一輛自行車

南京第一輛自行車誕生在馬營48號的南京輕工機械修配廠, 廠裡的100多位工人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機修工人, 甚至還有擺攤修自行車的攤主。

這群早年的設計精英, 憑藉零散的配件和研究, 製造出南京本土的第一輛自行車, 取名大橋牌自行車, 當時長江大橋可是新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橋樑,

是南京的標誌。

那時候, 30多元的平均工資, 你買輛“大橋牌”自行車需要小半年薪水, 當第一批自行車生產出來後, 工友們從安德門一路騎去南京市政府報喜, 據廠裡老工人回憶說, 一路上駐足觀望的行人, 滿眼都是羡慕,

那種自豪的感覺一輩子忘不了。

NAN JING

第一條過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 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一座城,一座橋,47年的不解緣分,47年的榮耀輝煌。47年來飛架南北的大橋歷經風雨,承載著南來北往的車輛,為城市的發展和經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對於南京市民,長江大橋更是意義非同尋常,因為在他們眼裡,大橋不僅是過江通道,更是城市的驕傲。學生的課本中,報紙的新聞裡,出遊的鏡頭中,甚至孩子的名字或企業的名稱中...長江大橋無處不在。

NAN JING

第一條立交橋

1986年12月28日,中央門立交橋通車,這是南京第一座立交橋,也是江蘇省第一座大型城市道路立交橋。通車典禮非常盛大,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甚至還出動了飛機在空中攝影,撒下彩色喜報。

這座引以為豪的立交橋,很多南京人小時候出城或者接送親戚,都會情不自禁地跑上去感受一下,當時橋上最有特色的是首次採用欄杆燈照明,一到晚上就變得十分漂亮。

現在中央門立交橋已經十分老舊,2014年的時候還曾傳出要被拆除的消息,但無論怎樣,這座開創新意義的立交橋,它都是南京人曾經引以為豪的存在。

NAN JING

第一個火車站

1908年建成使用的下關火車站也叫南京西站,是南京的第一個的火車站,最早的時候叫江甯車站,作為老滬寧鐵路的起始站,它是當時南北交通的咽喉。

這座百年老站見證了南京的許多歷史,1912年1月1日5時,孫中山先生來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從這裡下車;1927年北伐軍攻佔南京,軍閥孫傳芳從這裡逃離…

1912年1月1日下午5時,孫中山先生抵達下關入總統府任職

2012年3月25日,南京西站往廈門發出了最後一班K161列車,停止了客運業務。當天很多南京市民前來,和這個服役了104年的老車站告別。

NAN JING

第一座飛機場

南京的第一座飛機場是小營機場,是1912年孫中山先生指定興建的,位於現在玄武區珠江路的演武新村附近。

由於小營機場場地有限,起降困難,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在明故宮遺址修建一條跑道和幾間簡易棚屋,建立了南京的第一座民用機場—明故宮機場,由軍政部航空署管轄。

後來,由於機場緊靠市中心,地形局促,四周高層建築多,淨空條件差,明故宮機場漸漸淡出歷史舞臺。1956年7月,明故宮機場遷至大校場。

NAN JING

第一條地鐵

地鐵1號線是南京地鐵第一條建成運營的線路,於2005年5月15日開通觀光運營,同年9月3日正式運營,標誌色為藍色。這是南京人第一次聽到“歡迎乘坐南京地鐵”,南京也成為中國大陸第6個建成並運營地鐵的城市。

線路全長38.9千米,北起邁皋橋站,沿南京主城區中軸線一路南下,途經棲霞區、鼓樓區、玄武區、秦淮區、雨花臺區和江甯區南至中國藥科大學站。

NAN JING

第一座天橋

1984年,在新街口的淮海路誕生了南京的第一座淮海路天橋。啟用當天,橋上彩旗飄飄,四周前來圍觀市民絡繹不絕。80年代開始,天橋成了南京人眼中的一道風景線。

NAN JING

第一條馬路

南京的第一條馬路叫江甯馬路,馬路以總督衙門為中心,東南至通濟門駐防城邊,出總督衙門西行北折穿碑亭巷,繞雞籠山麓,過鼓樓,再循舊石路出儀鳳門至下關。

以前的江甯馬路只有9米寬,現如今雖然馬路寬了不少,不過還是能看到以前的影子。從城牆穿過,總會有種穿越回明朝的時光交錯感。

NAN JING

第一條現代化城市道路

它是專為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櫬,由當時的北平西山碧雲寺南下奉安中山陵而建造的。它的故事囊括了半部民國史,它的名字叫中山路。也是南京第一條現代化城市規劃道路。

路的兩旁栽種滿遮天蔽日的梧桐樹,沿途更是亮麗的民國建築風景線。現在的中山路上,有南京之最的紫峰大廈,有南京的最高學府南京大學......

NAN JING

第一家公園

南京第一家公園,叫“秀山公園”,1920年由軍閥所建的。1927年北伐軍佔領南京,並且把公園的名字改成“南京公園”,這是南京歷史上唯一一座曾以南京冠名的公園,後來又將名字改成“南京第一公園”。

秀山公園有烈士祠、閱報室、還有茶社等設施,裡面還有兒童遊樂場和動物園,也算是我國第一座帶兒童遊樂場的公園了。

不過很可惜,1937年8月至12月間,南京遭受日本飛機的狂轟濫炸,第一公園的設施被徹底毀壞,如今只留下了“公園路”這個唯一的歷史符號。

NAN JING

第一家大型綜合商場

1936年1月2號開業的中央商場,是南京的第一家綜合型商場,也是當時全中國最大的,甚至是亞洲最大的商場之一,剛剛開業當天,就在南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整整一天,大門前一裡路長的路段擠滿了車和人,買東西看熱鬧的絡繹不絕,老南京人在這裡逛商場買年貨,胡玉美的糖果餅乾、金華的火腿茶葉、老萬全的酒、太平村的糕點、益豐搪瓷廠的杯子、亨得利的鐘錶等等應有盡有。

如今的老中央風采依舊,時尚購物...絲毫不遜色於旁邊的德基、金鷹。

NAN JING

第一家國字型大小商場

1952年,新街口百貨商店成立,是當時南京第一家“國字型大小”商場。1993年9月,新百成為南京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一時轟動。

現在的新街口百貨已經66歲了,依然是南京人最喜歡逛的商場之一,對很多南京人來說可謂是“從小買到老”的商場。

NAN JING

第一家電影院

南京第一家電影院叫基督教育青年會堂,坐落在保泰街21號,是南京最早放映電影的地方。這裡由美國傳教士圖爾為創建基督教青年會所建。

清朝光緒30年,這裡就成為青年們的活動場所而時常放映電影,如今影院已隨著歷史變遷化為了塵埃,而看電影也變成人們再普通不過的日常了。

NAN JING

第一家澡堂

南京人喜歡泡澡堂子是出了名的,甕堂就是南京的第一家澡堂子,在南京中華門外的一條小巷子裡,距今已經600多年了。

不僅南京市是第一家,而且它還是全中國第一家澡堂,還是朱元璋為修築城牆的民工建的。600年來承載了一輩輩人的市井生活方式,現在的甕堂年事已高,停業整頓了。

NAN JING

第一家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博物館,由蔡元培等人1933年倡議創建,因為民國時期南京是首都,所以當時叫“國立中央博物院”。

博物院在時局動盪中艱難修建,還被佔據南京的日寇破壞,最終只建成人文館,即現在的南博大殿。大殿是一座仿遼代建築,由民國著名建築師徐敬直設計,經梁思成修改。

現在的南博是中國大三博物館之一,無論面積還是藏品都不是一般省級博物館能比的。

NAN JING

第一所大學

南京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三江師範學堂。1902年由當時的兩江總督張之洞籌建,1904年開學,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改名為兩江師範學堂。這是南京地區第一所師範學堂,也是中國近代最早設立的師範學校之一。

學堂創設了中國高等學校中第一個圖畫手工科,為中國培養了近代第一批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南京知名高校的源頭都可以追溯到它。

NAN JING

第一所小學

南京石鼓路小學是南京第一家現代小學,老校區裡至今生長著一棵142年的編號為“001”號的法國梧桐樹,據考證,這棵梧桐是南京第一棵法國梧桐。

這棵樹是1875年建校之初,由法國籍傳教士倪懷倫在石鼓路天主教堂內開設一座小學堂時種下的,而石鼓路小學正是演變而來,學校的校徽背景就是一片法桐樹葉,還有1875年的標誌,代表著那段歷史,如今石鼓路小學還保持著新生抱梧桐的傳統。

NAN JING

第一所西式醫院

馬林醫院是南京第一家西式醫院,是由傳教士馬林在美國基督教會的幫助下創建的。1892年醫院建成,稱為“基督醫院”,但是南京人習慣叫它“馬林醫院”。

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這裡作為“國際安全區”,曾保護、救治了大量中國軍民,包括後來成為活歷史的慰安婦李秀英。

醫院經歷沉浮發展,終於在1972年,改名為“南京市鼓樓醫院”。走在現在的南京鼓樓醫院,曾經的歷史遺跡仍然清晰可見。

NAN JING

第一所圖書館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兩江總督端方在南京龍蟠裡的惜陰書院舊址。創辦了江南圖書館,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公共圖書館,大約在1910年開始對外開放。

為興建圖書館,收購了“八千卷樓”的全部藏書,要知道這可是清末四大藏書樓之一,藏書包括很多宋元明時的古籍善本,甚至有《四庫全書》底本。1912年,魯迅先生在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工作的時候,就經常來此借閱古籍。

江南圖書館也是現在南京圖書館的主要源頭,幾經易名與合併,成了南京圖書館的古籍部,而南圖也成了中國第三大圖書館,亞洲第四大圖書館。

NAN JING

第一座教堂

1923年落成的聖保羅教堂,是南京的第一座教堂,至今已有90多年歷史,就是張藝謀電影裡《金陵十三釵》的教堂原型。

教堂現在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南京基督教現存最早的民國建築之一。

NAN JING

第一家五星酒店

1983年10月4號,當時的中國第一高樓,金陵飯店開業。這是南京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神奇的是,中國第一部高速電梯,中國第一個高樓直升機停機坪也都出現在這裡。

剛開業時,金陵飯店的價格是90美元一晚,而且只使用外幣兌換券,還有“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的標識,這些對普通民眾來說都頗具神秘和新鮮色彩。

頂層的璿宮可以俯瞰整個南京,買票參觀璿宮,也是當時普通民眾唯一可以瞭解金陵飯店的途徑了。

NAN JING

第一家西餐廳

金陵春酒樓是清末民初,中國第一家西餐廳,全稱“金陵春中西餐館”。同時也是“太平洋西餐廳”前身。當時民間俗稱“番菜館”。

清朝官吏、北洋軍閥都愛在這裡招待外賓和洋商。如今的金陵春裝修很氣派,當年第一次去吃,還跟小夥伴炫耀了很久呢!

NAN JING

第一家肯德基

1992年,南京第一家肯德基進駐夫子廟。小時候,只知道肯德基是個外國來的洋品牌美食,還不知道裡面賣的什麼,據說當時招聘6個服務員,卻有400多人爭相去應聘。

當初多少孩子為了吃到它拼命考100分,現在肯德基在南京基遍地都是。而那些吵嚷著要吃肯德基的小孩,現在都能帶自己的孩子去吃肯德基了吧。

NAN JING

第一家自助餐

1997年哈羅哈自助在金貿大廈一樓開業,是南京最早的平價自助餐廳。200多種菜品,價格又便宜,生意火爆,是當時南京人流行的聚會勝地。

現在那裡已經變成了五星電器,而1997年出生的人都21歲了。2016年年底哈羅哈曾經重新開業,但後來又停止營業了。現在各種形式的自助餐都不新奇了。

NAN JING

第一輛有軌電車

2014年8月1日,河西現代有軌電車1號線正式開通運行,這是南京,也是江蘇省第一條開通的現代有軌電車。起點位於地鐵2號線奧體東站區域,主要沿江東路佈局,為市民解決軌道交通“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2017年10月,江寧和棲霞的麒麟有軌電車在千呼萬喚中開通了。江心洲有軌電車目前正在建設中,南部新城又啟動了有軌電車的建設。

NAN JING

第一家24小時便利店

2017年8月28日,羅森便利店5店同開。南京人終於結束了“被蘇果支配的恐懼”,有了24小時的進口便利店。

開業當天,很多食品還沒上貨架就被搶購一空,南京人第一次去羅森就是這麼誇張,瘋狂搶購的人,恨不得想把店裡的東西通通搬空。

這麼多的“第一次”

讓我們打開了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

也讓我們見證了南京

從無到有、再到騰飛的光輝歷程

你還記得南京哪些的“第一次”嗎?

一座城,一座橋,47年的不解緣分,47年的榮耀輝煌。47年來飛架南北的大橋歷經風雨,承載著南來北往的車輛,為城市的發展和經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對於南京市民,長江大橋更是意義非同尋常,因為在他們眼裡,大橋不僅是過江通道,更是城市的驕傲。學生的課本中,報紙的新聞裡,出遊的鏡頭中,甚至孩子的名字或企業的名稱中...長江大橋無處不在。

NAN JING

第一條立交橋

1986年12月28日,中央門立交橋通車,這是南京第一座立交橋,也是江蘇省第一座大型城市道路立交橋。通車典禮非常盛大,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甚至還出動了飛機在空中攝影,撒下彩色喜報。

這座引以為豪的立交橋,很多南京人小時候出城或者接送親戚,都會情不自禁地跑上去感受一下,當時橋上最有特色的是首次採用欄杆燈照明,一到晚上就變得十分漂亮。

現在中央門立交橋已經十分老舊,2014年的時候還曾傳出要被拆除的消息,但無論怎樣,這座開創新意義的立交橋,它都是南京人曾經引以為豪的存在。

NAN JING

第一個火車站

1908年建成使用的下關火車站也叫南京西站,是南京的第一個的火車站,最早的時候叫江甯車站,作為老滬寧鐵路的起始站,它是當時南北交通的咽喉。

這座百年老站見證了南京的許多歷史,1912年1月1日5時,孫中山先生來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從這裡下車;1927年北伐軍攻佔南京,軍閥孫傳芳從這裡逃離…

1912年1月1日下午5時,孫中山先生抵達下關入總統府任職

2012年3月25日,南京西站往廈門發出了最後一班K161列車,停止了客運業務。當天很多南京市民前來,和這個服役了104年的老車站告別。

NAN JING

第一座飛機場

南京的第一座飛機場是小營機場,是1912年孫中山先生指定興建的,位於現在玄武區珠江路的演武新村附近。

由於小營機場場地有限,起降困難,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在明故宮遺址修建一條跑道和幾間簡易棚屋,建立了南京的第一座民用機場—明故宮機場,由軍政部航空署管轄。

後來,由於機場緊靠市中心,地形局促,四周高層建築多,淨空條件差,明故宮機場漸漸淡出歷史舞臺。1956年7月,明故宮機場遷至大校場。

NAN JING

第一條地鐵

地鐵1號線是南京地鐵第一條建成運營的線路,於2005年5月15日開通觀光運營,同年9月3日正式運營,標誌色為藍色。這是南京人第一次聽到“歡迎乘坐南京地鐵”,南京也成為中國大陸第6個建成並運營地鐵的城市。

線路全長38.9千米,北起邁皋橋站,沿南京主城區中軸線一路南下,途經棲霞區、鼓樓區、玄武區、秦淮區、雨花臺區和江甯區南至中國藥科大學站。

NAN JING

第一座天橋

1984年,在新街口的淮海路誕生了南京的第一座淮海路天橋。啟用當天,橋上彩旗飄飄,四周前來圍觀市民絡繹不絕。80年代開始,天橋成了南京人眼中的一道風景線。

NAN JING

第一條馬路

南京的第一條馬路叫江甯馬路,馬路以總督衙門為中心,東南至通濟門駐防城邊,出總督衙門西行北折穿碑亭巷,繞雞籠山麓,過鼓樓,再循舊石路出儀鳳門至下關。

以前的江甯馬路只有9米寬,現如今雖然馬路寬了不少,不過還是能看到以前的影子。從城牆穿過,總會有種穿越回明朝的時光交錯感。

NAN JING

第一條現代化城市道路

它是專為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櫬,由當時的北平西山碧雲寺南下奉安中山陵而建造的。它的故事囊括了半部民國史,它的名字叫中山路。也是南京第一條現代化城市規劃道路。

路的兩旁栽種滿遮天蔽日的梧桐樹,沿途更是亮麗的民國建築風景線。現在的中山路上,有南京之最的紫峰大廈,有南京的最高學府南京大學......

NAN JING

第一家公園

南京第一家公園,叫“秀山公園”,1920年由軍閥所建的。1927年北伐軍佔領南京,並且把公園的名字改成“南京公園”,這是南京歷史上唯一一座曾以南京冠名的公園,後來又將名字改成“南京第一公園”。

秀山公園有烈士祠、閱報室、還有茶社等設施,裡面還有兒童遊樂場和動物園,也算是我國第一座帶兒童遊樂場的公園了。

不過很可惜,1937年8月至12月間,南京遭受日本飛機的狂轟濫炸,第一公園的設施被徹底毀壞,如今只留下了“公園路”這個唯一的歷史符號。

NAN JING

第一家大型綜合商場

1936年1月2號開業的中央商場,是南京的第一家綜合型商場,也是當時全中國最大的,甚至是亞洲最大的商場之一,剛剛開業當天,就在南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整整一天,大門前一裡路長的路段擠滿了車和人,買東西看熱鬧的絡繹不絕,老南京人在這裡逛商場買年貨,胡玉美的糖果餅乾、金華的火腿茶葉、老萬全的酒、太平村的糕點、益豐搪瓷廠的杯子、亨得利的鐘錶等等應有盡有。

如今的老中央風采依舊,時尚購物...絲毫不遜色於旁邊的德基、金鷹。

NAN JING

第一家國字型大小商場

1952年,新街口百貨商店成立,是當時南京第一家“國字型大小”商場。1993年9月,新百成為南京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一時轟動。

現在的新街口百貨已經66歲了,依然是南京人最喜歡逛的商場之一,對很多南京人來說可謂是“從小買到老”的商場。

NAN JING

第一家電影院

南京第一家電影院叫基督教育青年會堂,坐落在保泰街21號,是南京最早放映電影的地方。這裡由美國傳教士圖爾為創建基督教青年會所建。

清朝光緒30年,這裡就成為青年們的活動場所而時常放映電影,如今影院已隨著歷史變遷化為了塵埃,而看電影也變成人們再普通不過的日常了。

NAN JING

第一家澡堂

南京人喜歡泡澡堂子是出了名的,甕堂就是南京的第一家澡堂子,在南京中華門外的一條小巷子裡,距今已經600多年了。

不僅南京市是第一家,而且它還是全中國第一家澡堂,還是朱元璋為修築城牆的民工建的。600年來承載了一輩輩人的市井生活方式,現在的甕堂年事已高,停業整頓了。

NAN JING

第一家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博物館,由蔡元培等人1933年倡議創建,因為民國時期南京是首都,所以當時叫“國立中央博物院”。

博物院在時局動盪中艱難修建,還被佔據南京的日寇破壞,最終只建成人文館,即現在的南博大殿。大殿是一座仿遼代建築,由民國著名建築師徐敬直設計,經梁思成修改。

現在的南博是中國大三博物館之一,無論面積還是藏品都不是一般省級博物館能比的。

NAN JING

第一所大學

南京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是三江師範學堂。1902年由當時的兩江總督張之洞籌建,1904年開學,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改名為兩江師範學堂。這是南京地區第一所師範學堂,也是中國近代最早設立的師範學校之一。

學堂創設了中國高等學校中第一個圖畫手工科,為中國培養了近代第一批美術師資和藝術人才。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南京知名高校的源頭都可以追溯到它。

NAN JING

第一所小學

南京石鼓路小學是南京第一家現代小學,老校區裡至今生長著一棵142年的編號為“001”號的法國梧桐樹,據考證,這棵梧桐是南京第一棵法國梧桐。

這棵樹是1875年建校之初,由法國籍傳教士倪懷倫在石鼓路天主教堂內開設一座小學堂時種下的,而石鼓路小學正是演變而來,學校的校徽背景就是一片法桐樹葉,還有1875年的標誌,代表著那段歷史,如今石鼓路小學還保持著新生抱梧桐的傳統。

NAN JING

第一所西式醫院

馬林醫院是南京第一家西式醫院,是由傳教士馬林在美國基督教會的幫助下創建的。1892年醫院建成,稱為“基督醫院”,但是南京人習慣叫它“馬林醫院”。

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這裡作為“國際安全區”,曾保護、救治了大量中國軍民,包括後來成為活歷史的慰安婦李秀英。

醫院經歷沉浮發展,終於在1972年,改名為“南京市鼓樓醫院”。走在現在的南京鼓樓醫院,曾經的歷史遺跡仍然清晰可見。

NAN JING

第一所圖書館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兩江總督端方在南京龍蟠裡的惜陰書院舊址。創辦了江南圖書館,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公共圖書館,大約在1910年開始對外開放。

為興建圖書館,收購了“八千卷樓”的全部藏書,要知道這可是清末四大藏書樓之一,藏書包括很多宋元明時的古籍善本,甚至有《四庫全書》底本。1912年,魯迅先生在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工作的時候,就經常來此借閱古籍。

江南圖書館也是現在南京圖書館的主要源頭,幾經易名與合併,成了南京圖書館的古籍部,而南圖也成了中國第三大圖書館,亞洲第四大圖書館。

NAN JING

第一座教堂

1923年落成的聖保羅教堂,是南京的第一座教堂,至今已有90多年歷史,就是張藝謀電影裡《金陵十三釵》的教堂原型。

教堂現在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南京基督教現存最早的民國建築之一。

NAN JING

第一家五星酒店

1983年10月4號,當時的中國第一高樓,金陵飯店開業。這是南京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神奇的是,中國第一部高速電梯,中國第一個高樓直升機停機坪也都出現在這裡。

剛開業時,金陵飯店的價格是90美元一晚,而且只使用外幣兌換券,還有“衣冠不整恕不接待”的標識,這些對普通民眾來說都頗具神秘和新鮮色彩。

頂層的璿宮可以俯瞰整個南京,買票參觀璿宮,也是當時普通民眾唯一可以瞭解金陵飯店的途徑了。

NAN JING

第一家西餐廳

金陵春酒樓是清末民初,中國第一家西餐廳,全稱“金陵春中西餐館”。同時也是“太平洋西餐廳”前身。當時民間俗稱“番菜館”。

清朝官吏、北洋軍閥都愛在這裡招待外賓和洋商。如今的金陵春裝修很氣派,當年第一次去吃,還跟小夥伴炫耀了很久呢!

NAN JING

第一家肯德基

1992年,南京第一家肯德基進駐夫子廟。小時候,只知道肯德基是個外國來的洋品牌美食,還不知道裡面賣的什麼,據說當時招聘6個服務員,卻有400多人爭相去應聘。

當初多少孩子為了吃到它拼命考100分,現在肯德基在南京基遍地都是。而那些吵嚷著要吃肯德基的小孩,現在都能帶自己的孩子去吃肯德基了吧。

NAN JING

第一家自助餐

1997年哈羅哈自助在金貿大廈一樓開業,是南京最早的平價自助餐廳。200多種菜品,價格又便宜,生意火爆,是當時南京人流行的聚會勝地。

現在那裡已經變成了五星電器,而1997年出生的人都21歲了。2016年年底哈羅哈曾經重新開業,但後來又停止營業了。現在各種形式的自助餐都不新奇了。

NAN JING

第一輛有軌電車

2014年8月1日,河西現代有軌電車1號線正式開通運行,這是南京,也是江蘇省第一條開通的現代有軌電車。起點位於地鐵2號線奧體東站區域,主要沿江東路佈局,為市民解決軌道交通“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2017年10月,江寧和棲霞的麒麟有軌電車在千呼萬喚中開通了。江心洲有軌電車目前正在建設中,南部新城又啟動了有軌電車的建設。

NAN JING

第一家24小時便利店

2017年8月28日,羅森便利店5店同開。南京人終於結束了“被蘇果支配的恐懼”,有了24小時的進口便利店。

開業當天,很多食品還沒上貨架就被搶購一空,南京人第一次去羅森就是這麼誇張,瘋狂搶購的人,恨不得想把店裡的東西通通搬空。

這麼多的“第一次”

讓我們打開了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

也讓我們見證了南京

從無到有、再到騰飛的光輝歷程

你還記得南京哪些的“第一次”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