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雷克薩斯說 你們煩不煩我不國產我不國產我不國產

中國市場的豪車品牌中, 超豪華品牌如勞斯萊斯、賓利等受關注度較小;一般豪車品牌, 除了銷量較小的謳歌之外, 基本上都已經國產或將要國產(如林肯)。 銷量大且處於上升勢頭的一般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就成了“眾矢之的”。

李連傑演的霍元甲經常被問“你嘛時候成為天下第一”。 雷克薩斯也經常被問:你嘛時候國產啊?

近日, 國家發改委宣佈汽車行業股比將逐步放開, 又有人來問雷克薩斯嘛時候國產了。 與原來相比, “雷克薩斯國產派”的理由除了進口關稅影響競爭力之外, 現在又多了一個理由:股比放開,

雷克薩斯可以來中國獨資了啊?100%的控制權和利潤都給你了, 你還不識好歹趕緊到中國建廠?

不過, 老王認為雷克薩斯短期內不會國產。

首先, 宏觀政策層面, 短期內, 股比政策變動不會打動雷克薩斯, 行業政策使雷克薩斯獨立國產化面臨幾乎不可能突破的限制。

雷克薩斯國產有兩個政策需要關注。

1.國家發改委宣佈汽車股比放開的時間計畫是: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

也就是說, 像雷克薩斯這樣的乘用車外資品牌投資中國的股比限制, 得到2022年才放開。 雷克薩斯要在中國100%控股, 還得等幾年。

2.《國務院關於發佈政府核准的投資專案目錄(2016年本)的通知》(國發〔2016〕72號)中規定:嚴格控制新增傳統燃油汽車產能, 原則上不再核准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 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 由國務院核准。

雷克薩斯的產品, 在中國以屬於“7字頭”轎車大類管理的傳統燃油轎車和SUV為主。 其混動車型在中國被認定為傳統燃油車範疇的“節能汽車”, 並不是新能源汽車。

如果雷克薩斯國產, 就必須突破上述檔的限制:原則上不新批准燃油車專案, 以及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由國務院核准。 要突破限制建燃油車專案, 並得到國務院批准,

必須得日本的當家人來給中國的當家人求情, 並以相應利益作為交換。 豐田有這個能量, 但付出與獲得的賬要好好算一算。

當然, 雷克薩斯也可以學英菲尼迪、凱迪拉克、林肯等品牌國產的套路, 讓一汽豐田或廣汽豐田代工生產。 這就涉及企業具體的微觀層面了。

其次, 微觀企業戰略層面, 雷克薩斯短期不國產有四大理由。

當寶馬都生產前驅車型後, 現在中國市場上的豪華品牌所謂的競爭力, 已經高度同質化。 幾乎所有品牌宣傳的賣點無非就是豪華的配置、厚道的用料、夠大的空間、先進的科技、安全的保護……

雷克薩斯就像一股清流, 也只有它說“匠心”製造、品質保障讓人信服。 雷克薩斯現在所有的宣傳, 都會強調其日本工廠工人的培養是多麼的嚴苛、技藝多麼的高超、態度多麼的認真……總之, 雷克薩斯的品牌核心就是“匠心”鑄造的精品。

現在雷克薩斯的產品和BBA等相比, 無論是品牌、價格、空間、配置等都並不突出。 中國消費者買雷克薩斯很大程度上就是奔著日本製造的精髓——“匠心”去的。 如果雷克薩斯國產,就必須說服中國消費者相信:生產幾萬、十幾萬的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也能生產出“匠心”產品。讓中國消費者相信中國製造的“匠心”?中國製造?匠心?十年後再說吧。要麼,雷克薩斯就放棄品牌核心“匠心”二字,學學奧迪宣傳燈具,學學寶馬宣傳操控,泯然眾人。

也即,微觀層面雷克薩斯不國產的第一個原因,是雷克薩斯國產將面臨品牌戰略的徹底調整。

第二,豐田對雷克薩斯視如珍寶,技藝概不外泄。

雷克薩斯不但是豐田最珍貴的品牌,而且可以說是日本汽車製造的“王冠”。日本汽車製造和豐田最高機密、最核心技藝都在雷克薩斯身上了。對於雷克薩斯品牌,豐田再怎麼珍視都不為過。

如果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代工,雷克薩斯的技藝難免不會被中方“偷師”:廣汽就通過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學到了很多日本製造的管理和技藝。除非是絕對控股,完全掌控,以豐田的保守(日系都保守),是不會考慮在中國國產雷克薩斯的。豐田的保守,又涉及第三個問題。

第三,雷克薩斯是否國產,涉及到豐田企業經營思路的調整。

自從上次“刹車門”差點被美國收拾之後,豐田基本不和通用、大眾爭全球銷量第一了。這種“不爭”反映出來的是豐田經營思路的“保守化”。

在我們多次與豐田中國人員交流、豐田官方表態,以及兩個合資公司的經營動作,可以明顯感知:銷量並不是豐田的追求,包括利潤、品牌等的保值和增值才是,在銷量上的保守,可防止再出現原來追求銷量而帶來的品質風險。

有一次,老王和豐田中國公司某高管交流時,他說:既然賣100萬台車也掙這麼多錢,賣200萬台車也掙這麼多錢?為什麼要為了賣200萬台車而去冒翻一倍甚至很多倍的風險呢?

第四,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進口銷售形勢一片大好。

豐田在美國銷售了幾十年,年銷量超過30萬台,直到2015年才在美國本土化生產。2017年,雷克薩斯在中國銷量超過13萬台,增速超過20%。銷量還小,增速也快,既然進口的發展勢頭都一片大好,為什麼要費那些勁國產?

再說了,25%的進口關稅都賣得好。未來,中國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後,除非雷克薩斯自身出了問題,關稅下降肯定對雷克薩斯進口中國有利。至於貿易戰的影響:中國目前是否打得起全面貿易戰,我們心裡應該要有點數。大國之間,吵吵架,把利益拿出來重新分配一下,日子照過嘛。

綜上,老王認為雷克薩斯短期內不會國產,國產有幾個前提:

一是中國汽車市場上的汽車轉向新能源汽車為主,雷克薩斯可以直接新建獨立百分百控股企業國產新能源汽車。

二是豐田經營思路變得激進,並且不再滿足雷克薩斯一年只有幾十萬台的銷量。

三是雷克薩斯在中國的品牌戰略調整,放棄“匠心”這個品牌價值。

當然,老王也希望雷克薩斯國產,不是因為想買到更便宜的雷克薩斯,而是雷克薩斯國產後必須在中國培養一大批中低層級的管理者以及高級藍領工人,這批人將會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一筆財富。

如果雷克薩斯國產,就必須說服中國消費者相信:生產幾萬、十幾萬的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也能生產出“匠心”產品。讓中國消費者相信中國製造的“匠心”?中國製造?匠心?十年後再說吧。要麼,雷克薩斯就放棄品牌核心“匠心”二字,學學奧迪宣傳燈具,學學寶馬宣傳操控,泯然眾人。

也即,微觀層面雷克薩斯不國產的第一個原因,是雷克薩斯國產將面臨品牌戰略的徹底調整。

第二,豐田對雷克薩斯視如珍寶,技藝概不外泄。

雷克薩斯不但是豐田最珍貴的品牌,而且可以說是日本汽車製造的“王冠”。日本汽車製造和豐田最高機密、最核心技藝都在雷克薩斯身上了。對於雷克薩斯品牌,豐田再怎麼珍視都不為過。

如果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代工,雷克薩斯的技藝難免不會被中方“偷師”:廣汽就通過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學到了很多日本製造的管理和技藝。除非是絕對控股,完全掌控,以豐田的保守(日系都保守),是不會考慮在中國國產雷克薩斯的。豐田的保守,又涉及第三個問題。

第三,雷克薩斯是否國產,涉及到豐田企業經營思路的調整。

自從上次“刹車門”差點被美國收拾之後,豐田基本不和通用、大眾爭全球銷量第一了。這種“不爭”反映出來的是豐田經營思路的“保守化”。

在我們多次與豐田中國人員交流、豐田官方表態,以及兩個合資公司的經營動作,可以明顯感知:銷量並不是豐田的追求,包括利潤、品牌等的保值和增值才是,在銷量上的保守,可防止再出現原來追求銷量而帶來的品質風險。

有一次,老王和豐田中國公司某高管交流時,他說:既然賣100萬台車也掙這麼多錢,賣200萬台車也掙這麼多錢?為什麼要為了賣200萬台車而去冒翻一倍甚至很多倍的風險呢?

第四,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進口銷售形勢一片大好。

豐田在美國銷售了幾十年,年銷量超過30萬台,直到2015年才在美國本土化生產。2017年,雷克薩斯在中國銷量超過13萬台,增速超過20%。銷量還小,增速也快,既然進口的發展勢頭都一片大好,為什麼要費那些勁國產?

再說了,25%的進口關稅都賣得好。未來,中國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後,除非雷克薩斯自身出了問題,關稅下降肯定對雷克薩斯進口中國有利。至於貿易戰的影響:中國目前是否打得起全面貿易戰,我們心裡應該要有點數。大國之間,吵吵架,把利益拿出來重新分配一下,日子照過嘛。

綜上,老王認為雷克薩斯短期內不會國產,國產有幾個前提:

一是中國汽車市場上的汽車轉向新能源汽車為主,雷克薩斯可以直接新建獨立百分百控股企業國產新能源汽車。

二是豐田經營思路變得激進,並且不再滿足雷克薩斯一年只有幾十萬台的銷量。

三是雷克薩斯在中國的品牌戰略調整,放棄“匠心”這個品牌價值。

當然,老王也希望雷克薩斯國產,不是因為想買到更便宜的雷克薩斯,而是雷克薩斯國產後必須在中國培養一大批中低層級的管理者以及高級藍領工人,這批人將會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一筆財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