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受不健康質疑的速食麵迎市場回暖 專家:仍需改良

方便上市場回暖 專家說仍需繼續改良

備受“健康”質疑的速食麵終於在低迷了幾年之後, 迎來了復蘇。 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最新的市場調研報告顯示, 2017年方便上市場整體銷量增長0.3%。 上月, 康師傅公佈的2017年業績顯示, 其速食麵業務實現收益226.2億元, 同比增長4.91%, 統一的速食麵業績雖然同比下滑0.7%, 利潤卻創下歷史新高。 這是近三年來, 速食麵第一次取得業績上的好消息。 昨日, 記者走訪了昆明多個商店及賣場發現, 整體銷量上漲, 但對於速食麵, 多數市民的態度卻不是很好。

一些便利店銷量未受影響

昨日上午,

在沃爾瑪超市霖雨路店, 休閒食品區有不少人在挑選, 距離其不遠處的速食麵區人不多。 “前幾年經常吃, 遇上加班或懶得做飯就會選擇速食麵。 現在家門口小吃店比較多, 外賣還可以送到家門口, 平均下來可能一年也就吃一次速食麵。 ”一位正在選購的市民說。 同樣在該賣場購物的市民宋雲熙則表示, 家裡的小孩比較愛吃, 會不時買點回去, 她自己已經好多年沒有吃速食麵了。

還需朝健康方面繼續改良

事實上, 速食麵在近幾年遭遇了一場寒冬。 世界速食麵協會統計資料顯示, 2013年到2016年, 中國內地和香港速食麵年銷量減少約80億包。 康師傅公司年報顯示, 2013年至2016年, 速食麵板塊營業收入從43.32億元降至32.39億元。 2015年, 有6家比較知名的速食麵企業倒閉。

鑒於此, 近兩年, 許多企業都在速食麵口味和包裝上下功夫, 種類也越來越豐富。

昨日中午, 在北辰社區附近的麥德龍超市記者看到, 除了市民比較熟知的酸菜牛肉麵、紅燒牛肉麵外, 現在還有豚骨面、海鮮面、烏龍面、辛拉麵。 分量上, 有面餅55克的小桶面、面餅82.5克的中桶面和麵餅112.5克的大桶面。 “種類確實是變多了, 看見比較特別的新品種會買一兩袋回去嘗嘗, 但也不敢多吃。 ”正在選購其他食品的王女士說。

從寒冬到漸漸回暖, 這是否與企業在種類、包裝等方面的改進有關呢?是哪些群體在消費速食麵呢?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副會長蔣彪認為, 現在買速食麵的主要群體是學生、農民工等, 速食麵本身也有很大改良。

前幾年的速食麵大多以油炸面餅為主, 這類面餅營養被破壞, 反式脂肪酸增加, 並且外賣行業的出現, 速食麵難以滿足人們對口味多樣性的追求, 因此選擇的人越來越少。 近幾年推出的許多速食麵包裝上都注明了非油炸面餅、營養高湯等一類字樣, 種類不斷增加, 有的面裡還加了雞蛋、火腿腸等, 可以看出企業正在做契合市場的簡餐, 以此轉變消費者的態度。

銷量有所回升, 速食麵是否還會再次遭遇寒冬?蔣彪表示, 要想持續升溫, 需要企業在健康上下功夫, 不只是改進內容, 更要改進包裝。 “現在人們對食品的要求已經從吃得飽轉變為吃得好, 更要吃得健康。 桶裝面的包裝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健康問題。

在高溫下, 塑膠內壁會產生許多有害化學物質, 吃多了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他提出, 在保證味道的基礎上首先要契合健康飲食習慣, 少油、少鹽。 其次, 考慮改換包裝, 將紙桶換成錫箔紙或其他對身體健康影響較小的材料, 既要體現方便美味, 更要保證食品安全和健康, 這才能讓方便食品行業持續發展。

記者 張怡 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