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有動力有舒適還有黑科技——新大洲本田NS110i測評動態篇(上)

接到測評通知, 先是提車小騎數日“試刀”, 初見此車研究了各種黑科技之後簡直是驚到我。 廠商也不知將車內加了多少的燃油, 為了得到實際的油耗測試, 財智編輯要求把油箱內燃油全部耗盡到無法點火。 可憐天公不作美連續幾日的雨天也是讓人心煩氣躁, 於是只能頂雨天社區不停的瞎轉悠, 感受了一把雨季的“鎮江威尼斯”的景色。

相關閱讀:11980元, 將黑科技進行到底——NS110i FI測評靜態篇

油耗測試:1.91L/100km

出發的前一天晚上, 對燃油耗盡的車輛加了500ml燃油, 並拍下初始里程為93.2km。

雨後天晴, 第二天清早出發騎行至試車場地。 一路春色, 春風撲面而來, 伴隨車輛的轟鳴聲、自然青草氣息, 體會著騎行中的操控感, 這也許就是喜愛摩旅之人的幸福體驗。

NS110i的腳踏空間較為寬裕, 擱腳自然, 三點駕駛姿勢自然舒服, 1.6米左右的女性, 都可以雙腳著地。

全程均60碼左右的速度行駛, 全程約50km, 行駛時間為1小時30分鐘到達試車場地, 其中大約到一半路程終於斷油熄火了, 查看結束里程為118.2km, 減差得25km, 折算百公里油耗為2升。 這是市區實際通行的油耗, 在普通125踏板車裡算低的, 但在110踏板裡算常規水準。

第一次500毫升汽油行駛了25公里。

為了給購車者帶來更為精確的資料, 在經過一天測試結束後, 回城時又故技重施, 將油箱內燃油抽空再騎行一段路到無法點火, 再次加入500ml燃油, 繼續保持60碼上下的速度回城。 初始里程為196.8km, 燃油耗盡時的結束里程為222.9km, 減差得行駛26.1km, 折算百公里油耗為1.91升。 比早上的油耗略低一點,

應該是因路段的不同, 紅路燈少一些帶來的細微差異。 總的來說兩次油耗測試非常接近, 應該是比較精准的。

第二次500毫升汽油, 行駛了26.1公里。

怠速熄火:非常方便

怠速熄火功能非常方便, 騎行一段距離後, 開啟I-STOP按鈕即可生效。 停車怠速約4秒鐘,

就自動熄火, 任意時刻補下油門即可自我啟動引擎, 讓我在路口人群中也亮了一把。 或許正因為這個功能, 回城油耗測試, 紅綠燈雖然少得多, 但兩次油耗測試差別依然很小, 只有0.09L的差別。

這說明怠速熄火功能極大地減少了等紅燈的油耗。 如果沒有怠速歇火功能, 該車油耗可能還要增加一些,這也不奇怪,因為該車的發動機相當給力,動力完全不輸合資品牌最先進的125踏板發動機,具體看下文。

彎道及減震

話說踏板過彎是真心難為了一個隻賽跨騎的選手,只能要求自己努力下壓,體會在更小的角度下車身的控制力。油線順捷的推背感,輪胎較好的抓地力,彎速中未有後輪的飄忽不定或是側滑感。想要得到更好的視覺和騎行感受,私心覺得廠商要配備個傾斜角電子測試器就完美了。當然這是專業而言,生活常用此車還是較為輕便好操控的。

車身尺寸偏緊湊,但穩定性毫不遜色于125踏板車,日常騎行就不用擔心緊急彎道避讓情況下會側滑、翻車。手把在日常轉動時,不會感覺手臂費力、扭曲等不適感,行駛穩定又不失操控的樂趣。如遇連續彎道,車輛的平順感會給予駕車人安全踏實感。

NS110i的減震調校的很到位,一般公路的小坑窪、路面修補痕跡,即便以五六十碼的速度疾馳而過,也不會有明顯的衝擊感,偶遇大一點的坑窪,減震行程也很少觸底。路面吸震性比之前測試的喜致125要強太多了(當然兩車價格也是天差地別)。

偶遇公園,驅車進入體驗下草地、石板路上的騎行感受。草地有些泥濘,石板路也有鬆動和坑窪,NS110i在這種惡劣路況上,以三十多碼速度騎行,依然不會產生很大的顛簸感,泥濘道路著實的抓地力,無明顯的甩滑感。

震動控制:非常出色

NS110i的發動機震動控制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全程感受不到共振區,全油門加速到80碼,震感增加也非常小,這裡不隨便說,我們有具體資料。震動儀測得座桶側面(此處震動最大),怠速震動幅度約0.020-0.078mm(單位:毫米),逐漸油門到底,震動幅度逐漸增加,暫態最大值0.268mm。即油門到底的過程中,最大震幅始終沒有超過0.3mm,因此震感非常小。

這個振幅具體是什麼概念呢?我們找來一款主流品牌的常規36V電動車(非電摩),電門到底測座桶震動,資料如下圖。也就是說NS110i的油門到底的最大振幅,僅比普通電動車電門到底的振幅多一倍左右。而我們騎電動車是感覺不到震動的,即便振幅放大一倍也幾乎感覺不到。

主流品牌的常規電動車,電門到底的震動幅度就是0.124mm左右,暫態最大值為0.148mm。

此項測試過程中起大撐的NS110i僅偏移十多釐米,並能在最大油門狀態穩定下來,而之前這樣測過的幾款踏板,都會劇烈移動,且無法穩定下來,對比顯著。儀錶盤的震動幅度則更低,故沒有拍視頻記錄了。同時座桶上面還有柔軟座墊的緩衝,因此我們說全程你幾乎都感覺不到震動絕對不是溢美之詞,而是事實如此。80-90碼極速段的震感增加也很有限(路面平整的情況下),完全不是一般125踏板車極速段的震動能比的,包括某些日系合資的125踏板車。

測評視頻預告

限於篇幅,加速時間、極速、制動性能、噪音等測評內容將在下一期展示。

(歡迎關注本頭條號,更多摩托資訊,測評)

該車油耗可能還要增加一些,這也不奇怪,因為該車的發動機相當給力,動力完全不輸合資品牌最先進的125踏板發動機,具體看下文。

彎道及減震

話說踏板過彎是真心難為了一個隻賽跨騎的選手,只能要求自己努力下壓,體會在更小的角度下車身的控制力。油線順捷的推背感,輪胎較好的抓地力,彎速中未有後輪的飄忽不定或是側滑感。想要得到更好的視覺和騎行感受,私心覺得廠商要配備個傾斜角電子測試器就完美了。當然這是專業而言,生活常用此車還是較為輕便好操控的。

車身尺寸偏緊湊,但穩定性毫不遜色于125踏板車,日常騎行就不用擔心緊急彎道避讓情況下會側滑、翻車。手把在日常轉動時,不會感覺手臂費力、扭曲等不適感,行駛穩定又不失操控的樂趣。如遇連續彎道,車輛的平順感會給予駕車人安全踏實感。

NS110i的減震調校的很到位,一般公路的小坑窪、路面修補痕跡,即便以五六十碼的速度疾馳而過,也不會有明顯的衝擊感,偶遇大一點的坑窪,減震行程也很少觸底。路面吸震性比之前測試的喜致125要強太多了(當然兩車價格也是天差地別)。

偶遇公園,驅車進入體驗下草地、石板路上的騎行感受。草地有些泥濘,石板路也有鬆動和坑窪,NS110i在這種惡劣路況上,以三十多碼速度騎行,依然不會產生很大的顛簸感,泥濘道路著實的抓地力,無明顯的甩滑感。

震動控制:非常出色

NS110i的發動機震動控制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全程感受不到共振區,全油門加速到80碼,震感增加也非常小,這裡不隨便說,我們有具體資料。震動儀測得座桶側面(此處震動最大),怠速震動幅度約0.020-0.078mm(單位:毫米),逐漸油門到底,震動幅度逐漸增加,暫態最大值0.268mm。即油門到底的過程中,最大震幅始終沒有超過0.3mm,因此震感非常小。

這個振幅具體是什麼概念呢?我們找來一款主流品牌的常規36V電動車(非電摩),電門到底測座桶震動,資料如下圖。也就是說NS110i的油門到底的最大振幅,僅比普通電動車電門到底的振幅多一倍左右。而我們騎電動車是感覺不到震動的,即便振幅放大一倍也幾乎感覺不到。

主流品牌的常規電動車,電門到底的震動幅度就是0.124mm左右,暫態最大值為0.148mm。

此項測試過程中起大撐的NS110i僅偏移十多釐米,並能在最大油門狀態穩定下來,而之前這樣測過的幾款踏板,都會劇烈移動,且無法穩定下來,對比顯著。儀錶盤的震動幅度則更低,故沒有拍視頻記錄了。同時座桶上面還有柔軟座墊的緩衝,因此我們說全程你幾乎都感覺不到震動絕對不是溢美之詞,而是事實如此。80-90碼極速段的震感增加也很有限(路面平整的情況下),完全不是一般125踏板車極速段的震動能比的,包括某些日系合資的125踏板車。

測評視頻預告

限於篇幅,加速時間、極速、制動性能、噪音等測評內容將在下一期展示。

(歡迎關注本頭條號,更多摩托資訊,測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