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故事:曾子換席

孔子的學生中, 有一對父子。 父親名叫曾晳, 兒子名叫曾參。 曾參被後人稱為曾子, 他受到孔子和父親曾皙的長期薰陶, 對孔子的學說不但理解深刻, 而且能身體力行, 以道德高尚著稱。 “吾日三省吾身”, 這句名言就出自曾參之口。 後世流傳著許多有關曾子的動人故事。

曾子快去世前, 為何要換席子呢?其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曾子畫像

當時, 曾子的病已經很重了, 大家都為他的健康而深感憂慮。 這天, 曾子的幾個學生前來看望老師的病情, 大家都圍坐在老師的身邊, 關切地望著老師, 試圖為他解除一點痛苦。 曾子臉色蒼白, 渾身無力, 但卻支撐著病弱的身軀, 強打精神和弟子們打招呼。

曾子用微弱而顫抖的聲音說道:“我已經快不行了, 現在不說恐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你們就讓我說完吧!”

就在這時, 一個小書僮端著一盆水走了進來, 他是為曾子擦汗來的。

他見曾子滿臉是汗, 非常心疼, 也想趁機讓曾子得到片刻的休息。 他將水盆輕輕地放在曾子的床邊, 將手巾浸濕、擰乾, 輕輕地為曾子擦臉, 一不小心將盆裡的水濺到曾子身下的席子上, 書僮抱歉地說:“小人真是該死, 把這麼好的席子給弄髒了。 ”急忙用手巾去擦席上的水。

人們聽書僮這麼說, 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那席子。 有一個人情不自禁地說: “這席子既華美又光亮, 大概是卿大夫用的!”

曾子聽到這話, 像是忽然想起來什麼說: “是的, 這張席子是季孫氏賞給我的, 因為生病沒能更換它。 我用它是不合乎禮制的。 元兒(曾子之子曾元)!快扶我起來把這張席子換下來。 ”

曾元忙說: “您的病情這麼重, 不適宜挪動身體, 還是等明天好些再說吧。

曾子說:“君子愛護別人是根據道德;小人愛護別人是使人取得暫時的安逸。 我還有什麼要求呢?只要是能夠合乎禮制而死, 那就行了。 ”

聽了父親的一番話, 曾元無言以對, 只好和周圍的人一起將父親抬起, 生命垂危的曾子已經不起活動, 一時間面色蒼白, 呼吸短促, 嚇得眾人趕忙將他放下。

此時的曾子已不能說話了, 從他那痛苦的表情和期望的目光中, 人們不難領悟到他還是要換席子, 人們只好重新將曾子抬起, 放到了另一張席子上, 還沒有躺好, 曾子就離開了人世。 眾人悲痛欲絕, 他們永遠失去了一位不忘禮儀, 具有高尚品德的老師、父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