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淞滬會戰的時候,精銳的關東軍為什麼按兵不動?原因其實很簡單

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淞滬會戰也是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中日雙方大約有百萬人投入了戰鬥, 而這場戰鬥更是持續了三個月之久。

但你要細看這場戰鬥你就會發現一個問題, 淞滬會戰完全是日本海軍引起的, 當時華北的日軍和精銳的關東軍都是按兵不動。 為什麼當時的關東軍和華北軍按兵不動, 為什麼不配合日本海軍的行動?我們今天來看看這兩者鬧得有多凶。

首先日本的關東軍是屬於陸軍, 而挑起淞滬會戰的是日本海軍。 這裡看著是滅有什麼毛病, 都是日寇。 但是日本的陸軍和海軍之間的矛盾特別的大, 簡單的說當時的日本的空軍分兩部分。 一部分是陸軍空軍, 一部分就是海軍空軍。 海軍空軍如果上了陸軍飛機, 二話不說腿打折。 當時兩者衝突特別嚴重, 陸軍空軍飛機螺絲要右旋的, 而海軍飛機則就選左旋。 這是日軍記者加藤益雄在回憶錄提到的, 看著有些誇張, 但是陸軍和海軍的衝突也是特別的嚴重。

日本陸軍和海軍的梁子最早還要說到明治維新的時候, 當時日本組建軍隊的時候, 海軍主要來源於薩摩,

而陸軍則都是來源於長州。 而日本陸軍多數都是中層階層, 而海軍則是一些富裕階層, 與其說是軍隊之間的鬥爭, 還不如說是階層之間的歧視。 而到了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 日本陸軍和海軍的衝突就體現在了戰略方向上面, 日本陸軍想要去和蘇聯爭奪遠東地區, 而日本海軍則想要去爭奪東南亞地帶。

兩者因為這個又爆發了矛盾, 與此同時還帶來了一個矛盾就是資源配置的問題。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島國, 本身就沒有多少資源, 於是兩者一個是以坦克為主, 一個是以軍艦為主, 所以爭奪也更是激烈。 這兩者衝突在戰爭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日本陸軍因為在諾門檻的時候被蘇聯打的滿地找牙, 原本可以選擇讓海軍炮火支援但是傲氣的陸軍卻選擇了人海戰術, 而此時日本海軍正得意洋洋的看熱鬧, 就差沒有放禮炮慶祝了。

淞滬會戰初期的時候, 海軍有5000多人被包圍在上海, 此時的海軍高層就放下架子去求日本陸軍高層, 而陸軍高層礙于日本國家高層壓著, 所以也就拍了一些兵去幫助海軍, 但就是這麼一點兵, 日本陸軍還是分批分批派遣的。 日本海軍和陸軍完全就是在搶功勞, 日本陸軍剛剛搞了一個918事變, 扭頭海軍就搞了一個128事變。 陸軍不服搞了一個77事變, 沒扭頭那海軍的813事變就交上火了。 兩者之間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大,美國人扔原子彈了,兩者還在互相推脫責任。直到日本投降,兩者也都就沒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兩者之間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大,美國人扔原子彈了,兩者還在互相推脫責任。直到日本投降,兩者也都就沒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