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雲:增加幸福感還是要給錢!薪酬這樣設計,讓員工活得更有尊嚴

作者:盧老師

(點擊右上角“+關注”【績效管理之道】頭條號, 有乾貨、有資訊、有態度!!!)

很多老闆總說員工人效低, 工作不積極, 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考慮過是什麼原因呢?當然也有可能自己員工跟你說過, 但是你沒留意, 也有可能你留意了但覺得員工是在找藉口。 那麼不妨聽一下廣大網友是怎麼說的: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們知道中國員工的敬業度是多少嗎?在全世界排名多少?

美國知名民調機構蓋洛普發佈的“員工敬業度和工作環境研究”報告稱, 中國的敬業員工比例僅為6%, 遠低於13%的全球平均水準, 處於世界最差水準。 那中國員工是不是全世界最差的員工呢?從資料來說不可置否, 但我更認為中國員工是全世界最好的員工, 為什麼呢?

在歐美國家, 員工在本職工作完成後, 特別是非工作時間是不會加班的, 即使給加班費他也不願意加班;在非洲國家,

掙多少花多少, 沒錢了睡覺懶得去工作。 但是在中國, 只要你願意出錢, 給足激勵, 中國員工是願意承擔更多工作的!

總的來說:網友們大部分介意的還是薪資福利沒給到位, 認為公司只想著怎麼壓榨員工卻不願意付出。 其實我相信大多數老闆賺到錢了還是願意給員工好的薪資待遇的,

畢竟若是員工流失太大, 對公司來說也有不少的損失, 甚至有可能帶給公司災難性的損害。 而員工如果能賺到更多錢肯定也願意更加努力賺更多的錢。

劉強東:對員工寵溺把他們當作家人

在所有互聯網公司的老闆裡, 劉強東算是最實在的CEO, 那句“要讓京東的員工活得有尊嚴”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京東多年不盈利曾被很多人嘲笑。 他曾自爆, 京東如果一年節省下來快遞員工的五險一金, 就可以盈利17億。

但劉強東認為, 這是一筆可恥的錢。 劉強東堅信, 對員工好和好的管理一點都不衝突!

更讓人羡慕的是, 劉強東對員工的承諾從來都是說到做到!

讓員工工作生活得有尊嚴,

為了這個目標我們要不懈努力。

管理者考慮成本時, 不應該在福利上給員工打折扣, 應該從心理去考慮員工的感受。

“京東為什麼能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就是因為我們的團隊有戰鬥力, 團隊就是我們的兄弟, 我們要把員工當親人一樣看待”。

馬雲:增加員工幸福感,
還是要給錢

雖然馬雲曾經表示自己沒有時間給大家提供福利,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個連房子都搞不定的人, 怎麼能是阿裡需要的人才。

但事實上, 阿裡的員工福利絕不會少。

這是一張此前流出的薪酬表, 在阿裡巴巴分技術崗和管理崗, 對應P代表的是技術職級,M代表的是管理職級。

關於幸福感,馬雲在演講時說:我們說90%的幸福跟錢沒有關係,但是90%的不幸福跟錢是有關係的。

從大佬們的言論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人才的培育與激勵,都是毫不吝嗇的。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人才,企業的發展依賴員工去執行,沒有人才所有戰略計畫都無從談起,所以,每年給員工加工資基本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工資一成不變,所有人才都會離你而去,企業將離倒閉不遠。

話說回來,咱們中小企業,沒法像大佬們那麼財大氣粗,很多時候,不是不想給員工加工資,實在是拿不出更多錢!

如果用的是傳統的薪酬模式,確實是如此。固定加薪,就意味著企業工資費用率上漲,用人成本增加,利潤下滑。

讓員工拿到高薪酬,而不增加企業的成本,唯一的方法就是讓員工的收入來自他創造的結果,實現當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

小微企業老闆盈利的三隻手,三隻手都要硬

1、第1只手:緊抓業務不放鬆,焦點是大客戶、重要客戶,目標是老客戶滿意、新客戶增長。

2、第2只手:掌控財務增盈利,焦點是現金流、稅務、回款,目標是管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3、第3只手:推升人效促激勵,焦點是分配機制、員工需求、核心團隊建設,目標是高激勵高人效高產出。

推薦“增值加薪法-KSF”,KSF又稱作“薪酬全績效”、“關鍵成功因數”,通過人本的增值同步實現企業利潤增長、員工收入增加。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設計原理:

1、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

2、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己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

3、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並形成目標或標準,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數

舉例:

一個生產經理是為了提高產值,他會為了完成任務申請添加人手,不考慮實際情況等,雖然最後產量是上去了,但是企業成本卻增加很多。

某生產經理KSF工資範本: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資料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1、產值: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成本率:每降低X%,獎勵Y元;每增加X%,少發Y元;

3、交貨及時率:每增加X%,獎勵Y元;每減少X%,少發Y元;

4、合格率:每增加X%,獎勵Y元;每減少X%,少發Y元;

5、員工培訓:超出無獎勵,每少一個小時,少發Y元;

6、...... ★《績效核能》KSF、PPV、積分式薪酬全績效模式(贈送視頻課程) ¥46 購買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和合夥人學習視頻;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同傳統薪酬、績效模式相比,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著眼於三個要點:

1、高績效高薪酬:

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

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於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

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2、利益趨同:

員工工資屬於管理成本,工資水準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闆內心不太願意增加員工工資。

而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3、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

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

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

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

KSF認為,管理者關心自己的收入卻在為別人幹,經營者關心績效和結果但為自己幹,企業應該讓更多的管理者轉變成為經營者,貢獻更高的價值就能獲得更多的分享。

KSF對員工的轉變:

收入由老闆給→→收入來自自己的努力程度,依據創造的價值自己給自己發工資

薪酬變化幅度不大→→越努力,工資拿的越多

做多做少一個樣→→多勞多得

打工者→→轉變為經營者 ,真正站在企業角度想問題做事情

KSF對企業的轉變:

企業由老闆一人經營→→企業由全體員工共同經營

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成本上升→→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利潤上升

員工懶散消極工作→→員工主動加班拼命為企業和自己幹

人才留不住→→人才趕都趕不走

對於以上,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分享你的觀點。

作者:盧老師

對應P代表的是技術職級,M代表的是管理職級。

關於幸福感,馬雲在演講時說:我們說90%的幸福跟錢沒有關係,但是90%的不幸福跟錢是有關係的。

從大佬們的言論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人才的培育與激勵,都是毫不吝嗇的。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人才,企業的發展依賴員工去執行,沒有人才所有戰略計畫都無從談起,所以,每年給員工加工資基本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工資一成不變,所有人才都會離你而去,企業將離倒閉不遠。

話說回來,咱們中小企業,沒法像大佬們那麼財大氣粗,很多時候,不是不想給員工加工資,實在是拿不出更多錢!

如果用的是傳統的薪酬模式,確實是如此。固定加薪,就意味著企業工資費用率上漲,用人成本增加,利潤下滑。

讓員工拿到高薪酬,而不增加企業的成本,唯一的方法就是讓員工的收入來自他創造的結果,實現當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

小微企業老闆盈利的三隻手,三隻手都要硬

1、第1只手:緊抓業務不放鬆,焦點是大客戶、重要客戶,目標是老客戶滿意、新客戶增長。

2、第2只手:掌控財務增盈利,焦點是現金流、稅務、回款,目標是管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3、第3只手:推升人效促激勵,焦點是分配機制、員工需求、核心團隊建設,目標是高激勵高人效高產出。

推薦“增值加薪法-KSF”,KSF又稱作“薪酬全績效”、“關鍵成功因數”,通過人本的增值同步實現企業利潤增長、員工收入增加。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設計原理:

1、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

2、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己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

3、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並形成目標或標準,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數

舉例:

一個生產經理是為了提高產值,他會為了完成任務申請添加人手,不考慮實際情況等,雖然最後產量是上去了,但是企業成本卻增加很多。

某生產經理KSF工資範本: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資料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1、產值: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成本率:每降低X%,獎勵Y元;每增加X%,少發Y元;

3、交貨及時率:每增加X%,獎勵Y元;每減少X%,少發Y元;

4、合格率:每增加X%,獎勵Y元;每減少X%,少發Y元;

5、員工培訓:超出無獎勵,每少一個小時,少發Y元;

6、...... ★《績效核能》KSF、PPV、積分式薪酬全績效模式(贈送視頻課程) ¥46 購買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和合夥人學習視頻;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同傳統薪酬、績效模式相比,KSF薪酬全績效模式著眼於三個要點:

1、高績效高薪酬:

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

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於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

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2、利益趨同:

員工工資屬於管理成本,工資水準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闆內心不太願意增加員工工資。

而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3、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

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

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

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

KSF認為,管理者關心自己的收入卻在為別人幹,經營者關心績效和結果但為自己幹,企業應該讓更多的管理者轉變成為經營者,貢獻更高的價值就能獲得更多的分享。

KSF對員工的轉變:

收入由老闆給→→收入來自自己的努力程度,依據創造的價值自己給自己發工資

薪酬變化幅度不大→→越努力,工資拿的越多

做多做少一個樣→→多勞多得

打工者→→轉變為經營者 ,真正站在企業角度想問題做事情

KSF對企業的轉變:

企業由老闆一人經營→→企業由全體員工共同經營

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成本上升→→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利潤上升

員工懶散消極工作→→員工主動加班拼命為企業和自己幹

人才留不住→→人才趕都趕不走

對於以上,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分享你的觀點。

作者:盧老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