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豎著抱?還是橫著抱?父母必知的7種擁抱學問

有這麼一個寶媽, 寶寶快3個月了, 平時家裡喜歡豎著抱, 後來養成習慣, 只要一橫著抱就哭鬧, 怎麼會這樣呢?寶寶豎著抱好還是橫著抱好呢?

媽媽釋放母愛的一種方式就是擁抱寶寶, 小傢伙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愛, 也會沐浴在母愛的世界裡, 有助於孩子心智的成長。 此外, 擁抱還有治病防病的功效哦, 如降低血壓、緩解情緒緊張和調節心率等, 對於母子雙方, 擁抱有著無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父母必知的7種的擁抱學問, 科學合理

1、第一時間抱起寶寶

母子建立親密關係的第一步, 就是當寶寶出生兩個小時之內, 給寶寶以擁抱、撫觸和觸摸肌膚等。 當媽媽把寶寶抱在懷裡的時候, 寶寶會感受到來自媽媽的心跳, 嗅出媽媽的味道, 也能聽到媽媽的呼喚, 通過擁抱, 皮膚的接觸, 寶寶切實感受到媽媽帶來的舒適和安全, 讓他內心愉悅和輕鬆。

2、寶寶要抱在左胸前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在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 寶寶就是聆聽著媽媽的心跳長大和發育起來的。 媽媽把寶寶放在左側胸口, 這樣讓寶寶更容易能聽到來自媽媽的心跳, 使他的心靈得以慰藉, 讓他能聞到媽媽身體散發出的味道和氣息, 這樣寶寶的心靈才能獲得更大的安全感。

3、親密支撐寶寶頭部

新生寶寶的脖子比較軟, 沒有強有力的支撐, 需要父母用手托起寶寶的脖頸和頭部, 另一隻胳膊墊著寶寶的身體, 手放在他的腰部, 採用橫抱或斜抱的方式, 讓寶寶的手和身體呈一條水平線。

4、逐漸延長豎抱時間

有些父母在育兒中遇到這樣的問題, 寶寶幾個月可以豎著抱, 你們一定要記住, 寶寶月份越小, 豎抱的時間就不應過長。 豎抱的方法是, 一隻手放在寶寶的頭部和頸椎部位, 另一隻手放在寶寶的臀部, 讓寶寶趴在自己肩膀上, 時間控制在兩三分鐘為宜, 時間過長寶寶未發育成熟的頸椎和脊柱將難以支撐而受損。

5、面部朝前獲取資訊多

寶寶三個月後,

頭部已經可以豎立了, 慢慢會變得堅挺起來。 寶寶不會安于躺在床上的現狀, 他會嘗試更多的“挑戰”, 開始樂於讓人抱起。 這時父母可以讓寶寶背靠著自己, 一手挽起寶寶, 另一隻手托起寶寶的臀部, 寶寶就像坐在父母的懷裡一樣, 這樣寶寶的頭部就可以自由轉動, 自行觀察自己好奇的事物, 以此來獲取更多的資訊, 豐富自己對外界的理解和認知。

6、不可用力搖晃寶寶頭部

寶寶的腦部還未完全癒合, 髓磷脂還起不到保護大腦的功能, 抱起寶寶如果使勁地搖晃, 容易造成寶寶頭部的毛細血管破裂, 重者可導致“腦震盪”、“腦出血”。 所以, 在搖晃寶寶時, 要輕柔、緩慢、小幅度進行, 還可以伴奏兒歌, 讓寶寶觸覺、聽覺和視覺綜合接受資訊。

7、蕩秋千好處多

有時我們會看到一些寶媽拍的短視頻, 把寶寶用布單兜起, 父母各扯兩個角, 在床上輕輕搖晃寶寶來蕩秋千, 還有的父母把寶寶放在臉盆裡, 讓寶寶看著電視上放的第一視角過山車的情景, 隨過山車的運動擺動臉盆來模擬過山車的運動軌跡, 讓寶寶有種身臨其景的感受。這些都是不錯的親子活動,可激發和開動寶寶右腦的平衡感和知覺,有助於協調寶寶各肢體的綜合能力。

關於擁抱寶寶的學問,我們就介紹到這裡,你在育兒方面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讓寶寶有種身臨其景的感受。這些都是不錯的親子活動,可激發和開動寶寶右腦的平衡感和知覺,有助於協調寶寶各肢體的綜合能力。

關於擁抱寶寶的學問,我們就介紹到這裡,你在育兒方面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