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身患頭疾,此人一番痛駡,竟令曹操痊癒,曹操大喜對其重用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98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曹操, 字孟德, 是漢末三國時期的梟雄之一。 熟讀《三國演義》,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曹操都是一個無比奸詐的小人形象。 例如, 他幼時太過調皮, 其叔父勸說曹嵩教導兒子, 他便假裝中風, 敗壞了其叔父在曹嵩面前的信譽;隻身出逃, 借宿于呂伯奢家時, 因多疑錯殺呂伯奢家人, 不但不知悔改, 還殺掉呂伯奢滅口, 並說出了那句招人詬病的, “寧教我負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負我。 ”但是, 如果我們細讀演義, 就會發現曹操並非完全是一個奸詐小人的形象, 有些時候, 他非常的大方, 甚至被人痛駡, 臭名遠揚也不會報復, 反而非常重視痛駡他的人。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 此事發生於官渡之戰期間。 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佔據了正統, 袁紹想要與其開戰, 自然也需要找一個合適的藉口。 這個時候, 郭圖獻計道:“以明公大義伐操, 必須數操之惡, 馳檄各郡, 聲罪致討, 然後名正言順。 ”袁紹同意了這個建議, 並讓當時的名士陳琳為他起草檄文。 這篇檄文太長, 不便引用, 其主體思想, 大約是先言明袁紹代表著正義, 然而控訴曹操的祖父曹騰, 是一個宦官, 曾禍亂朝綱;曹操的父親曹嵩,

貪贓枉法, 能夠位死三公僅是因為買官。 說完曹操的父祖, 他便開始列舉曹操本人的“罪行”, 例如迫害名士, 設置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等盜墓組織, 挾持皇帝, 目無尊上等。 在檄文的最後, 更是提到“其得操首者, 封五千戶侯, 賞錢五千萬。 ”

這篇文章虛虛實實, 讓曹操無法一一辯駁, 再加上陳琳的文才, 很快便廣為流傳。 小說中提到“檄文傳至許都 , 時曹操方患頭風, 臥病在床。 左右將此檄傳進, 操見之, 毛骨悚然, 出了一身冷汗, 不覺頭風頓愈。 ”試想, 曹操這樣的梟雄, 看完之後都嚇出一身冷汗, 陳琳所書的檄文, 威力可見一斑。 不過, 估計陳琳本人, 以及指使他寫這篇檄文的袁紹, 都沒有料到, 此事竟然讓曹操因禍得福, 頭風痊癒。

後來袁紹兵敗, 陳琳落到了曹操手中, 曹操把他叫到近前, 問道:“汝前為本初作檄, 但罪狀孤可也;何乃辱祖父耶?”陳琳回答說:“箭在弦上, 不得不發耳。 ”這個時候, 大家都勸曹操殺掉陳琳, 畢竟他那一篇檄文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而且在古代, 侮辱別人的父祖, 是非常大的仇恨。 可是在演義中, 一向被評價為小氣奸詐的曹操, 並沒有這樣做——“操憐其才, 乃赦之, 命為從事。 ”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演義純屬虛構,有什麼討論的價值呢?拋開《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價值非凡不談,其中雖有三分假,變有七分真。關於陳琳之事,便與正史的記載,出入不大——正史中僅是沒有記載,曹操因為看了陳琳的檄文,嚇出一身汗,從而使自己的頭風得到緩解一事。《三國志·陳琳傳》記載:“琳避難冀州,袁紹使典文章。袁氏敗,琳歸太祖。太祖謂曰:‘卿昔日為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惡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謝罪,太祖愛其才而不咎。”《三國志》注引《魏志》曰:“琳謝罪曰:‘箭在弦上;不可不發。’”之後,陳琳成為了建安七子之一,而建安七子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由此可推知,真實歷史上的陳琳,應該也得到了曹操的厚待和重用。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不管是演義中,還是真實歷史上,曹操都並非是一個純對自私、奸詐的人,他也有寬容的一面,尤其是面對才華卓越者的時候。他的唯才是舉,不是說說而言。另外,正是因為他與陳琳的對話,為後世留下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一成語,用來比喻形勢所迫,不得不採取某種行動。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演義純屬虛構,有什麼討論的價值呢?拋開《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學價值非凡不談,其中雖有三分假,變有七分真。關於陳琳之事,便與正史的記載,出入不大——正史中僅是沒有記載,曹操因為看了陳琳的檄文,嚇出一身汗,從而使自己的頭風得到緩解一事。《三國志·陳琳傳》記載:“琳避難冀州,袁紹使典文章。袁氏敗,琳歸太祖。太祖謂曰:‘卿昔日為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惡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謝罪,太祖愛其才而不咎。”《三國志》注引《魏志》曰:“琳謝罪曰:‘箭在弦上;不可不發。’”之後,陳琳成為了建安七子之一,而建安七子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由此可推知,真實歷史上的陳琳,應該也得到了曹操的厚待和重用。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不管是演義中,還是真實歷史上,曹操都並非是一個純對自私、奸詐的人,他也有寬容的一面,尤其是面對才華卓越者的時候。他的唯才是舉,不是說說而言。另外,正是因為他與陳琳的對話,為後世留下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一成語,用來比喻形勢所迫,不得不採取某種行動。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