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死得最抑鬱的大將:一個因全家被敵人屠殺,一個因愛妾被處死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95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 戰死沙場才是武將應得的歸宿, 而歷數古往今來的名將,

除了被主公處死, 或自然病逝的名將, 的確大都難逃馬革裹屍的結局。 可是漢末三國史上, 卻足足有四位赫赫有名的大將, 不是戰死, 不是被處死, 也不是自然病逝, 而是抑鬱而終。 不過, 導致他們抑鬱而終的原因, 卻各不相同, 其中兩人, 算是咎由自取, 一人令人唏噓, 另外一人的郁疾在心的原因, 卻令人難以啟齒。 他們都是誰呢?又分別是因為什麼原因鬱鬱而終的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TOP 4:夏侯尚

夏侯尚, 字伯仁, 是夏侯淵的侄子, 也是曹丕非常寵信的將領。 據記載, 曹丕稱帝之後, 曾給了他一紙詔書, 賦予了他“作威作福, 殺人活人”的權力。 按理說, 這樣一個得曹丕看重的人, 應該混得不錯才是, 可是他為什麼鬱鬱而終了呢?其實, 此人雖身居高位, 又是一代名將, 位列曹魏八虎騎之一, 卻是一個癡情人——他雖娶了曹魏宗氏女子為正妻, 卻非常寵愛一個小妾, 並因此冷落了正妻。 曹丕是一個非常護短的人, 他得知此事之後, 令人絞死了夏侯尚的愛妾。 可是, 令曹丕沒想到的是,

從此之後, 夏侯尚便得了重病, 精神恍惚, 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三國志·夏侯尚傳》記載:“尚有愛妾劈幸, 寵奪嫡室;嫡室, 曹氏女也, 故文帝遣人絞殺之。 尚悲感, 發病恍惚;即葬埋妾, 不勝思見, 複出視之。 ”到了第二年, 他便病逝了。 眾所周知, 在那個時代, 女子,

尤其是妾的地位非常低, 臧洪甚至會殺害自己的愛妾, 做成食物, 讓將士們充饑, 像夏侯尚這樣的癡情之人, 著實難得。 不過, 從當時的角度來看, 這應該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TOP 3:馬超

馬超, 字孟起, 是西涼割據軍閥馬騰的兒子。 雖然真實歷史上, 他並沒有將曹操殺得割須棄袍,

但是他本人驍勇善戰, 又頗有謀略, 曾讓曹操感歎“馬兒不死, 吾無葬地”卻是真實發生過的。 而且他被曹操擊潰之後, 走保諸戎, 卻能夠很快的東山再起, 拿下隴上諸郡, 及冀城, 也可見他的能力。 難怪楊阜評價他, “有信、布之勇”, 將他與韓信、英布相比。 可是他先投張魯, 後投劉備之後, 雖然身居高位, 卻無實權, “常懷危懼”, 年僅四十七歲便鬱鬱而終了。

不可他並不值得同情,劉備之所以不重用他,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敢用,畢竟他的父親及所有家小都在曹操手中,他便敢起兵反曹,從而被滿門抄斬;他重新娶妻生子之後,又將他們拋在了漢中張魯地盤上,自己向劉備密書請降,導致妻子淪為玩物,兒子被殺。另外,他在張魯麾下時,經常要求起兵攻打西涼地區,可見他還有繼續割據的野心。這種情況下,劉備怎麼重用他呢?所以他最後鬱鬱而終,怪不得別人,只怕他自己之前的品行,令人不敢輕信。

TOP 2:於禁

於禁,字文則,是曹操麾下的大將,隨曹操南征北戰近三十年,頗受曹操信任倚重,而且是五子良將中,官職最高的一人——左將軍,假節鉞。可是曹操去世,曹丕繼承魏王之位後,他卻很快便因羞憤去世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襄樊之戰的時候,曹操派他率兵救援曹仁,他卻因漢水氾濫,敗於關羽之手。其實,勝負乃兵家常事,這本無可厚非,可他陷入絕竟之後,竟然選擇了投降。《三國志》記載:“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於禁等,禁遂降。”

這還不算,之後關羽被東吳擒殺,作為關羽的俘虜,他也落入了吳軍手中,於是他又向東吳投降。這兩度投降之後,他算是徹底晚節不保了。後來他回到曹魏,曹丕將他俯首向關羽請降的事刻成了壁畫,想要傳世,於是“禁見,慚恚發病薨。”作為曹魏的老將,他的兩度降敵實在令人不解,不過這是他不容否認的污點,因此他的鬱鬱而終,也怨不得別人。

TOP 1:陸遜

陸遜,字伯言,是江東四英傑之一,他一生最出名的兩大戰績,都與蜀漢有關——第一次,是襄樊之戰時,孫權答應了與曹魏聯合,於是他主動向呂蒙獻計,讓呂蒙稱病退回後方,自己接替呂蒙的位置,並向關羽示弱,最終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荊州,並坑殺了關羽;第二次,是夷陵之戰時,他火燒劉備七百里連營,讓劉備大敗而歸,最終托孤白帝城。不過,這樣一個對東吳功勞頗大,最終官至丞相的人,卻也是鬱鬱而終的。他的去世,令人唏噓不已——自孫權掌權,他便開始為江東效力,幾十年如一日,最終卻因捲入立嫡之爭,“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

陸遜捲入立嫡之爭,並非是因為結黨營私,只是因為孫權到了晚年之後,開始昏庸,在立有太子的情況下,對其他皇子太過親近,導致朝堂動盪,他為了避免江東內亂,才不停的上書勸諫。但孫權最終的反應,卻生生將其逼死了。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不可他並不值得同情,劉備之所以不重用他,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敢用,畢竟他的父親及所有家小都在曹操手中,他便敢起兵反曹,從而被滿門抄斬;他重新娶妻生子之後,又將他們拋在了漢中張魯地盤上,自己向劉備密書請降,導致妻子淪為玩物,兒子被殺。另外,他在張魯麾下時,經常要求起兵攻打西涼地區,可見他還有繼續割據的野心。這種情況下,劉備怎麼重用他呢?所以他最後鬱鬱而終,怪不得別人,只怕他自己之前的品行,令人不敢輕信。

TOP 2:於禁

於禁,字文則,是曹操麾下的大將,隨曹操南征北戰近三十年,頗受曹操信任倚重,而且是五子良將中,官職最高的一人——左將軍,假節鉞。可是曹操去世,曹丕繼承魏王之位後,他卻很快便因羞憤去世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襄樊之戰的時候,曹操派他率兵救援曹仁,他卻因漢水氾濫,敗於關羽之手。其實,勝負乃兵家常事,這本無可厚非,可他陷入絕竟之後,竟然選擇了投降。《三國志》記載:“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於禁等,禁遂降。”

這還不算,之後關羽被東吳擒殺,作為關羽的俘虜,他也落入了吳軍手中,於是他又向東吳投降。這兩度投降之後,他算是徹底晚節不保了。後來他回到曹魏,曹丕將他俯首向關羽請降的事刻成了壁畫,想要傳世,於是“禁見,慚恚發病薨。”作為曹魏的老將,他的兩度降敵實在令人不解,不過這是他不容否認的污點,因此他的鬱鬱而終,也怨不得別人。

TOP 1:陸遜

陸遜,字伯言,是江東四英傑之一,他一生最出名的兩大戰績,都與蜀漢有關——第一次,是襄樊之戰時,孫權答應了與曹魏聯合,於是他主動向呂蒙獻計,讓呂蒙稱病退回後方,自己接替呂蒙的位置,並向關羽示弱,最終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荊州,並坑殺了關羽;第二次,是夷陵之戰時,他火燒劉備七百里連營,讓劉備大敗而歸,最終托孤白帝城。不過,這樣一個對東吳功勞頗大,最終官至丞相的人,卻也是鬱鬱而終的。他的去世,令人唏噓不已——自孫權掌權,他便開始為江東效力,幾十年如一日,最終卻因捲入立嫡之爭,“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

陸遜捲入立嫡之爭,並非是因為結黨營私,只是因為孫權到了晚年之後,開始昏庸,在立有太子的情況下,對其他皇子太過親近,導致朝堂動盪,他為了避免江東內亂,才不停的上書勸諫。但孫權最終的反應,卻生生將其逼死了。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