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屠城就真的片甲不留全部殺光嗎?有種人一般都不殺

成吉思汗在攻破尼沙普然城之後, 逢人便殺, 遇屋就燒, 男女老少, 就連貓狗牛羊這些有生命的生物, 一切都未能倖免。 直接讓很多地方都退回到了原始社會。 所以就有很多網友疑問:古代屠城都是這樣嗎, 殺的片甲不留?其實並不是這樣, 仔細分析還是有很多情況存在的。

首先就拿蒙古大軍來說, 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破城之後往往第一選擇就是屠城。 但是如果進行屠城, 有一種人是可以倖免的, 那就是技術工人。 技術工人會被送到後方製造武器和軍需工具, 而大量身體強健的人群, 則被作為炮灰軍, 在下一次戰役中擔任攻城先鋒部隊。

在古代其他戰役中, 如三國時期, 曹操打敗袁紹後, 幾乎殺光了袁家的男子, 但女眷都留了下來。 像李成棟對揚州、嘉定屠城的時候, 是不分男女老少, 一律進行屠殺的。 像李自成就又不太一樣, 他喜歡帶走年輕男女,

編制到自己的部隊當中去。

所以說, 屠城也不一定是要把城中的百姓全部殺光, 只要是屠殺那些毫無反抗能力的平民百姓, 也稱之為屠城。 拋開之前所講的成吉思汗不說, 歷史上愛屠城的也不少, 像項羽、曹操等。 縱觀古代屠城中, 往往都是殺男不殺女。

殺男不殺女, 在歷史屠城中, 比較有名的當屬北宋末年, 當金兵攻破城池後, 男的被大肆砍殺, 女性幾乎沒動, 全部帶到金國。 這種“屠男留女”的潛規則, 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第一、為了繁衍生息

在王朝不斷更替過程中, 戰亂頻繁導致人口急劇下降。 繁衍人口成為保持戰鬥力和保持勝利的關鍵所在, 而女人的生育, 是決定人口數量的重要條件。 殺光男人, 搶走女人, 一方面能降低敵人的繁衍能力, 減少其威脅。 另一方面又能增加其自身的人口繁殖力。 在古代, 這也是一種戰略。

第二、女性更容易被征服

在封建社會, 女性作為弱勢群體, 反抗意識比較薄弱, 一旦被抓後, 一般都不會反抗。 尤其是有後代之後, 更是死心塌地的不願離開。

第三、至於第三個原因, 大家都應該能猜到。

就是征服者的私欲了, 戰勝對手後, 一切都是自己了。 大到一國皇帝, 小到一兵一卒, 只要戰勝了對手, 除了錢財糧食外, 就是女人了。 並且古代對於功臣的獎賞, 除了官職外, 就是送女人了。

其實在古代軍隊也是配有官妓的, 也需要大量的人員。 像金軍打敗北宋之後, 抓走的1萬多名女子, 大部分就成為了官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