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天氣回暖,降壓藥別減量

最近氣溫逐漸回升, 有些老病人問我:“大夫, 天暖後我血壓明顯比冬天低了, 是不是可以少吃點降壓藥?”臨床上確實有血壓隨著氣溫波動的現象, 但大多數高血壓病人無需因此減藥。

我們每個人的血壓都在不斷波動, 高血壓病人也不例外。 影響血壓水準的因素很多, 季節變換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一般來講, 冬季人體皮膚血管會因環境溫度較低而收縮, 從而導致血壓升高;溫暖的季節, 特別是夏季則恰恰相反, 周圍環境溫度較高, 皮膚血管會明顯擴張, 致使血壓降低。 此外, 天暖後人體出汗較多,

血管內血容量減少, 也會引起血壓下降。 健康人血壓在不同季節出現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 是機體與外部環境互動的過程, 對健康無不良影響。 但高血壓病人因季節變換所導致的血壓波動幅度可能較大, 將顯著增加控制血壓的難度。

隨著氣溫回暖, 一些病友注意到自己原來控制挺好的血壓降低了, 就自行減少降壓藥用量, 甚至停藥;幾天後發現血壓重新升高, 又開始服藥或增加藥量, 這種做法很不科學, 甚至對身體有害。 間斷性服用降壓藥會引起血壓明顯波動, 直接影響到心臟、腦、腎臟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 還可能誘發急性心梗、腦中風等重症。 多數情況下, 季節引起的血壓降低無需調整治療方案, 病人更不能自行改變降壓藥的種類與劑量。

隨著人體對氣溫逐漸適應, 血壓也會重新恢復穩定。 如果血壓降低過於明顯(例如低於120/70 毫米汞柱或有頭暈、眼前發黑等低血壓症狀), 則需諮詢醫生, 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調整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 天氣轉暖之後, 有些人白天血壓略有下降, 但夜間血壓反而有所升高。 因此病人需要觀察夜間血壓(晚上睡前自己在家測量並記錄血壓, 或者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若發現夜間血壓較前增高, 不必減小藥物劑量, 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調整用藥時間, 即可使晝夜血壓都得到良好控制。 (郭藝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