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治療兒童發燒,退熱貼不是標配

退熱貼越來越成為有娃家庭的標配, 小兒發燒, 先往額頭貼一貼, 省得體溫太高“燒壞腦袋”。 不過退熱貼對退燒有沒有用?我們的腦袋又會不會真的被“燒壞”?4月13日,

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北京世紀壇醫院新生兒科主任王天成, 聽他聊聊“退熱貼那些事兒”。

退熱貼帶走熱量有限

記者看到, 說明書上寫明, 退熱貼是靠水凝膠的水汽揮發帶走熱量。 據王天成介紹, 市面上常見的退熱貼有很多種, 因為溫度低於人體溫度, 因此貼到孩子額頭上後, 通過接觸傳導可以起到降溫作用。 有些退熱貼還添加了薄荷、冰片等中成藥成分, 像清涼油一樣有“使皮膚感覺清涼”的作用。 “退熱貼不是藥物, 算是一種輔助醫療手段。 ” 王天成說, 本質上, 它就是一種物理降溫方式, 和影視劇裡常出現的“把濕毛巾蓋額頭上”沒什麼不同。 除了退熱貼之外, 溫水沐浴、酒精擦身、敷冰袋等物理降溫的做法也很常用。

但事實上, 發熱是身體在細菌、病毒刺激下的防禦反應, 是對免疫系統的刺激和啟動。 物理降溫並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發熱, 只能局部暫時降低身體溫度, 而且使用不當甚至可能給孩子帶來新的危害。

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宋紅梅在講解小兒發熱的科普文章中就曾提到:小兒皮膚很嫩, 皮下毛細血管比較豐富, 體表面積又相對較大, 全身擦酒精還可能帶來中毒隱患。 而用冰袋敷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通過的部位的確能帶走一些熱量。 但高燒的小孩身體本來就很熱, 忽然接觸過涼的冰袋會引起寒顫, 這時肌肉收縮產生的熱量不一定比冷敷帶走的熱量少, 而且會引發孩子不舒服的感受。

此外, 王天成也提到, 有小孩對退熱貼過敏的情況, 有些小孩在貼上退熱貼後皮膚發紅發癢, 出現過敏症狀, 家長需要密切注意。

王天成表示:“其實在孩子發熱時, 家長可以給小孩適當少穿一點、加強空氣對流、多喝溫開水或溫鹽水幫助孩子出汗, 都可以讓他們儘快退熱。 ”

普通發燒不會燒壞腦子

至於談之色變的“燒壞腦子”, 接受採訪的兒科醫生都表示這個說法“不大科學”:發熱本身不是一種“病”, 而是一種“症狀”, 它可能由顱內感染(也就是腦炎)引起, 可能由腫瘤引起, 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 只要不是超過41攝氏度的超高熱或長期發熱, 就不至於“燒壞腦袋”。

而且人的體溫會通過血液的流動達到平衡, 並不是貼塊退熱貼,

把額頭一小塊皮膚的溫度降低了一點, 就能把顱內的溫度也降低。 宋紅梅也講到, 退熱貼“只作用於額頭一小片體表面積, 且額頭下毛細血管很細, 帶走的熱量很少, 還可能給孩子造成不舒服”, 因此, “治療兒童發熱首要的原則是提高孩子的整體舒適度, 而不是把重心放在維持正常體溫上。 ”宋紅梅說。

王天成建議, 孩子體溫到了38攝氏度就應及時使用退燒藥。 多喝水多出汗, 重複給藥, 孩子發熱“病情很急卻未必很重”。

據他解釋, 孩子發燒溫度上升得快, 並且越是體質較好的小孩, 發熱反應會越強烈, 溫度也更高, 因此稍早使用美寧、布洛芬等退燒藥可以更快把體溫控制住, 避免高熱驚厥的發生。 (崔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