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人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戰?

劉裘蒂:儘管美國對特朗普的政策有不同聲音, 但不同聲音背後有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模式採取行動的“共識”。

過去的幾星期來,

雙方“以牙還牙”的中美貿易戰不斷升溫和轉折, 目前雖然還未從“口水戰”轉到“嘶吼競賽”的階段, 但是雙方的矩陣也越來越針鋒相對。 我在中國旅行期間, 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美國人究竟如何看待特朗普的中國關稅政策?

中國有的媒體和線民一驚一乍, 但凡有從美國出來的對於貿易戰的反對之聲, 便借此抨擊特朗普的關稅主張。 中國人對於美國媒體和民眾反應的好奇心, 源於一種希望:希望美國民意趨向能對特朗普有所制約, 特別是特朗普“票倉州”的民意趨向。

其實, 美國各界對於特朗普的中國關稅政策也有不同的聲音。 在反對聲浪中, 即使中國的反擊直指特朗普票倉州的“糧票”, 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

特朗普的死忠粉還未到“倒戈”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 在不同的聲音後面, 卻有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模式採取行動的“共識”。

眾所周知, 特朗普掀開中美貿易戰背後的隱性主題是今年國會中期改選, 以及為2020年競選連任鋪路。 但是只從表面上看民意調查和他的受歡迎程度, 並不能反映他的政治考量和“驅動力”, 必須要閱讀分析數字背後的含義。

根據較具公信度的益普索民意調查在4月8日到12日做的民意調查結果, 特朗普就職449天后, 他的民調支持率是40.8%。 這個數字是二戰以來美國12位總統中, 在就職449天后獲得的最低支持率。

那麼特朗普為什麼還敢為所欲為?當然從個性上解釋, 就是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本性。 但是政治現實是,

即使他受歡迎的程度很低, 但由於美國三權分立、彼此制衡的政治結構, 在目前參議院和眾議院都由共和黨控制的情況下, 對總統行政權力的制衡很弱。

導致特朗普入主白宮的政治現實, 並沒有改變:民主黨沒有標杆性的人物在政見上可以與他抗衡, 而特朗普在核心的共和黨群眾基礎中, 仍然保持了他的鐵杆粉絲。 這些“死忠粉”, 比起民意調查中的民主黨員、搖擺選民和獨立人士, 對於投票意向的忠誠度和投票參與度更高。 因此特朗普的算盤便是必須要緊緊抓住這些選民。

我們現在就從媒體、企業與民意調查三個方面, 來看看美國人目前如何看待還正在發酵的中美貿易戰。

媒體和專家

對於大多數的美國人來說,

除非自己的行業直接受到貿易戰的影響, 他們對於貿易戰影響的瞭解和反應有一部分必須靠媒體引導。

繼非“鷹派”經濟專家陸續從特朗普的團隊撤退之後, 有冷靜頭腦的經濟學家似乎不能靠公信度來對特朗普政策直接產生積極的影響。 他們的聲音, 基本上是通過在媒體的發言而產生輿論影響。

美國媒體傳遞了兩種可能的觀點, 一種是媒體本身報導或是社論的角度, 另一種是媒體接受協力廠商投書的意見。 綜觀而言, 除了像被默多克控制的傳統共和黨核心媒體《福克斯新聞》和《紐約郵報》, 大多數媒體對貿易戰本身不表贊同。

在一片反關稅和貿易戰的媒體聲浪中, 這些標題讓中國線民振奮:

“在美中貿易戰中,

特朗普選民可能受傷最嚴重”(《華盛頓郵報》, 3月22日)。

“特朗普認為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他沒有任何損失, 他錯了” (《嗓音新聞》, 4月5日)。

“美國企業對特朗普說:不要通過中國關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4月4日)。

“為什麼特朗普的貿易戰爭可能讓共和黨人失去掌控眾議院?”(《時代雜誌》, 4月6日)。

“特朗普能幫助美國工人, 他的貿易戰不能”(《彭博新聞》, 4月11日)。

“即將來臨的中國貿易制裁分裂行業和動盪市場”(《紐約時報》, 4月2日)。

相對於反關稅的聲音, 也有為關稅政策搖旗呐喊的媒體:

“特朗普的中國關稅得到了兩黨的支持, 反映了美國對北京的普遍幻滅”(《洛杉磯時報》, 3月22日)。

《福克斯新聞》甚至認為, 短期的犧牲是值得的:

“特朗普政府投入了寶貴的政治資本, 確保中國不僅瞭解我們的意圖,而且明白我們將捍衛我們的利益,即使這需要美國經濟受到打擊。美國必須確保任何協議保護美國的工人、我們的技術基礎和其他重要的國家優先事項。這樣的談判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會給我們帶來一些經濟上的痛苦,但會保護我們的長期經濟利益。”(《福克斯新聞》社論,4曰6日)

同一名作者在4月4日寫道:“中國不是美國的朋友——特朗普是正確的。”他的結論是:“事實很明顯:美國和中國現在是敵人。而且沒有回頭路。”

對於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反對和支持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媒體,也表達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根據中國施加報復性關稅的消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了幾位經濟學家,他們擔心兩國之間日益加劇的經濟敵對氛圍可能很快陷入全面的貿易戰。其中會計和諮詢公司RSM美國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布魯蘇艾拉斯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失敗主張,沒有人會贏。”

但是《福克斯新聞》和《福克斯商業新聞》卻淡化對貿易戰的擔憂。諸如:

“特朗普總統(提醒)我們並不處於貿易戰之中,因為中國已經贏得了貿易戰。”

“我確信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戰爭之前’。迄今為止,這是炒作。這並不意味著實際上將會有一場 HBO《演出時間》頻道的主賽事。”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質疑關稅和貿易戰的媒體文章,裡邊通常都有一個“但是”。正如《紐約時報》所寫:“美國企業在解決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想法上主張一致,但總統計畫的細節引發了激烈的反對。” 在表面不同的觀點背後,媒體都強調了美國各界的“共識”:中國的智慧財產權做法、強迫性質的技術轉移以及不對稱的市場壁壘,都是長期以來對於美國企業“不公平”的待遇。

也就是說,即使反對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略”的美國人,也同意他的“宗旨”。因此,尋求與中國更“公平”的貿易關係,還有對於所謂“公平”是否必須“對稱”的辯論,仍然將是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癥結點。

企業和商業聯盟

4月12日于紐約哈佛校友會館舉行的華美協進社“中美企業領袖高峰會議”中,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國企業領袖對於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彈不夠強烈,主要來自兩個原因:

其一,在中國加入國際世貿組織的15年多來,中國的商業環境已經改變很多,在勞工和環保方面的費用成本增加不少,因此在中國製造的商品所賣出的利潤,已經大不如往昔,也因此他們的算盤會有不同的打算。

其二,企業領袖不願意挺身而出和特朗普說事,恐怕陷入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同樣的困境,貝佐斯最近頻頻被特朗普推特點名,公開“批鬥”,造成股價大跌。

據我觀察,退而求其次,美國企業領袖可能選擇沉默,而由企業所屬的工會作為代表,以組織性的方式發表意見。而且,特朗普說的關稅提案在5月底之前有兩個月的公開評論和諮詢期,許多企業還可以通過不同方式發出聲音。

反過來說,很多美國企業對於中國的商業壁壘,還有智慧財產權問題,應該也會很謹慎發言,因為怕在中國市場受到“整治”。

隨著貿易戰的升溫,100多家商業團體“前所未見”地在4月12日聯手致函國會,呼籲立法者確保美國消費者不會成為打擊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犧牲品。全國零售聯合會和資訊技術產業委員會集結了代表零售商、農民、製造商和技術團體的107個協會,集體表示如果特朗普決定實施他的中國關稅政策,美國將遭受勞動失業和經濟損失。

“雖然政府已經表明擬議的關稅旨在給中國造成最大的痛苦,而對美國消費者造成最小的傷害,但不幸的是,情況並非如此。” 這些組織雖然贊同中國對智慧財產權缺乏保護會傷害美國企業,但他們擔心美國政府提出的關稅清單,和不斷升級的貿易威脅,將無法有效地推進改變這些中國行為的共同目標。

這些商業團體的共同立場是:關稅、投資限制的可能性、中國誓言進行報復、以及貿易戰的威脅等因素,結合造成了“美國商業和農業的不可預測性,以及對美國公司、農民、消費者和市場的傷害。”

美國國家零售聯盟自稱是全球最大的零售業協會,首席執行官馬修•謝毅在特朗普提出增加1000億美元關稅後發表聲明;“這看起來是貿易戰的徵兆,我們從一開始就警告過,我們正處於一個危險的惡性循環,美國家庭將會是損失的一方。”

謝毅認為:“更確切地說,我們同意是時候處理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了,但是額外的1000億美元關稅,等於是向美國人民徵稅1000億美元。稅制改革給工薪家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也將被關稅拿走。”

對於特朗普來說,關稅是一個談判策略,貿易戰是一個談判姿態。但是謝毅並不認為中國會迅速退讓:

“這些針鋒相對的貿易行為可能會給美國經濟帶來災難,並使全美國的美國人難以負擔日常用品和基本生活必需品。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採取更多的報復行動,進一步傷害美國農民、企業和消費者。我們敦促政府改變方向,停止用國家經濟來進行死掐的鬥雞博弈。”

在此同時,美國國家零售聯盟仍然強調,它所代表的企業並不反對特朗普政府對抗中國貿易行為的宗旨,而只是反對關稅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應 。

在這之前,由JP摩根、3M和蘋果等龍頭企業的首席執行官組成的“商業圓桌會議”組織公開表示:“單方面地施加500億美元的新關稅,而沒有導致中國經濟改革的長期戰略,只會傷害美國的企業、工人和家庭。”

美國商會執行副總裁兼國際事務總管邁倫布•裡奇則表示:“行政部門正確地致力於恢復與中國貿易關係的公平與公正……但是,對美國消費者和就業創造者每天使用的產品徵稅,並不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

當然,美國企業最怕的恐怕不是中國以關稅回報。對他們而言,中國最有殺傷力的報復武器可能不是關稅,而是動員煽動民族情緒而使中國消費者對於美國的品牌和產品進行杯葛抵制。

民調與國會

目前關於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三個民調顯示,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在這個觀點上呈現極尖銳的分歧。在閱讀每則美國民調資料的時候,也必須注意研調者抽樣的方式,是否反映了背後的某種政治偏見。因此我在評估一個民調資料之前,先會考量這個民調機構及發佈媒體的公信度和政治立場。

《華盛頓審查者報》在4月9日發佈了倫茨國際夥伴所做的研調,顯示接近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支持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同時雖然美國民眾支援特朗普對中國的打壓,他們對於這個方式是否奏效並沒有信心。

這份報告指出,62%的美國人同意關稅是為獲得更好貿易安排值得冒的風險。其中 88%的共和黨人(相對於34%的民主黨人)支持這個想法。

這項調查的結果,可能反映了《華盛頓審查者報》略微偏向共和黨人的立場,但是它也說明了支持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群眾基礎,正是2016年總統大選中挺特朗普的同一群體。這些選民不僅不怕關稅可能威脅工作的“恐懼因素”,反而同意特朗普的關稅是“必要”的,甚至是 “遲到”的。

這項調查也指出:56%的美國人認為關稅會有負面的影響,其中34%預測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而22%認為關稅將提高美國部分商品的價格,只有43%認為中美對峙會對美國的工業和工人帶來更好的貿易。

黨派分歧在對關稅的看法上特別強烈。雖然有27%的美國選民擔心貿易戰,但共和黨人中的比例僅僅為12%,而民主黨人為59%。大約三分之二(65%)的共和黨人相信特朗普的行動最終會獲得回報,而所有民主黨人中只有23%認為強加關稅是值得的。

相對中立的奎尼匹克大學民意調查(4月11日發佈)則發現,美國選民在提高從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方面存在勢均力敵的分歧:44%支持關稅,45%反對。其中74%的共和黨人支持關稅,15%反對;民主黨人中72%反對關稅,19%支持。

但是用另一個方式問美國人對貿易戰的看法,68%受訪的美國人認為中美貿易戰是件壞事,22%認為是好事。共和黨人中43%認為是壞事,38%認為是好事。90%的民主黨人認為中美貿易戰是壞事,8%認為是好事。

當詢問選民如果這些關稅增加商品價格,是否仍支援關稅時,44%表示支持,47%反對。其中75%的共和黨人支持,18%反對;而76%的民主黨人反對,18%支持。

如果這些關稅導致中國提高美國產品進口到中國的關稅,51%受訪者表示反對,40%支持。其中66%的共和黨人支持關稅,23%反對;而民主黨人中79%反對,15%支持。

以教育水準來區分,有大學文憑的白人中48%反對,41%支持關稅。而54%沒有大學文憑的白人支持關稅,37%反對。這和特朗普政策向來訴諸藍領白人心理訴求的傾向一致。

從年齡來說,似乎越年輕的階段越反對對中國加以關稅:接近退休的50到64歲族群中,有46%支持關稅,47%反對,可以說是勢均力敵。35歲到49歲的族群中,38%支持,53%反對。18歲到34歲之間的千禧一代:34%支持,但卻有61%反對關稅。

這些資料似乎也顯示,美國民眾普遍對於貿易戰的認可度比關稅本身要低,這可能顯示支援關稅的受訪者,並沒有意識到對中國進口商品增加關稅本身已經是貿易戰的一種形式。另外,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在關稅的態度上形成對稱性的對比。

《經濟學人》和YouGov的民調(3月25-27日)結果顯示:74%的美國人認為中國可能會對美國施加關稅進行報復。特朗普中國關稅政策得到三分之一美國人的支持,而大約相同的百分比反對這些關稅。多數共和黨人支持關稅(62%贊成;18%反對),而民主黨人以幾乎完全相同的對比反對關稅(62%反對;17%贊成)。

大多數人認為中國將會報復,或者兩國之間會發生貿易戰。大多數人認為貿易戰沒有價值:認為這將是一件壞事的人,是認為這是好事的人的三倍。儘管絕大多數共和黨人支持關稅,對於貿易戰的好壞也存在分歧。

共和黨人更可能認為貿易戰會傷害中國,而不是美國,但這不是主流的立場。總的來說,美國人認為美國會遭受更多損失。

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在對關稅問題的看法差異上,基本和他們對於中國的看法相對應。但是關稅問題上的觀點分佈,似乎比對中國整體印象的好惡又更為極端。根據皮龍研究中心在2017年2月“美國人對中國看法在過去十年更趨負面”一文中發佈的資料,傳統共和黨人一直比民主黨人對中國有更多負面的看法。

例如,在2016年的調查中,共有63%的共和黨人對中國持負面觀點,而民主黨人則為54%。但過去十年來,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的負面看法都增加了20多個百分點。這個負面的趨勢雖然曾在去年四月的“習特會”後得到少許紓解,但基本上仍是中美之間看法的基調。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智庫在4月9日發佈的“中國關稅可能對美國勞動和工業的影響”研究報告,中國針對特朗普政策而發出的“禮尚往來”關稅清單,似乎旨在確保其影響遍及幾乎美國全國所有地區。

一方面,210萬個可能受關稅影響的就業崗位幾乎均勻地分佈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支持特朗普和希拉蕊•克林頓的縣郡,大約52%面臨危險的就業崗位在紅(共和黨)州,而48%在藍(民主黨)州。這意味著無論是紅色州還是藍色州的國會議員都會為此動員。

但另一方面,中國的關稅清單似乎特別針對支援特朗普總統的紅色共和黨州。畢竟,在目前受中國關稅影響的行業所在的2742個縣市中,2016年有2247個(82%)投票支持特朗普,439個(18%)支持希拉蕊。這個資料對於採取選舉人團(而非全民普選)的美國總統選舉制度,具有特別的意義。

而作為民意代表的美國國會,將在美國國內的關稅辯論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國會最關心貿易戰對於今年中期選舉的影響。共和黨議員在國會中普遍反對特朗普正式提高鋼鐵和鋁進口關稅。為什麼美國總統可以在沒有國會批准的情況下徵收關稅?

美國憲法明文規定國會有權力“徵集稅收、關稅、進口稅和出口稅,償還債務,為美國提供國防和一般福利”,並規範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但是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美國國會已經將許多權力轉移到行政部門,因此總統有多重管道可以在沒有國會批准的情況下徵收關稅。

1917年通過的《對敵貿易法》允許美國總統在戰爭期間徵收關稅。這個法規的條款非常寬鬆,並不需要美國與某個特定的國家發生戰爭而對這個國家施加關稅;相反,只要美國在世界任何地方有戰事,總統便可以用這個“戰時”條款對任何國家施加關稅。比方說美國在敘利亞動用特種部隊,便足以給美國總統足夠理由對中國、墨西哥或任何其他國加關稅。尼克森總統在1971年,以當時已結束近20年之久的朝鮮戰爭、美國仍處於緊急狀態為由,對幾乎所有進口美國的商品徵收10%關稅。

根據1974年的《貿易法》,如果“進口對國家安全造成不利影響”美國總統可以在150天限期內實施15%的關稅。150天后,貿易政策需要國會批准。

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允許美國總統在國家緊急情況期間實施關稅。這個條款曾經被引用來對付尼加拉瓜、巴拿馬、獅子山和索馬里。

特朗普政權則引用了1962年《貿易擴張法案》第232條,賦予商務部長調查和確定任何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從而給予總統調整關稅的權力。

美國國會能夠真正停止關稅的唯一方法,是通過一項否決特朗普的關稅行政權力的法案,或取消關稅實施的措施。然而在一個富有爭議的中期選舉年,這個舉動會對兩黨都帶來巨大的政治風險。

我認為,中國政府的關稅“一來一往”策略正中共和黨選區的要害,但根據以往特朗普的行跡和個性,他在其他重要議題上,如移民和墨西哥築牆等,不惜與共和黨的主流立場決裂,加上他能夠以逆風翻盤的方式入主白宮,更使得他潛意識裡相信政治便是一場豪賭,“不按牌理出牌”仍然將是他以後最可能過招的方式,不能完全以理性的邏輯來分析他的行動。

而他的票倉選民,目前不會用經濟學觀點來分析貿易戰的整體得失,可能多少還有點“只要受損的不是我”心態。

特朗普的政治後備組織目前也還未公開承認關稅議案對於今年國會年中選舉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在4月6日接受美國CNBC電視網的訪談時,特朗普候援組織“美國第一政策”及其姊妹政治行動委員會“美國第一行動”的負責人布瑞恩•沃爾什表態說,選情資料尚未顯示貿易戰會傷害共和黨今年的選情:

“我還不擔心。我所看到的關於貿易和關稅的資料,在全國各地都很複雜。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件大事,對另一些人來說則不是這樣,我們還沒有真正就這個問題進行調查。”

我認為,綜合美國媒體、企業和民調到目前的反應看來,反對特朗普施加中國關稅的聲浪和噪音雖然很強,至少在表面上特朗普仍然保持著“穩坐票倉”的姿態,至於這個姿態背後有多少底氣,會不會隨著中美姿態的跌宕互動而改變,只有時間才能知道。

除非中方做出重要讓步,目前期待特朗普就此在貿易戰上“收兵”,尚言之過早。更重要的是,從民意、媒體和企業導向看來,支援和反對特朗普的美國人在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競爭模式採取行動的“宗旨”上,已經建立了“共識”,這表明不管美國年中選舉結果如何,未來的中美貿易關係將持續面對重大壓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劉裘蒂

確保中國不僅瞭解我們的意圖,而且明白我們將捍衛我們的利益,即使這需要美國經濟受到打擊。美國必須確保任何協議保護美國的工人、我們的技術基礎和其他重要的國家優先事項。這樣的談判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會給我們帶來一些經濟上的痛苦,但會保護我們的長期經濟利益。”(《福克斯新聞》社論,4曰6日)

同一名作者在4月4日寫道:“中國不是美國的朋友——特朗普是正確的。”他的結論是:“事實很明顯:美國和中國現在是敵人。而且沒有回頭路。”

對於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反對和支持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媒體,也表達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根據中國施加報復性關稅的消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了幾位經濟學家,他們擔心兩國之間日益加劇的經濟敵對氛圍可能很快陷入全面的貿易戰。其中會計和諮詢公司RSM美國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布魯蘇艾拉斯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失敗主張,沒有人會贏。”

但是《福克斯新聞》和《福克斯商業新聞》卻淡化對貿易戰的擔憂。諸如:

“特朗普總統(提醒)我們並不處於貿易戰之中,因為中國已經贏得了貿易戰。”

“我確信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戰爭之前’。迄今為止,這是炒作。這並不意味著實際上將會有一場 HBO《演出時間》頻道的主賽事。”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質疑關稅和貿易戰的媒體文章,裡邊通常都有一個“但是”。正如《紐約時報》所寫:“美國企業在解決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想法上主張一致,但總統計畫的細節引發了激烈的反對。” 在表面不同的觀點背後,媒體都強調了美國各界的“共識”:中國的智慧財產權做法、強迫性質的技術轉移以及不對稱的市場壁壘,都是長期以來對於美國企業“不公平”的待遇。

也就是說,即使反對特朗普對華貿易“戰略”的美國人,也同意他的“宗旨”。因此,尋求與中國更“公平”的貿易關係,還有對於所謂“公平”是否必須“對稱”的辯論,仍然將是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癥結點。

企業和商業聯盟

4月12日于紐約哈佛校友會館舉行的華美協進社“中美企業領袖高峰會議”中,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國企業領袖對於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彈不夠強烈,主要來自兩個原因:

其一,在中國加入國際世貿組織的15年多來,中國的商業環境已經改變很多,在勞工和環保方面的費用成本增加不少,因此在中國製造的商品所賣出的利潤,已經大不如往昔,也因此他們的算盤會有不同的打算。

其二,企業領袖不願意挺身而出和特朗普說事,恐怕陷入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同樣的困境,貝佐斯最近頻頻被特朗普推特點名,公開“批鬥”,造成股價大跌。

據我觀察,退而求其次,美國企業領袖可能選擇沉默,而由企業所屬的工會作為代表,以組織性的方式發表意見。而且,特朗普說的關稅提案在5月底之前有兩個月的公開評論和諮詢期,許多企業還可以通過不同方式發出聲音。

反過來說,很多美國企業對於中國的商業壁壘,還有智慧財產權問題,應該也會很謹慎發言,因為怕在中國市場受到“整治”。

隨著貿易戰的升溫,100多家商業團體“前所未見”地在4月12日聯手致函國會,呼籲立法者確保美國消費者不會成為打擊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犧牲品。全國零售聯合會和資訊技術產業委員會集結了代表零售商、農民、製造商和技術團體的107個協會,集體表示如果特朗普決定實施他的中國關稅政策,美國將遭受勞動失業和經濟損失。

“雖然政府已經表明擬議的關稅旨在給中國造成最大的痛苦,而對美國消費者造成最小的傷害,但不幸的是,情況並非如此。” 這些組織雖然贊同中國對智慧財產權缺乏保護會傷害美國企業,但他們擔心美國政府提出的關稅清單,和不斷升級的貿易威脅,將無法有效地推進改變這些中國行為的共同目標。

這些商業團體的共同立場是:關稅、投資限制的可能性、中國誓言進行報復、以及貿易戰的威脅等因素,結合造成了“美國商業和農業的不可預測性,以及對美國公司、農民、消費者和市場的傷害。”

美國國家零售聯盟自稱是全球最大的零售業協會,首席執行官馬修•謝毅在特朗普提出增加1000億美元關稅後發表聲明;“這看起來是貿易戰的徵兆,我們從一開始就警告過,我們正處於一個危險的惡性循環,美國家庭將會是損失的一方。”

謝毅認為:“更確切地說,我們同意是時候處理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了,但是額外的1000億美元關稅,等於是向美國人民徵稅1000億美元。稅制改革給工薪家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也將被關稅拿走。”

對於特朗普來說,關稅是一個談判策略,貿易戰是一個談判姿態。但是謝毅並不認為中國會迅速退讓:

“這些針鋒相對的貿易行為可能會給美國經濟帶來災難,並使全美國的美國人難以負擔日常用品和基本生活必需品。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採取更多的報復行動,進一步傷害美國農民、企業和消費者。我們敦促政府改變方向,停止用國家經濟來進行死掐的鬥雞博弈。”

在此同時,美國國家零售聯盟仍然強調,它所代表的企業並不反對特朗普政府對抗中國貿易行為的宗旨,而只是反對關稅可能造成的負面效應 。

在這之前,由JP摩根、3M和蘋果等龍頭企業的首席執行官組成的“商業圓桌會議”組織公開表示:“單方面地施加500億美元的新關稅,而沒有導致中國經濟改革的長期戰略,只會傷害美國的企業、工人和家庭。”

美國商會執行副總裁兼國際事務總管邁倫布•裡奇則表示:“行政部門正確地致力於恢復與中國貿易關係的公平與公正……但是,對美國消費者和就業創造者每天使用的產品徵稅,並不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

當然,美國企業最怕的恐怕不是中國以關稅回報。對他們而言,中國最有殺傷力的報復武器可能不是關稅,而是動員煽動民族情緒而使中國消費者對於美國的品牌和產品進行杯葛抵制。

民調與國會

目前關於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三個民調顯示,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在這個觀點上呈現極尖銳的分歧。在閱讀每則美國民調資料的時候,也必須注意研調者抽樣的方式,是否反映了背後的某種政治偏見。因此我在評估一個民調資料之前,先會考量這個民調機構及發佈媒體的公信度和政治立場。

《華盛頓審查者報》在4月9日發佈了倫茨國際夥伴所做的研調,顯示接近三分之二的美國人支持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同時雖然美國民眾支援特朗普對中國的打壓,他們對於這個方式是否奏效並沒有信心。

這份報告指出,62%的美國人同意關稅是為獲得更好貿易安排值得冒的風險。其中 88%的共和黨人(相對於34%的民主黨人)支持這個想法。

這項調查的結果,可能反映了《華盛頓審查者報》略微偏向共和黨人的立場,但是它也說明了支持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群眾基礎,正是2016年總統大選中挺特朗普的同一群體。這些選民不僅不怕關稅可能威脅工作的“恐懼因素”,反而同意特朗普的關稅是“必要”的,甚至是 “遲到”的。

這項調查也指出:56%的美國人認為關稅會有負面的影響,其中34%預測會有非常嚴重的後果,而22%認為關稅將提高美國部分商品的價格,只有43%認為中美對峙會對美國的工業和工人帶來更好的貿易。

黨派分歧在對關稅的看法上特別強烈。雖然有27%的美國選民擔心貿易戰,但共和黨人中的比例僅僅為12%,而民主黨人為59%。大約三分之二(65%)的共和黨人相信特朗普的行動最終會獲得回報,而所有民主黨人中只有23%認為強加關稅是值得的。

相對中立的奎尼匹克大學民意調查(4月11日發佈)則發現,美國選民在提高從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方面存在勢均力敵的分歧:44%支持關稅,45%反對。其中74%的共和黨人支持關稅,15%反對;民主黨人中72%反對關稅,19%支持。

但是用另一個方式問美國人對貿易戰的看法,68%受訪的美國人認為中美貿易戰是件壞事,22%認為是好事。共和黨人中43%認為是壞事,38%認為是好事。90%的民主黨人認為中美貿易戰是壞事,8%認為是好事。

當詢問選民如果這些關稅增加商品價格,是否仍支援關稅時,44%表示支持,47%反對。其中75%的共和黨人支持,18%反對;而76%的民主黨人反對,18%支持。

如果這些關稅導致中國提高美國產品進口到中國的關稅,51%受訪者表示反對,40%支持。其中66%的共和黨人支持關稅,23%反對;而民主黨人中79%反對,15%支持。

以教育水準來區分,有大學文憑的白人中48%反對,41%支持關稅。而54%沒有大學文憑的白人支持關稅,37%反對。這和特朗普政策向來訴諸藍領白人心理訴求的傾向一致。

從年齡來說,似乎越年輕的階段越反對對中國加以關稅:接近退休的50到64歲族群中,有46%支持關稅,47%反對,可以說是勢均力敵。35歲到49歲的族群中,38%支持,53%反對。18歲到34歲之間的千禧一代:34%支持,但卻有61%反對關稅。

這些資料似乎也顯示,美國民眾普遍對於貿易戰的認可度比關稅本身要低,這可能顯示支援關稅的受訪者,並沒有意識到對中國進口商品增加關稅本身已經是貿易戰的一種形式。另外,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在關稅的態度上形成對稱性的對比。

《經濟學人》和YouGov的民調(3月25-27日)結果顯示:74%的美國人認為中國可能會對美國施加關稅進行報復。特朗普中國關稅政策得到三分之一美國人的支持,而大約相同的百分比反對這些關稅。多數共和黨人支持關稅(62%贊成;18%反對),而民主黨人以幾乎完全相同的對比反對關稅(62%反對;17%贊成)。

大多數人認為中國將會報復,或者兩國之間會發生貿易戰。大多數人認為貿易戰沒有價值:認為這將是一件壞事的人,是認為這是好事的人的三倍。儘管絕大多數共和黨人支持關稅,對於貿易戰的好壞也存在分歧。

共和黨人更可能認為貿易戰會傷害中國,而不是美國,但這不是主流的立場。總的來說,美國人認為美國會遭受更多損失。

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在對關稅問題的看法差異上,基本和他們對於中國的看法相對應。但是關稅問題上的觀點分佈,似乎比對中國整體印象的好惡又更為極端。根據皮龍研究中心在2017年2月“美國人對中國看法在過去十年更趨負面”一文中發佈的資料,傳統共和黨人一直比民主黨人對中國有更多負面的看法。

例如,在2016年的調查中,共有63%的共和黨人對中國持負面觀點,而民主黨人則為54%。但過去十年來,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的負面看法都增加了20多個百分點。這個負面的趨勢雖然曾在去年四月的“習特會”後得到少許紓解,但基本上仍是中美之間看法的基調。

根據美國布魯金斯智庫在4月9日發佈的“中國關稅可能對美國勞動和工業的影響”研究報告,中國針對特朗普政策而發出的“禮尚往來”關稅清單,似乎旨在確保其影響遍及幾乎美國全國所有地區。

一方面,210萬個可能受關稅影響的就業崗位幾乎均勻地分佈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支持特朗普和希拉蕊•克林頓的縣郡,大約52%面臨危險的就業崗位在紅(共和黨)州,而48%在藍(民主黨)州。這意味著無論是紅色州還是藍色州的國會議員都會為此動員。

但另一方面,中國的關稅清單似乎特別針對支援特朗普總統的紅色共和黨州。畢竟,在目前受中國關稅影響的行業所在的2742個縣市中,2016年有2247個(82%)投票支持特朗普,439個(18%)支持希拉蕊。這個資料對於採取選舉人團(而非全民普選)的美國總統選舉制度,具有特別的意義。

而作為民意代表的美國國會,將在美國國內的關稅辯論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國會最關心貿易戰對於今年中期選舉的影響。共和黨議員在國會中普遍反對特朗普正式提高鋼鐵和鋁進口關稅。為什麼美國總統可以在沒有國會批准的情況下徵收關稅?

美國憲法明文規定國會有權力“徵集稅收、關稅、進口稅和出口稅,償還債務,為美國提供國防和一般福利”,並規範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但是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美國國會已經將許多權力轉移到行政部門,因此總統有多重管道可以在沒有國會批准的情況下徵收關稅。

1917年通過的《對敵貿易法》允許美國總統在戰爭期間徵收關稅。這個法規的條款非常寬鬆,並不需要美國與某個特定的國家發生戰爭而對這個國家施加關稅;相反,只要美國在世界任何地方有戰事,總統便可以用這個“戰時”條款對任何國家施加關稅。比方說美國在敘利亞動用特種部隊,便足以給美國總統足夠理由對中國、墨西哥或任何其他國加關稅。尼克森總統在1971年,以當時已結束近20年之久的朝鮮戰爭、美國仍處於緊急狀態為由,對幾乎所有進口美國的商品徵收10%關稅。

根據1974年的《貿易法》,如果“進口對國家安全造成不利影響”美國總統可以在150天限期內實施15%的關稅。150天后,貿易政策需要國會批准。

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允許美國總統在國家緊急情況期間實施關稅。這個條款曾經被引用來對付尼加拉瓜、巴拿馬、獅子山和索馬里。

特朗普政權則引用了1962年《貿易擴張法案》第232條,賦予商務部長調查和確定任何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從而給予總統調整關稅的權力。

美國國會能夠真正停止關稅的唯一方法,是通過一項否決特朗普的關稅行政權力的法案,或取消關稅實施的措施。然而在一個富有爭議的中期選舉年,這個舉動會對兩黨都帶來巨大的政治風險。

我認為,中國政府的關稅“一來一往”策略正中共和黨選區的要害,但根據以往特朗普的行跡和個性,他在其他重要議題上,如移民和墨西哥築牆等,不惜與共和黨的主流立場決裂,加上他能夠以逆風翻盤的方式入主白宮,更使得他潛意識裡相信政治便是一場豪賭,“不按牌理出牌”仍然將是他以後最可能過招的方式,不能完全以理性的邏輯來分析他的行動。

而他的票倉選民,目前不會用經濟學觀點來分析貿易戰的整體得失,可能多少還有點“只要受損的不是我”心態。

特朗普的政治後備組織目前也還未公開承認關稅議案對於今年國會年中選舉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在4月6日接受美國CNBC電視網的訪談時,特朗普候援組織“美國第一政策”及其姊妹政治行動委員會“美國第一行動”的負責人布瑞恩•沃爾什表態說,選情資料尚未顯示貿易戰會傷害共和黨今年的選情:

“我還不擔心。我所看到的關於貿易和關稅的資料,在全國各地都很複雜。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件大事,對另一些人來說則不是這樣,我們還沒有真正就這個問題進行調查。”

我認為,綜合美國媒體、企業和民調到目前的反應看來,反對特朗普施加中國關稅的聲浪和噪音雖然很強,至少在表面上特朗普仍然保持著“穩坐票倉”的姿態,至於這個姿態背後有多少底氣,會不會隨著中美姿態的跌宕互動而改變,只有時間才能知道。

除非中方做出重要讓步,目前期待特朗普就此在貿易戰上“收兵”,尚言之過早。更重要的是,從民意、媒體和企業導向看來,支援和反對特朗普的美國人在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競爭模式採取行動的“宗旨”上,已經建立了“共識”,這表明不管美國年中選舉結果如何,未來的中美貿易關係將持續面對重大壓力。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劉裘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