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近20個城市推引才新政 西安今年一季度落戶人口增長近10倍

2018年4月20日訊, “一天搶到8000人”、“3年落戶100萬大學生”……近期, 各地紛紛上演“搶人大戰”。 至少20個城市先後出臺包括解決戶籍、提供租房購房便利條件、支持創業等吸引人才的新政策。

關印 製圖

人才爭奪戰趨於“白熱化”

3月23日, 西安市公安局宣佈, 全國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線上落戶。 就在新政宣佈當天, 西安遷入8000多人。 至此, 武漢、成都、西安、鄭州、長沙等區域中心城市的人才爭奪戰, 進入“白熱化”階段。

記者採訪發現, 各地為吸引人才出臺的優惠政策效果立竿見影。 根據西安市公安局公佈的資料, 今年一季度, 該市遷入244978人。 其中博士以上392人, 碩士研究生6689人, 本科74960人, 大專50233人, 中專、技校17796人;人才引進9851人。 對比去年一季度, 今年一季度落戶人口數增長了近10倍。

鄭州市人才辦資料顯示, 截至今年22月初, 各類人才落戶5264人, 接近去年人才落戶總量半數。 武漢今年要確保留漢大學生25萬人以上,

幾乎“零門檻”。 一季度, 大學畢業生留漢創業就業已近10萬。

留人實招 戶口住房創業有優惠

記者採訪發現, 在這場“搶人大戰”中, 各地引才政策主要是“掄出”戶口、住房、創業等方面優惠條件的“三大實招”:

1.便利落戶。 石家莊簡化人才落戶手續, 符合條件的優秀青年人才及高校畢業生憑身份證、畢業證即可辦理落戶手續, 公安部門即報即批、當日辦結;南京40歲以下本科畢業生即可落;鄭州對高校畢業生、職業(技工)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和技能人才實行“零門檻”落戶。

2.提供租房、購房優惠。

3.提供創業貸款、啟動資金。 海口提出, 經評審通過的科技創新創業團隊, 一次性給予啟動資金30萬元。 石家莊提出, 畢業5年內,

普通高校畢業生合夥創業或組織起來共同創業, 可申請最高8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對人才和人口的渴求不斷蔓延, 包括東莞、濰坊、佛山等三四線城市近來也紛紛加入“搶人大戰”。 專家表示, 人才爭奪戰以後會有更多地方加入, 具體的引才措施也會更加多樣化。

“搶人大戰”折射哪些新動向?

目前, “搶人大戰”參與度最高的武漢、西安、成都、鄭州、長沙、南京等城市, 多數是正在崛起的“新一線城市”, 大部分都處於擴張與產業轉型期。 多位專家表示, “搶人大戰”折射出中國經濟發展動力與區域經濟版圖變化的新動向。 留年輕人、留住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才, 就保證了城市的未來——這是不少城市管理者的共識。 記者發現, 目前上述城市都在不遺餘力發展資訊產業、生物醫藥、智慧製造等產業,

推動當地產業結構調整轉型, 而其人力資源的基礎就是大學生。

武漢市招才局一位負責人表示, 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 大學生群體毫無疑問將成為創新經濟的主體。 “如果說過去經濟增長驅動因素主要靠投資與外貿, 那麼, 現在和未來都要靠人才與創新。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薄文廣說, 過去, “搶人大戰”主要是春節後各地高薪“搶工人”, 尤其是有技能的熟練工, 他們是為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加工廠流水線生產服務。 現在, “搶人”演變為各地爭搶以大學生為代表的智力資源。 這一變化, 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不斷轉型升級的重要例證。

大學生落戶、就業去向的變化, 也透露出中國區域經濟版圖的新變化。 根據湖北、湖南、陝西等省份教育部門公佈的普通高校畢業生資料, 這些高校資源相對集中的省份, 畢業生前往廣東、北京等地就業的比例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本地就業、創業比例明顯提高, 尤其是省會城市的比例大幅提升。 各地搶人大戰中, 戶口、補貼、貸款都是輔助性政策, 工作崗位和發展機會才是大學生落戶的主要考量因素。 武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伍新木說, 大學生選擇戶籍管理更寬鬆、更宜居、更有事業前景的城市, 改變了原來千軍萬馬擠入大城市的發展路徑, 這也是中國經濟正逐步實現地區發展平衡的一個縮影。

天津市西青區委組織部長、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東升表示, “搶人大戰”意味著,目前各地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更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進入新時代,創新發展越來越依靠人才,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李東升說。專家表示,城市間的“搶人大戰”將推動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人才的利用效率、城市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在進一步推動戶籍制度的放開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也有促進作用。據新華社

“搶人大戰”意味著,目前各地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更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進入新時代,創新發展越來越依靠人才,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李東升說。專家表示,城市間的“搶人大戰”將推動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人才的利用效率、城市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在進一步推動戶籍制度的放開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也有促進作用。據新華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