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專家剖析如何遏制網路不良資訊

對話人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李明舜

未成年人保護法專家諮詢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皮藝軍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 張 荊

法制網記者 趙 麗

不良資訊誤導婚戀觀

李明舜:網路不良資訊對未成年人不良婚戀觀影響還是很大的, 因為網路資訊的傳播比以往任何傳播管道都更深刻、更廣泛地影響著未成年人的思想。

皮藝軍:社會開放首先就是觀念的開放, 突出的就是性觀念。 比如, 現在的孩子對性的認識與前代人有很大差距, 從服裝就可以看出對性的開放態度。 另外, 男女異性交往更加開放,

包含比較大的隨意性。

沒有法律禁止未成年人戀愛, 但總的來說不提倡未成年人早戀。 因為從生理學來說, 未成年人無法承擔性交往的後果, 當然青春期會對異性有強烈的吸引和需求, 戀愛會自然而然發生, 所以要求對早戀特別是性行為的限制。

張荊:不良資訊肯定引導了未成年人錯誤婚戀觀, 不良婚戀觀主要是對物質的追求, 而忽視了其他婚姻重要的基礎, 比如對事業的追求、彼此的價值觀及共同語言、婚戀及成家的社會責任與義務等。

未成年人安全受影響

記者:的確,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 中學年齡孩子的情感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這是不容忽視的。 然而, 中學時期也是孩子人生的重要階段,

是生理、心理成熟的關鍵時期, 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 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於青少年與成年人的過渡時期, 網上出現的一些不良資訊顯然會對未成年人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帶來負面影響。

李明舜:不良的婚戀觀對未成年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對婚姻醜聞的大肆炒作, 影響了未成年人對婚姻神聖性、倫理性的認識;二是對家庭暴力的細節描述, 使得部分未成年人對婚姻產生恐懼;三是對財產在婚姻關係中作用的過分渲染, 導致對婚姻當中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的認識產生錯位;四是網路上各種對婚姻不忠現象的描述, 使得未成年人對婚姻是非觀產生錯誤認識,

降低了對婚姻安全的信賴;五是在婚戀過程中過分渲染個人的權利和自由, 如不管對方是誰, 只要我願意, 我想愛就愛, 這是極端的個人主義思想, 降低了婚姻的責任感與義務感。

皮藝軍:大肆宣揚未成年人婚戀消息, 會讓未成年人對戀愛的嚮往陷入一種危險的境地, 這種危險除了生理上的後果比如懷孕, 還有可能會導致未成年人被成年人誘姦或是玩弄。 這種不良資訊的出現, 會讓更多未成年人捲入其中, 同時沒有人規勸、沒有人警示, 這種資訊肯定是有害的。

另外一方面, 這些不良資訊也可能吸引成年人, 讓個別成年男性產生勾引躍躍欲試未成年少女的想法。 對這種負面資訊, 如果沒有正面資訊的介入,

其後果是很難想像的。

家長應如何引導教育

記者:在採訪中, 很多家長表示對網路上的這些不良資訊很焦慮。

皮藝軍:對於未成年少女的家長來說, 他們可能會認為這是給自己的孩子設置的深不可測的陷阱。 女孩的認知水準有限, 不知道危險性到底有多大。 家長沒有辦法阻止不良資訊的出現, 也沒有辦法阻止女孩的交往, 這種焦慮是肯定會有的。 所以, 需要社會力量為這些家長解除這些憂慮。

李明舜:一些家長之所以對不良資訊感到焦慮, 一方面必須承認網上不良資訊確實對青少年或者未成年人產生不良影響, 這是客觀存在的, 不能熟視無睹;另一方面, 一些家長還沒有適應互聯網給生活帶來的影響和變化,

作為未成年人的父母, 應該主動去適應、去改變、去引導。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 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 建立網路綜合治理體系, 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 互聯網已經成為生活的基礎設施, 應該思考如何使網路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的生活, 服務於人的發展, 這方面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張荊:家長的這種焦慮與教育孩子的能力弱有關係, 也與家長很少能接受這方面的培訓有關。 有的家長真的不知道如何面對網上如洪水般的早戀、性行為的資訊。 他們更多地指望學校, 指望懂教育的老師能對孩子進行科學的青春期引導。 可是, 學校關注的是抓教學, 很少有人把精力用在未成年人的青春期教育上。 在網路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處在一種失衡狀態。

怎樣淨化網路環境

李明舜:封殺一些極端的、危害性很大的內容是應該的,但這總歸是一種堵的方式,堵不如疏。我覺得,應該廣泛開展帶有一些辯論性質的活動,真理越辯越明,在不同聲音的交互過程中,未成年人可以進行個人的判斷。同時,我們也要相信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來培養未成年人正常的是非觀。

我們應該看到,青少年都具備正確的是非觀、榮辱觀,有正確的選擇、正確的判斷,我們要加強引導,不能讓錯誤的聲音放大。怎樣發出正確的聲音,怎樣拿出有說服力、有傳播力的話語,這些可能更重要。當然,我們要對過去的一些思想作批判的繼承,還要在加強正確觀念的影響力、傳播力、吸引力上下功夫。

張荊:近幾年網路發展很快,僅用封殺的辦法可能解決不了太大的問題,我們必須進行相關研究,達成一種社會共識,通過網路平臺的技術建設阻攔不良資訊的傳播。

需要制定保護未成年人網路環境的相關法律法規,以此淨化網路環境,規制網路從業人員的行為,也可以考慮建立一種網上的長效追責機制。同時,在資訊產業發展中,還要建立起行業自律和相互監督和提醒機制。

通過宣傳和培訓,讓網路行業充分瞭解職業的基本道德底線,對於即使是那些能帶來經濟利益的不良資訊,因對未成年人成長有不良影響,也不能發出來。

最後,應該用技術手段讓未成年人和成人的網路和影視環境有所區別,以豐富成年人文化和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皮藝軍:一方面要積極打破過去那種保守、愚昧的婚戀觀,另一方面就是在宣導自由婚戀觀時,應該注意引導未成年人。

對於網路違規行為的治理、處罰,應該有步驟進行,從開始時的警示到嚴重警告,再到封號。

其他的辦法也有很多,但不管採用什麼辦法,都要考慮到一點,就是當消極影響出現後,社會如何進行積極引導。這是一個系統的、複雜的工程,要從積極引導方面做相應的工作。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處在一種失衡狀態。

怎樣淨化網路環境

李明舜:封殺一些極端的、危害性很大的內容是應該的,但這總歸是一種堵的方式,堵不如疏。我覺得,應該廣泛開展帶有一些辯論性質的活動,真理越辯越明,在不同聲音的交互過程中,未成年人可以進行個人的判斷。同時,我們也要相信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來培養未成年人正常的是非觀。

我們應該看到,青少年都具備正確的是非觀、榮辱觀,有正確的選擇、正確的判斷,我們要加強引導,不能讓錯誤的聲音放大。怎樣發出正確的聲音,怎樣拿出有說服力、有傳播力的話語,這些可能更重要。當然,我們要對過去的一些思想作批判的繼承,還要在加強正確觀念的影響力、傳播力、吸引力上下功夫。

張荊:近幾年網路發展很快,僅用封殺的辦法可能解決不了太大的問題,我們必須進行相關研究,達成一種社會共識,通過網路平臺的技術建設阻攔不良資訊的傳播。

需要制定保護未成年人網路環境的相關法律法規,以此淨化網路環境,規制網路從業人員的行為,也可以考慮建立一種網上的長效追責機制。同時,在資訊產業發展中,還要建立起行業自律和相互監督和提醒機制。

通過宣傳和培訓,讓網路行業充分瞭解職業的基本道德底線,對於即使是那些能帶來經濟利益的不良資訊,因對未成年人成長有不良影響,也不能發出來。

最後,應該用技術手段讓未成年人和成人的網路和影視環境有所區別,以豐富成年人文化和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皮藝軍:一方面要積極打破過去那種保守、愚昧的婚戀觀,另一方面就是在宣導自由婚戀觀時,應該注意引導未成年人。

對於網路違規行為的治理、處罰,應該有步驟進行,從開始時的警示到嚴重警告,再到封號。

其他的辦法也有很多,但不管採用什麼辦法,都要考慮到一點,就是當消極影響出現後,社會如何進行積極引導。這是一個系統的、複雜的工程,要從積極引導方面做相應的工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