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數位城管“駐點模式”實現政企雙贏

楊玉龍

停放不規範的單車、被損壞的車輛, 一經發現回饋到數字城管平臺, 由駐點的工作人員及時安排給運維人員, 第一時間便能解決問題。 記者近日獲悉, 雲南省昆明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與ofo小黃車共建數位城管“駐點模式”, 這一政企共探工作的措施為規範共用單車管理帶來利好, 工作效率大幅提升(4月19日《春城晚報》)。

共用單車入駐城市, 一方面給城市居民帶來了出行便利, 有效解決了公眾“最後一公里”出行問題;另一方面, 共用單車亂停亂放亂堆等現象, 如擠佔車行道、人行道、盲道等,

既影響車輛、市民安全通行, 又影響了市容環境衛生秩序, 成為城市管理一大痛點。 可以說, 共用單車規範化發展是一項民生工程, 不僅能體現企業的責任心, 而且也能考驗城市管理水準。

對共用單車之亂的治理, 城管部門若只用罰款、推走、集中清理等手段, 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而且也會給公眾出行帶來一定影響。 昆明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與ofo小黃車共建數位城管“駐點模式”, 借助科技手段治理共用單車停放之亂, 可圈可點, 提高了政府和企業的效率, 實現了雙贏, 更為重要的是為公眾出行營造了良好環境。

據介紹, 數位城管“駐點模式”, 簡言之就是ofo工作人員入駐智慧城管駐點工作, 第一時間獲取城市交通運營現狀,

結合共用單車運營企業自有的大資料後臺, 在第一時間進行人員調度, 處理解決單車亂停放問題或其他突發情況。 通過此種模式, 有關小黃車的各類問題, 只要市民或監督員上報到智慧城管, 都將有小黃車工作人員現場收集、迅速回饋解決。

數位城管“駐點模式”帶來的益處是多方面的。 比如, 對亂停放線索提供更為精准, 為及時處置奠定了基礎;主管部門開放包容的態度, 也減輕了城市管理的成本與工作壓力;兩千多名數位化城市管理監督員以及志願者參與共用單車的管理, 不僅能為市民低碳、綠色出行保駕護航, 而且也能夠起到引領作用。

數位城管“駐點模式”, 是政府部門與企業合作共贏的範本, 對提升城市治理水準將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實際上, 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治理難題, 都需要多想方法, 如果城管與企業處於“怒懟”狀態, 那麼只能是互相傷害。 而遭罪的也必然是城市居民。 也唯有各方通力合作, 才能讓城市環境真正好起來。

因此, 數位城管“駐點模式”治理共用單車模式, 是治理模式的創新, 具有借鑒推廣價值。 據報導, 這樣的模式, 目前已在國內多個城市複製推廣。 當然, 這樣的模式再好, 也需要騎行者的配合, 比如文明騎車、有序放車等等。 同樣, 人民城市人民管, 每個人也應當好城市管理監督員, 共同為構建文明和諧的城市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