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羽在麥城突圍時,為何留下周倉?用意何在?

關羽敗走麥城時, 孤立無援, 劉封和孟達見死不救, 糜芳和傅士仁投降, 關羽走投無路, 沒有辦法, 只得突圍, 企圖回到成都, 再捲土重來。

在麥城突圍時, 關羽為何留下一直跟隨自己的周倉?用意何在?按理說, 關羽應該帶著周倉一起突圍, 為何不讓周倉一起走呢?

關羽突圍時, 帶走了誰?留下了哪些人?關羽帶走了關平和趙累, 留下了王甫和周倉。

《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王甫諫曰:“小路有埋伏, 可走大路。 ”公曰:“雖有埋伏, 吾何懼哉!”即下令馬步官軍:嚴整裝束, 準備出城。 甫哭曰:“君侯于路, 小心保重!某與部卒百餘人, 死據此城;城雖破, 身不降也!專望君侯速來救援!”公亦與泣別。 遂留周倉與王甫同守麥城, 關公自與關平、趙累引殘卒二百餘人, 突出北門。

正史中, 關平是關羽的兒子, 演義中是乾兒子, 不管怎麼說, 都是兒子。 關羽要突圍, 肯定要帶兒子一起走, 可以理解。

周倉大家都很熟悉, 關羽在和古城和劉備、張飛團聚之時收下了周倉, 周倉因為仰慕關羽, 願意跟隨關羽, 早晚執鞭隨鐙, 侍奉左右, 從此, 周倉就沒離開過關羽。

周倉跟隨關羽鎮守荊州, 單刀赴會, 水淹七軍時生擒龐德, 是關羽的得力助手。

王甫當時擔任的是隨軍司馬,

趙累擔任的是督糧官。 兩個人都是忠心耿耿, 到了最後關頭, 也沒有背叛關羽, 也是可敬的。

那麼, 關羽麥城突圍時, 生死關頭, 為何要留下周倉?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 突圍, 尚有一線希望, 留在麥城, 彈丸之地, 等於必死。 關羽之所以留下周倉, 也是經過一番強烈的思想鬥爭的, 忍痛割愛。

關羽留下周倉, 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 周倉是自己的心腹, 如果都帶走, 很明顯不妥, 會讓留下守城的一百多人覺得, 你把自己的人都帶走了, 讓我們在這裡白白等死, 會讓守城士卒喪失信心, 軍心渙散。

其二, 留下心腹周倉, 會讓守城的一百多人, 心懷希望, 關羽突圍走了, 肯定會來救他們的, 畢竟, 周倉還在這裡, 關羽不會不來救。

其三, 守城需要牽制一部分吳軍, 如果把周倉也帶走, 守城人的力量就減弱了。

其四, 留下周倉, 帶走趙累, 是因為趙累管糧草, 儘管這時關羽已經沒有什麼糧草了, 但是, 畢竟趙累還擔任這個職務, 有象徵意義。

只可惜, 突圍時, 吳軍的力量太強大, 關羽沒能沖出去,

被擒獲殺害, 周倉看到關羽父子首級, 自殺而死, 堪稱忠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