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致敬」他為原子彈插上了翅膀,因為他,西方列強不敢輕易與中國為敵

遙想當年,

為了兩彈,

黨內分為支持和反對兩派。

其實兩邊都對,

中國當時的國力,

只能做二選一的單選題,

吃飽肚子搞不了原子彈;

要原子彈就要餓肚子,

遭遇很多挫折, 歷經很多磨難,

有了原子彈, 我們在世界上才有話語權。

1970年後, 我們有了兩彈一星,

之後發生的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事:

重回聯合國, 中美建交, 改革開放, 收回港澳, 加入世貿......

沒有挺直腰杆子帶來的安穩環境,

我們的經濟建設絕不可能如此安穩。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

這個道理依然適用,

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如今,

美國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

妄想通過封鎖來遏制中國。

想想當年我們搞“兩彈一星”時走過的路:

當時的條件極其惡劣,

沒有電腦, 就用算盤打,

靠一張張草稿紙,

我們依然造出了原子彈。

永遠不要小覷了中國人的毅力和能力。

儘管當下, 國產晶片與國際還有較大差距,

核心技術的的自主創新

這條路還很漫長,

但只要我們想做, 並用心做,

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得了

我們中國人前進的步伐。

1964年10月16日,

新疆羅布泊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雲,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但西方卻開始了對中國“有彈無槍”的嘲笑。

當時我國雖然已經成功發射了

第一枚仿製導彈“東風一號”和

第一枚自主研製導彈“東風二號”,

但其射程尚不足以投送核彈頭。

西方斷言:

五年內中國不會擁有

運載核武器的工具!

令世界震驚的是,

僅僅兩年後,

我國就實現了

原子彈和導彈的“兩彈”合璧——

“東風二號甲”導彈成功運載原子彈在預定地點爆炸!

外電驚呼“這像神話一樣不可思議”,

因為,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發射載有核彈頭的導彈,

美國用了十三年, 蘇聯用了六年!

而締造這個“神話”的關鍵人物之一,

是我國固體導彈研製的鼻祖,

著名火箭與導彈控制技術專家,

我國航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兩彈一星”元勳黃緯祿。

1916年12月18日,

黃緯祿出生在安徽蕪湖一個普通教師的家庭。

上小學時, 黃緯祿最喜歡和同學們玩竹蜻蜓,

看著一隻只飛向空中的竹蜻蜓,

黃緯祿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把許多竹蜻蜓組裝在一起,

底下放個炸彈,

不就可以飛到敵人的陣地上去了嗎?

1936年, 黃緯祿考入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系,

盧溝橋事變後隨校遷往重慶,

戰爭的淩辱讓黃緯祿埋下了科學救國的心願。

1943年, 英國工業協會到中國招收實習生,

黃緯祿有幸被選中,

兩年後又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無線電系,

攻讀研究生。

1945年黃緯祿(左)與同學黃大能漫步在倫敦海德公園

在英國, 黃緯祿親眼目睹

德國V1、V2導彈對倫敦的轟炸,

見證了導彈的威力。

當時英國繳獲了一枚德國V2導彈,

配上簡單說明放在博物館供市民參觀,

黃緯祿因此成為較早見到導彈的中國人之一。

看著眼前這個大傢伙,

黃緯祿的腦海中閃現出一個念頭,

要是中國擁有了導彈,

日本帝國主義就不敢再侵犯我們了!

1947年回國,懷著滿腔報國之情,

黃緯祿回到了飽經日寇蹂躪的祖國,

先後在華東工業部電工研究所和

通信兵部電子技術研究所任研究員。

1957年,黃緯祿和戰友們遵守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的鐵律,

走進剛剛成立一年的中國導彈研製機構——

國防部五院,

開始了共和國導彈研製的征程。

中國導彈的研製是從仿製開始的。

正當仿製工作進入關鍵時刻,

蘇聯單方面撕毀協定,

撤走了全部專家,

給中國的導彈科研工作造成了無法想像的困難。

黃緯祿和他的戰友們下定了決心,

一定要搞出自己的“爭氣彈”!

沒有人知道,“從零開始”的事業是何等艱難;

沒有人瞭解,“孤軍奮戰”的滋味是何等苦澀。

只有黃緯祿和戰友們知道,

他們度過了多少不分晝夜的日子,

翻閱了多少殘缺不全的資料,

經歷了多少一籌莫展的低谷。

1960年11月,中國第一枚導彈

“東風一號”發射成功,

實現了我國軍事裝備史上

導彈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

1964年6月,“東風二號”取得圓滿成功,

翻開了我國導彈發展史上自主研製的新一頁!

1966年10月27日,

我國首次由導彈運載發射的原子彈

在預定地點成功爆炸,

震驚了世界!

▲1966年我國首次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但黃緯祿心裡清楚,

我國雖然擁有了液體地地戰略導彈,

但液體導彈準備時間長、機動隱蔽性差。

面臨超級大國的核威脅與核訛詐,

中國急需有效反制手段,

研製從潛艇發射的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勢在必行。

黃緯祿在觀看導彈設備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文革開始了,

黃緯祿被迫“靠邊站”,

他忍辱負重,

每天堅持到工作現場,

給大家倒茶水、送儀器、幹雜活、做記錄,

以便多接觸技術工作,

多提工作建議,

想方設法使我國的導彈事業少受一點兒損失。

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裡,

黃緯祿曾用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句傾吐心聲:

“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

我也不願離開我的祖國。

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中,

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

轉機出現在1970年,

黃緯祿臨危受命,

擔綱我國第一型潛地固體戰略導彈

“巨浪一號”的總設計師。

他的工作也由此產生重大轉變:

從液體火箭轉向固體火箭、

從地地火箭轉向潛地火箭、

從控制系統轉向火箭總體。

那時黃緯祿已年逾半百,

每天淩晨5點出發,

騎著自行車準時趕到25公里外的工作地點。

他帶領團隊大膽提出了

“台、筒、艇”三步發射的研製程式:

第一步在發射臺上做試驗,

第二步在陸上發射筒中打導彈,

第三步在艦艇上打遙測彈。

這一程式大大簡化了試驗設施,

節約了上億元的研製經費和大量的時間,

開創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潛地導彈研製方法。

黃緯祿出席全國科學大會的代表證

“巨浪一號”試驗的關鍵階段,

66歲的黃緯祿由於過度操勞,

體重銳減10多公斤。

一位同事開玩笑說:

“他瘦了,導彈卻飛(肥)了,

這是剜肉補導彈啊。”

“巨浪一號”發射模擬圖

1982年10月12日,渤海海面上,

一條噴火的蛟龍躍出水面,直刺藍天……

“巨浪一號”潛地固體戰略導彈發射成功!

中國成為具有自行研製潛地導彈和

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有了二次核打擊能力,

中華民族的脊樑挺得更硬、更直!

▲1982年10月12日,我國第一代固體潛地導彈發射成功

當晚,在試驗基地舉行的慶功會上,

一向情感內斂的黃緯祿豪情激蕩,

賦詩一首:

龍騰虎嘯刺九霄,群情振奮心暗焦。

航程段段傳喜訊,憂慮之情漸漸消。

忽聞落區傳捷報,萬眾歡騰齊跳躍。

彈頭中靶精度高,勝者心潮如驚濤。

八十年代在人民大會堂,左起:黃緯祿、屠守鍔、錢學森、梁守縏、任新民

黃緯祿對各種獎勵總是“退避三舍”,

他說:我雖做了一些工作,

取得一些成績,

但不是我個人的。

航太工程不是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可以完成的,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在成績面前,要儘量考慮別人的貢獻,

失敗了,要儘量考慮自己的責任。

在“巨浪一號”研製初期,

承擔任務的單位多達109個……

橫跨19個省區、10個工業部門,

涉及5個研究院、3個研製基地。

黃緯祿上任之初遇到最多的,

是由不同系統間協調、技術方案選擇產生的激烈爭論。

極端時,甚至有人指著黃緯祿的鼻子責難他。

面對這一切,黃緯祿卻穩若磐石——

他最能理解大家對事業的一片赤誠。

他創造性地提出“四共同”原則:

有問題共同商量、

有困難共同克服、

有餘量共同掌握、

有風險共同承擔。

這一原則在中國航太界備受推崇,

也一直被奉為航太型號系統協調工作中的

“金科玉律”。

九十年代,任新民、梁思禮、黃緯祿(中)、梁守磐、莊逢甘在海南三亞合影

1999年10月,航太系統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老專家在人民大會堂前合影。

左起:屠守鍔、楊嘉墀、黃緯祿、任新民、王希季、孫家棟

黃緯祿專門有一個本子,

上面工工整整抄錄著他從四處搜集來的笑話。

在“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

晝夜溫差大,風吹石頭跑”的發射基地,

他給大家講笑話,

讓戰友們在惡劣單調的環境中體會開心一刻,

把大家卸下的壓力扛在自己肩上。

一次,在試驗基地,

導彈已箭在弦上,

儀器卻出現故障。

攝氏零下20多度的氣溫,天寒地凍;

導彈裝有自毀系統,非常危險。

當搶險工人爬上發射架準備更換儀器時,

卻突然發現,

早已疏散、撤離人員的發射架下,

黃緯祿獨自佇立在寒風中。

“我相信你能完成這個工作,

我在這裡陪著你。”

黃緯祿的一句話暖人肺腑。

工人師傅在高空幹了兩個多小時,

黃緯祿就站在下麵陪了他兩個多小時。

在生活上,

黃緯祿對自己有“三個三”的要求:

在基地,

和大家一起排長隊買飯,

一起搞衛生,

一起掃廁所;

出差時,

只要能走出去就行,

只要有飯吃就行,

只要有地方睡覺就行;

用公車三不許,

自己私人外出不許用車,

接送親友不用車,

家人有事不搭車。

2003年,在慶祝神舟五號飛行試驗成功的酒會上,黃緯祿與太空人聶海勝、翟志剛合影

黃緯祿常說,

航太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年輕人是我們的未來,

不光要研製出型號,

關鍵是要培養出一支掌握了先進技術的隊伍。

上世紀90年代初,

社會上流傳著“搞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說法,

航太科技人才流失嚴重。

黃緯祿用言傳身教挽留了許多人才,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如今已成為導彈研製隊伍的骨幹力量。

直到晚年,黃緯祿依然牽掛著

中國導彈事業的發展,

他對探訪者說:

“假如還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2011年11月23日,

黃緯祿在北京逝世,

享年95歲。

根據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和網路公開資料整理改編

1947年回國,懷著滿腔報國之情,

黃緯祿回到了飽經日寇蹂躪的祖國,

先後在華東工業部電工研究所和

通信兵部電子技術研究所任研究員。

1957年,黃緯祿和戰友們遵守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的鐵律,

走進剛剛成立一年的中國導彈研製機構——

國防部五院,

開始了共和國導彈研製的征程。

中國導彈的研製是從仿製開始的。

正當仿製工作進入關鍵時刻,

蘇聯單方面撕毀協定,

撤走了全部專家,

給中國的導彈科研工作造成了無法想像的困難。

黃緯祿和他的戰友們下定了決心,

一定要搞出自己的“爭氣彈”!

沒有人知道,“從零開始”的事業是何等艱難;

沒有人瞭解,“孤軍奮戰”的滋味是何等苦澀。

只有黃緯祿和戰友們知道,

他們度過了多少不分晝夜的日子,

翻閱了多少殘缺不全的資料,

經歷了多少一籌莫展的低谷。

1960年11月,中國第一枚導彈

“東風一號”發射成功,

實現了我國軍事裝備史上

導彈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

1964年6月,“東風二號”取得圓滿成功,

翻開了我國導彈發展史上自主研製的新一頁!

1966年10月27日,

我國首次由導彈運載發射的原子彈

在預定地點成功爆炸,

震驚了世界!

▲1966年我國首次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但黃緯祿心裡清楚,

我國雖然擁有了液體地地戰略導彈,

但液體導彈準備時間長、機動隱蔽性差。

面臨超級大國的核威脅與核訛詐,

中國急需有效反制手段,

研製從潛艇發射的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勢在必行。

黃緯祿在觀看導彈設備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文革開始了,

黃緯祿被迫“靠邊站”,

他忍辱負重,

每天堅持到工作現場,

給大家倒茶水、送儀器、幹雜活、做記錄,

以便多接觸技術工作,

多提工作建議,

想方設法使我國的導彈事業少受一點兒損失。

在那段艱難的歲月裡,

黃緯祿曾用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句傾吐心聲:

“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

我也不願離開我的祖國。

縱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中,

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

轉機出現在1970年,

黃緯祿臨危受命,

擔綱我國第一型潛地固體戰略導彈

“巨浪一號”的總設計師。

他的工作也由此產生重大轉變:

從液體火箭轉向固體火箭、

從地地火箭轉向潛地火箭、

從控制系統轉向火箭總體。

那時黃緯祿已年逾半百,

每天淩晨5點出發,

騎著自行車準時趕到25公里外的工作地點。

他帶領團隊大膽提出了

“台、筒、艇”三步發射的研製程式:

第一步在發射臺上做試驗,

第二步在陸上發射筒中打導彈,

第三步在艦艇上打遙測彈。

這一程式大大簡化了試驗設施,

節約了上億元的研製經費和大量的時間,

開創了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潛地導彈研製方法。

黃緯祿出席全國科學大會的代表證

“巨浪一號”試驗的關鍵階段,

66歲的黃緯祿由於過度操勞,

體重銳減10多公斤。

一位同事開玩笑說:

“他瘦了,導彈卻飛(肥)了,

這是剜肉補導彈啊。”

“巨浪一號”發射模擬圖

1982年10月12日,渤海海面上,

一條噴火的蛟龍躍出水面,直刺藍天……

“巨浪一號”潛地固體戰略導彈發射成功!

中國成為具有自行研製潛地導彈和

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有了二次核打擊能力,

中華民族的脊樑挺得更硬、更直!

▲1982年10月12日,我國第一代固體潛地導彈發射成功

當晚,在試驗基地舉行的慶功會上,

一向情感內斂的黃緯祿豪情激蕩,

賦詩一首:

龍騰虎嘯刺九霄,群情振奮心暗焦。

航程段段傳喜訊,憂慮之情漸漸消。

忽聞落區傳捷報,萬眾歡騰齊跳躍。

彈頭中靶精度高,勝者心潮如驚濤。

八十年代在人民大會堂,左起:黃緯祿、屠守鍔、錢學森、梁守縏、任新民

黃緯祿對各種獎勵總是“退避三舍”,

他說:我雖做了一些工作,

取得一些成績,

但不是我個人的。

航太工程不是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可以完成的,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在成績面前,要儘量考慮別人的貢獻,

失敗了,要儘量考慮自己的責任。

在“巨浪一號”研製初期,

承擔任務的單位多達109個……

橫跨19個省區、10個工業部門,

涉及5個研究院、3個研製基地。

黃緯祿上任之初遇到最多的,

是由不同系統間協調、技術方案選擇產生的激烈爭論。

極端時,甚至有人指著黃緯祿的鼻子責難他。

面對這一切,黃緯祿卻穩若磐石——

他最能理解大家對事業的一片赤誠。

他創造性地提出“四共同”原則:

有問題共同商量、

有困難共同克服、

有餘量共同掌握、

有風險共同承擔。

這一原則在中國航太界備受推崇,

也一直被奉為航太型號系統協調工作中的

“金科玉律”。

九十年代,任新民、梁思禮、黃緯祿(中)、梁守磐、莊逢甘在海南三亞合影

1999年10月,航太系統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老專家在人民大會堂前合影。

左起:屠守鍔、楊嘉墀、黃緯祿、任新民、王希季、孫家棟

黃緯祿專門有一個本子,

上面工工整整抄錄著他從四處搜集來的笑話。

在“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

晝夜溫差大,風吹石頭跑”的發射基地,

他給大家講笑話,

讓戰友們在惡劣單調的環境中體會開心一刻,

把大家卸下的壓力扛在自己肩上。

一次,在試驗基地,

導彈已箭在弦上,

儀器卻出現故障。

攝氏零下20多度的氣溫,天寒地凍;

導彈裝有自毀系統,非常危險。

當搶險工人爬上發射架準備更換儀器時,

卻突然發現,

早已疏散、撤離人員的發射架下,

黃緯祿獨自佇立在寒風中。

“我相信你能完成這個工作,

我在這裡陪著你。”

黃緯祿的一句話暖人肺腑。

工人師傅在高空幹了兩個多小時,

黃緯祿就站在下麵陪了他兩個多小時。

在生活上,

黃緯祿對自己有“三個三”的要求:

在基地,

和大家一起排長隊買飯,

一起搞衛生,

一起掃廁所;

出差時,

只要能走出去就行,

只要有飯吃就行,

只要有地方睡覺就行;

用公車三不許,

自己私人外出不許用車,

接送親友不用車,

家人有事不搭車。

2003年,在慶祝神舟五號飛行試驗成功的酒會上,黃緯祿與太空人聶海勝、翟志剛合影

黃緯祿常說,

航太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年輕人是我們的未來,

不光要研製出型號,

關鍵是要培養出一支掌握了先進技術的隊伍。

上世紀90年代初,

社會上流傳著“搞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說法,

航太科技人才流失嚴重。

黃緯祿用言傳身教挽留了許多人才,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如今已成為導彈研製隊伍的骨幹力量。

直到晚年,黃緯祿依然牽掛著

中國導彈事業的發展,

他對探訪者說:

“假如還有來生,我還要搞導彈……”

2011年11月23日,

黃緯祿在北京逝世,

享年95歲。

根據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和網路公開資料整理改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