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育兒:穴位的雙向調節功能

小兒推拿中, 治療腹瀉和便秘的共性穴位中, 七成是同樣的:大腸、七節骨、龜尾、摩腹等。

為啥同樣的穴位能治療相反的症狀呢?

中醫的講法是:異病同治。

原理是:穴位幾乎都有自動雙向調節功能。

以消化系統為例:按摩足三裡和胃俞, 可以改變胃和小腸的蠕動, 讓鬆弛的胃收縮, 又能讓痙攣的胃放鬆。 按摩足三裡和大腸俞, 可以改變直腸的蠕動, 便秘者可以通便, 腹瀉者可以止瀉。

幾乎所有的穴位都有雙向調節作用。

因此, 按摩不必太多顧慮, 只要穴位正確, 力度和數量足夠, 神奇的身體會自動完成平衡調整。

月子之道

沒有人因為一次月子,

就成為坐月子的專家;

沒有人聘用一次月嫂,

就成為管理月嫂的專家。

坐月子, 就找

止一堂蔡老師和她的專家團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