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老司機教你如何鑒定車的安全性能!

作為車主或者准車主, 除了對車的品牌、外形、顏色等比較看重之外, 很重要的一點, 對其安全性能也很關注。 如今的市面上的車在安全性能上來說, 基本上也不是一個令人特別擔心的問題, 最基本的安全帶、安全氣囊、ABS, 包括電子車身穩定控制系統也在成為標配。

但是, 在挑選車的時候, 我們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以下幾方面, 老司機的經驗告訴我們, 安全性能的車是這樣來看的。

1.緊急避險性能沒什麼比車輛主動避險能力更重要的了, 這其實是汽車安全的第一要素。 而這就涉及到兩方面,

一個是刹車性能、刹車距離, 再一個就是緊急狀態下的操控性能。

刹車距離少半米也許就是生死的距離, 刹車距離除了刹車盤大小, 輪胎性能非常非常重要, 很多人在買車或者換胎的時候往往會忽視這一點, 買什麼座椅套, 這個套那個套, 有這錢趕緊換四條好輪胎。

緊急變線和操控性能, 則代表著車輛的極限性能, 電子車身穩定控制系統(ESC/ESP/DSC/VSC)能做的是將車輛的極限提高, 降低車輛失控的可能, 但是如果這車本來的極限性能就很低呢?普通人哪怕穿著最棒的籃球鞋AJ13, 也不會有詹姆斯能蹦能跳。

2.碰撞測試成績

無論是正面、側面碰撞, 還是小面積偏置碰撞, 都請參考國外的各項成績為主, 國內則參考近兩年的測試成績為輔。 其中又以IIHS成績最為嚴苛, 更新也最為及時(美國人最重視生命這事)。

碰撞測試是橫向檢驗汽車安全的最佳方式, 就像有人可以覺得高考不公平, 但各國的碰撞測試機構就如同各省不同的高考題, 至少對省內考生一視同仁, 有作弊的也有應試的, 可絕大多數優秀的並沒有埋沒。

現實表現也基本與考試成績相符, 碰撞測試表現差的現實就一定不咋地。

3.追尾防護

很多人覺得對於被追尾的防護靠後防撞杆, 其實這也是個誤區, 現在汽車對於追尾車上人員的防護, 主要是靠座椅和頭枕 , 是的, 車上那個頭枕不是用來枕的, 是用來防護追尾造成的揮鞭傷, 對於揮鞭傷的防護情況, IIHS與國內C-NCAP都有測試。

所以別把汽車工程師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頭枕當靠墊,特別是加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那是用來救命的。

4.主被動安全配置現在很多車上都配有大量先進的主被動安全配置,各種氣囊、氣簾,不僅僅能讓車上人員在事故中倖存,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駕駛員,甚至車輛自己做出判斷和反應,避免事故的發生。

比如車輛前部的主動刹車系統,能夠大幅降低車與車之間的追尾事故,車道偏離預警、保持降低因疲勞駕駛導致的事故。

5.盲區

所謂車輛盲區,就是坐在駕駛位上,用正常駕駛姿態,前方,側面、側後方看不到的地方,所有車輛都有盲區,除非你開著一台全透明的車。再老的老司機,也無法避免車輛盲區,只能靠著經驗去判斷。所以對於車輛盲區,要有兩方面考慮,盲區盡可能的小,視野盡可能的好。

對於汽車來說,盲區可能是不可避免,除了車輛設計時就儘量考慮視野,車上各種倒車影像,360度全景影像也能很好的降低盲區。

還有些車附帶盲點監測,有就比沒有強,別因為是老司機就忽視這些。

所以別把汽車工程師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頭枕當靠墊,特別是加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那是用來救命的。

4.主被動安全配置現在很多車上都配有大量先進的主被動安全配置,各種氣囊、氣簾,不僅僅能讓車上人員在事故中倖存,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駕駛員,甚至車輛自己做出判斷和反應,避免事故的發生。

比如車輛前部的主動刹車系統,能夠大幅降低車與車之間的追尾事故,車道偏離預警、保持降低因疲勞駕駛導致的事故。

5.盲區

所謂車輛盲區,就是坐在駕駛位上,用正常駕駛姿態,前方,側面、側後方看不到的地方,所有車輛都有盲區,除非你開著一台全透明的車。再老的老司機,也無法避免車輛盲區,只能靠著經驗去判斷。所以對於車輛盲區,要有兩方面考慮,盲區盡可能的小,視野盡可能的好。

對於汽車來說,盲區可能是不可避免,除了車輛設計時就儘量考慮視野,車上各種倒車影像,360度全景影像也能很好的降低盲區。

還有些車附帶盲點監測,有就比沒有強,別因為是老司機就忽視這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