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安徽省1個縣,人口超70萬,明朝時出了1文、1武兩個狀元

懷甯縣, 隸屬於安徽省安慶市, 位於安徽省西南部, 東鄰安慶市, 南連望江縣, 西接潛山縣、太湖縣, 北界桐城市。

懷寧縣境, 古屬揚州之域,

春秋時期屬皖國、桐國地, 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國、吳國、越國、楚國地, 秦朝時屬皖縣(治今潛山縣城)轄地, 秦末漢初先後屬衡山王國、淮南國、衡山國、廬江郡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 今縣境東北屬舒縣、西屬皖縣, 至西晉時基本未變, 永嘉之亂後, 皖縣廢

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年), 以故皖縣地置懷寧縣, 今縣境東北仍屬舒縣;此後, 自東晉至五代, 懷寧縣先後隸屬于晉熙郡、熙州、同安郡、舒州、安樂州、舒州、同安郡、盛唐郡、舒州。

宋朝時, 懷寧縣先後隸屬于舒州同安郡、淮南路、淮南西路、德慶軍、安慶軍、安慶府;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 今縣境東北屬桐城縣部分劃入懷寧縣。 南宋以前, 懷寧縣治在今潛山縣域, 南宋嘉定年間(1208年~1224年)懷寧縣移治皖口(今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鎮), 景定年間(1260年~1264年)懷寧縣隨安慶府治遷至宜城(治今安慶市)。

元朝至治三年(1323年), 析懷寧縣西境置潛山縣。 此後, 曆明、清兩朝, 懷寧縣先後隸屬于安慶路、甯江府、安慶府。

建國前, 懷寧縣城設在安慶市, 府縣同城, 史稱“首府首縣”;1950年, 懷寧縣城由安慶市遷至石牌,

2002年懷寧縣城搬至高河。 建國後, 懷寧縣先後隸屬於皖北行署、安徽省安慶專區、安慶地區、安慶市。

懷寧縣總面積為1276平方千米, 下轄15個鎮、5個鄉, 2016年末全縣總人口704685人。

懷甯縣歷史名人:劉若宰(明朝狀元、書畫家)、王來聘(明朝第一個武狀元)、鄧石如(清朝篆刻家、書法家)、陳獨秀、王星拱(著名教育家、化學家、哲學家)、鄧稼先(著名核子物理學家)、海子(當代青年詩人)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