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皇陵陵墓上方出現異象,考古專家趕到後竟找到了地宮入口!

在中國要問中國最神秘的地方, 說秦皇陵大概沒有人不同意吧,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 歷時39年。 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 少府令章邯監工。 共徵集了72萬人力, 動用修陵人數最多時近于80萬, 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另外, 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 在書中這樣寫道:“始皇初繼位, 穿治酈山, 及並天下, 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 穿三泉, 下銅而致槨, 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想想是多麼的富麗堂皇, 當然也正是這些記載, 讓後人時常點擊著, 對秦皇陵的盜掘也從未停止過, 從項羽開始到近代, 可惜沒人能夠進入!

根據記載, 先派了先派了10萬精兵挖掘秦陵, 從西南和西北兩個方向挖, 但挖了半個月, 也沒有找到墓道。 後來有一位老人勸項羽不要挖了:秦始皇因為勞民傷財才亡國的, 你應該吸取教訓。 項羽遂放棄盜陵, 最後在地面上留下了兩條“霸王溝”

歷代以來, 陸續都有秦皇陵被盜的記載, 據說在新莽末年, 赤眉軍盜掘秦始皇陵, 將發掘出的葬具、銅槨熔化掉, 以取銅材。 魏晉時期, 後趙統治者石虎又盜掘秦陵。 唐代末年, 黃巢攻入關中, 秦始皇陵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破壞。 五代時軍閥溫韜以籌軍餉為名, 再次大規模地盜掘秦始皇陵。 近代的軍閥混戰時期也有過盜掘秦皇陵的記載, 但是這些記載是否屬實都沒法考證, 或許有一天秦皇陵真正發掘面世就能夠搞清楚。

在當代科技比較發達, 檢測到了水銀的存在, 證明秦皇陵裡面有大量水銀不假, 或許這也是真正未被盜掘的重要原因。 同時, 2006年考古專家也決定應用現代遙感技術檢測秦皇陵的具體情況, 當時考古隊的一個隊員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當時正值隆冬季節, 陵區的氣溫最低已經下降到零下12攝氏度。

可是周小虎卻在封土堆上看見了一棵石榴樹, 居然發芽有了開花的跡象, 而不遠封土堆南牆外的石榴樹卻凍害嚴重, 沒有開花, 差別很大。

後來經過研究, 專家認為由於地宮牆外的土壤未經擾動, 而封土堆土壤的結構和含水量則已發生改變, 又因為牆內地下存有地宮,才使得土壤相對溫度較高,從而造成植物長勢的差異。也是因為這樣,專家們確定了秦皇陵地宮準確的位置,開始了勘探。

勘探顯示秦皇陵地宮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地宮結構完整。深度距離地面35米,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墓室位於地宮中央,高15米,大小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這樣的地下宮殿足夠驚世駭俗。

不過是否發生盜掘事件,只能等到技術成熟,能夠完好保存裡面的物品,尤其是見到空氣就會灰化的絲織品的那天,或許真相能打敗於天下!

又因為牆內地下存有地宮,才使得土壤相對溫度較高,從而造成植物長勢的差異。也是因為這樣,專家們確定了秦皇陵地宮準確的位置,開始了勘探。

勘探顯示秦皇陵地宮墓室內沒有進水,而且整個墓室也沒有坍塌,地宮結構完整。深度距離地面35米,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墓室位於地宮中央,高15米,大小相當於一個標準足球場。這樣的地下宮殿足夠驚世駭俗。

不過是否發生盜掘事件,只能等到技術成熟,能夠完好保存裡面的物品,尤其是見到空氣就會灰化的絲織品的那天,或許真相能打敗於天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