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持咒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擁有菩提心, 持咒持錯了, 觀想觀錯了, 念經念錯了, 甚至不會念經, 都沒有關係。 到最後, 你還是會成佛。 因為你的心本來就具備佛性。

如果擁有菩提心, 持咒持錯了, 觀想觀錯了, 念經念錯了, 甚至不會念經, 都沒有關係。 到最後, 你還是會成佛。 因為你的心本來就具備佛性。 念經、持咒、觀想等等這些善巧, 都是為了讓我們透過對眾生的慈悲, 淨化自己的內在, 進而能讓勝義菩提心產生出來。 勝義菩提心產生時, 也就是當菩提心達到遍滿一切, 對每一個眾生遍知的智慧及慈悲都是一體雙運的。

當你擁有菩提心時,

無論修任何一種法, 不管表面是以小乘、大乘或金剛乘的方式來修, 或是只會持咒、只會觀想, 最後, 都會成就佛的果位元。 倘若沒有菩提心, 無論表面修的是大圓滿、大手印等深奧的法門, 或是淨土等法門, 都無法成就圓滿菩提。 甚至最終這些修持, 可能會變成妖魔鬼怪的來源, 因為你心中沒有佛的心、菩薩的心時, 所修持的一切, 只是為了達到自己世俗的權力與欲望, 或是某種幻想的境界, 這很容易走上邪途。 當一個人具備菩提心時, 修行自然而然會走上正道。

信仰和修行的特殊之處, 在於修得好不好, 是無法用皈依或修行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的。 就算你每天持咒、念佛, 慈悲心沒有起來, 那一輩子下來, 也沒太多功德。

因為學佛不是表面功夫。 最該用到的地方, 是改變你內心深處的黑暗面。

所以, 每個人在修行時, 都一樣需要面對心靈的挑戰, 只是各自挑戰的對境不同。 只有戰勝自己, 超越了對境, 才能覺悟。 做到這種轉變, 我們才能稱為修行。 所謂開悟, 粗略而言, 就是真正看透、想清楚了, 不會再被外境所干擾。

修行, 一定要踏踏實實!聽聞佛法之後, 要去思考佛說了什麼。 然後, 照著佛所講的去做, 就叫聞、思、修。 簡而言之, 就是一定要願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