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知青上山下鄉年代關於饑餓的故事

一天, 單位因為什麼事有個飯局。 席間, 大魚大肉上足了之後, 又上了一盤玉米, 大家、尤其是女同事都爭著嘗鮮。 惟獨我一筷未動, 同事們勸我也吃一點。 我苦笑著說:“如果你們誰在5年當中不換樣地總吃一樣東西, 那麼你以後還會對這個東西感興趣嗎?恐怕一輩子都不會再想它了吧?對我來說, 這個東西就是玉米。 ”

下鄉第一天的第一頓飯的主食, 就是玉米麵做的大餅子。 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返城之日, 玉米麵大餅子作為主食就始終伴隨我們20多個男女知青飲食生活的始終。 我想, 現在他們之中的每一個人, 現在再見到玉米類的食物, 大部分也會和我一樣的感覺的——不想再去品味這已經吃了5年的東西。

一成不變的單調食物使知青們無不渴望著比這更好吃的東西, 如果青年點偶然改善一次伙食, 那無疑就是大家共同的盛大節日。

一次, 青年點好不容易從大隊弄了一袋白麵, 擔任炊事員的兩位女知青就為同志們蒸了一大鍋饅頭。 那一天, 還沒有等饅頭熟, 性急的男知青們就端著各自的碗或飯盒等在大灶前, 聞著那鍋蓋下的饅頭散發出的誘人氣味, 不住地咽著口水。 待鍋蓋剛一揭開,

大家都沒有了往日的斯文, 簡直就像一群起義的農民一樣沖向鍋臺, 去拿——準確地說是搶饅頭……最後, 可笑的場面出現了, 由於過於擁擠, 土質的鍋臺竟被踩掉了一個角。

當天的這頓飯, 很多人的食量都創下了前所未有的最高記錄:我記得一個身材高大的男知青吃下了12個饅頭, 而一個體質最弱的女知青也吃下了4個饅頭, 而我自己則吃下了6個饅頭。 有一些貪心的人吃的多還不算, 還往自己的櫃裡藏了一些饅頭, 留著下一頓接著吃。

在青年點, 這樣改善伙食的機會並不多。 很多渴望得到好吃食物的知青就不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有的知青靠著和當地老鄉關係較好, 經常去人家去混飯吃。 我就屬於這一類, 我和隊裡的會計關係不錯,

經常去他家吃飯。 但基本上都是人家找我我才去吃飯——知青的臉面還是要的。 而且, 也不白吃人家的飯;不是在農閒的時候幫人家幹點什麼活, 就是送給人家自己不穿的舊衣服, 再就是探家回來給人家帶些點心、水果之類的東西。

有的知青,

也就是那麼二、三個男知青。 則是在老鄉看不見的時候拿人家的東西吃, 準確地說就是偷了。 主要是偷雞、鴨及它們下的蛋……有時也掏麻雀窩, 把麻雀烤糊了吃。

當然, 為了食物, 知青們也有集體“作案”的時候。 一段時間, 屯裡的一條大黑狗經常到青年點的食堂偷東西吃, 使本來食物就不夠吃的青年雪上加霜。 於是, 男點長××就從大隊(現在的村)民兵連部借來一次半自動步槍, 在一天晚上大黑狗又來青年點覓食的時候, 將它一舉擊斃。 這樣, 第二天全體知青就吃上了一頓香噴噴的燉狗肉。

還有一段時間, 青年點的青菜也基本斷頓兒了, 大家沒有辦法, 只好乘著夜色到很遠的菜地去偷大白菜、蘿蔔、番茄、黃瓜和土豆……

青年點宿舍門前本來也有一大片自留菜地,但還沒有等這些蔬菜成熟,就被經常饑腸轆轆的的知青們吃的所剩無幾了,就連剛剛長出的僅有小拇指大的小黃瓜都沒有剩下。

在最艱苦的日子裡,基本都沒有燉菜吃了,大家只好嚼著玉米麵大餅子就鹹菜或青菜蘸醬,而那醬都是被雨淋過生了小蟲的。

現在,我雖然每天都可以吃著那個年代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美味佳餚,但對食物的美味已經習以為常,感覺淡而無味了。對於單位經常性的大小飯局,也是惟恐避之不及。

生活雖然已經是苦盡甜來,但對於那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廣闊天地”的艱苦的知青歲月,尤其是那段饑腸轆轆的辛酸時光,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青年點宿舍門前本來也有一大片自留菜地,但還沒有等這些蔬菜成熟,就被經常饑腸轆轆的的知青們吃的所剩無幾了,就連剛剛長出的僅有小拇指大的小黃瓜都沒有剩下。

在最艱苦的日子裡,基本都沒有燉菜吃了,大家只好嚼著玉米麵大餅子就鹹菜或青菜蘸醬,而那醬都是被雨淋過生了小蟲的。

現在,我雖然每天都可以吃著那個年代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美味佳餚,但對食物的美味已經習以為常,感覺淡而無味了。對於單位經常性的大小飯局,也是惟恐避之不及。

生活雖然已經是苦盡甜來,但對於那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廣闊天地”的艱苦的知青歲月,尤其是那段饑腸轆轆的辛酸時光,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