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從周總理注重小事中受到的啟發

三年困難時期, 在與糧食部負責同志研究各省糧食調撥安排時, 周恩來總理親自核算數字, 結果發現了5000萬斤的差數。 為了弄清這一問題,

他一個省一個省地核對, 一筆一筆地計算, 最終找出了問題。 送藥的護士看到後心疼地說:總理, 像這樣具體的技術性工作, 讓別的同志做一下吧。 周總理嚴肅地說:這可不是小事, 關係到億萬人民吃飯的問題。

對周總理注重小事的做法, 尼克森總統曾這樣評價:對於周恩來來說, 任何大事都是從注意小事、注意細節入手的, 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圍繞這一觀點進行的。 他既能親自照料每棵樹, 也能夠看到整片森林。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說: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周總理注重小事的做法, 對每一個領導幹部來說, 不僅有著深刻的啟發, 而且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

注重小事, 謹防誤差。 現實生活中, 我們不難看到,

有些領導幹部, 尤其是剛上任的年輕領導, 目標遠大, 抱負不凡, 總想做大事, 幹一番大事業。 無疑, 對其熱情是要肯定的、讚揚的。 但同時, 我們也看到, 他們中的一些人往往好高騖遠, 對身邊小事不屑一顧, 結果因小事而出錯, 甚至出大錯。 幹工作如同建房子, 一點小小的誤差都會導致建築坍塌。 而把小事做好, 就等於把這些誤差消滅在搖籃裡。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升空81.7秒後爆炸, 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 事發後,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調查委員會公佈的調查報告稱:外部燃料箱表面脫落的一塊泡沫材料擊中太空梭熱保護系統, 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千里之堤, 潰於蟻穴。 一塊小小的泡沫板, 最終釀成了滔天大禍,
我們還能說做小事不重要嗎?!

看中小事, 注重小節。 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 不安排群眾迎送, 不鋪設迎賓地毯;開短會、講短話;嚴禁向上級部門贈送土特產;嚴禁濫發錢物……這是中央八項規定範圍內的內容, 仔細研究, 我們會發現, 中央八項規定其實就是從小事入手, 從點滴抓起的。 然而, 一些領導幹部卻對此無視, 認為是小事小節不足掛齒, 漸漸地, 養成許多不良習慣, 在邪路上漸行漸遠, 最終喪失“免疫力”。 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名領導幹部的蛻化變質往往都是從吃喝玩樂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

“不矜細行, 終累大德。 ”每一名領導幹部, 都必須牢記:黨風作風建設要從小處著眼, 從小事抓起。 如果每個領導幹部都能從小事抓起,

比如拒收一次禮, 不喝一次公款酒, 克服一次形式主義, 那麼日積月累, 就能集腋成裘, 避疏漏成完美, 化量變為質變, 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才會有強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相反, 如果不注重小節, 不看重小事, 那麼,“奢靡之始, 危亡之漸”, 小毛病就會釀成大問題, 最終失去抵抗力, 淪為黨和人民的罪人。

做好小事, 厚積薄發。 列寧說:要成就一件大事業, 必須從小事做起。 李斯在《諫逐客書》中也說:泰山不讓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 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 故能明其德。 對領導幹部來說, 唯有從小事做起, 多做小事, 把小事做扎實, “厚積”多了, 才能“薄發”。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最初進公司時, 因為他是黑人受到歧視, 所以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搞清潔。

但就是這樣一份很小的、不被所有人看重, 甚至被人看不起的工作, 他卻做得非常認真。 不僅如此, 鮑威爾還在工作中總結經驗, 找到了一個既把地板拖得又快又好, 工作起來又不是很累的辦法。 鮑威爾的表現被細心的老闆看到了,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 破例提升了他。 很多年後, 當鮑威爾寫回憶錄的時候, 他還記得自己所積累的第一個人生經驗: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如果我們的每一個領導幹部, 都能把組織分配給自己的每一件小事做好, 必然能積小勝為大勝, 從而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本文連結:http://www.71.cn/2018/0419/996962.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本網立場, 僅供參考。 】

(作者:李紅衛 河南省偃師市委組織部辦公室)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者:李紅衛 河南省偃師市委組織部辦公室)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