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權傾朝野的楊國忠“妙法”選官

唐玄宗的大舅子楊國忠, 早年劣跡斑斑, 一事無成。 不料後來他竟扯著楊玉環的裙帶, 被唐玄宗李隆基三提兩提, 竟提至宰相的高位, 並兼管國家幹部任免與財政收支, 權傾朝野。

唐朝政府選拔官吏, 須經吏部三次預選註冊, 並三次召集百官於尚書省唱名, 徵求諸官的意見, 方可決定任用與否。 每年選官, 要從春至夏, 歷經數月, 方可結束。 楊國忠幹宰相之後, 就把這套繁瑣而又不能任意胡幹的制度扔在一旁, 另搞一套。 他選拔官吏, 先是搞“暗箱操作”, 把幾個親信召至家中, 根據自己的意圖擬好名單, 然後召集百官到尚書省開會, 把內定的人選唱名通過。 宰相定下的人選, 誰還敢再提異議?於是一天之內, 便可搞定。

後來, 楊國忠這一招玩得越來越順手。 按制度規定, 政府選官時, 吏部確定的名單需門下省審議, 不符合選拔條件者, 即淘汰之。 楊國忠把分管門下省的左相陳希烈召至家中, 讓他和兩個屬官坐在一旁, 每定一人, 即讓他們當場表態, 就算通過了門下省這一關。

既然官吏的任用升遷皆由宰相老爺一人決定, 楊府也就熱鬧啦。 那些做夢都想弄個官做或想得到提拔的傢伙如過江的鯽魚、逐臭的蒼蠅, 紛紛前來拜謁楊國忠, 除了大拍馬屁, 還要送上鉅資, 一時間“吏得輕重, 顯賕(賄賂)公謁無所忌”。

內定選官, 使掌握用人的權力者得以完全根據自己的好惡親疏和賄銀的多寡確定人選, 使烏七八糟、德才皆無之徒得以靠錢財升遷, 使腐朽的依附關係得以赤裸裸地體現, 而賣官買官之風也因此屢禁不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