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忽必烈——讓涮羊肉吃出不一樣的感覺

忽必烈全名孛兒只斤·忽必烈, 蒙古族, 1260年到1264年忽必烈最終擊敗阿裡不哥後奪得汗位, 1271年, 忽必烈增國號“大元”, 自此大蒙古國改稱為“大元大蒙古國”, 1268年元世祖發起元滅宋之戰, 隨後在1278年南宋朝廷退至廣東崖山。 次年3月, 張弘範在崖山海戰攻滅南宋海軍, 陸秀夫挾持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 南宋亡。 元朝統一中國, 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七個封建正統皇朝(四大汗國直至1304年元成宗時期方才一同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

忽必烈

忽必烈兩征日本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 第一次失敗原因很多, 比如忙於國內滅宋朝, 第二次去敗在“神風”手中。 而最終將日本納入帝國統治之下的野心破滅, 這些都不再過多糾結, 重點要說美滋滋, 關於涮羊肉的起源。

涮羊肉, 始於元朝, 興起於清朝, 而故事的開始便是當年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 那天, 人困馬乏饑腸轆轆, 伙食又非常差, 元世祖猛想起家鄉的清燉羊肉, 於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 正當廚子宰羊割肉時, 探馬飛奔進帳報告敵軍逼近。 饑餓難忍的忽必烈仍一心等著吃羊肉, 他一面下令部隊開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廚子知道他性情暴躁,

於是立刻急中生智, 飛刀切薄肉, 放在沸水裡攪拌幾下, 肉色一變, 馬上撈入碗中, 撒下細鹽。 忽必烈連吃好幾碗後便翻身上馬率軍迎敵開戰, 忽必烈凱旋歸來, 旗開得勝。

在籌辦慶功酒宴時候, 忽必烈還特別點了那道羊肉片, 還說很好吃, 只不多味道淡了些,

應該多放些調料。 於是廚子選了綿羊嫩肉切成薄片, 再配上各種佐料, 文武大臣吃後讚不絕口。 廚師忙迎上前說:“此菜尚無名稱, 請帥爺賜名。 ”忽必烈賜名“涮羊肉, ”從此“涮羊肉”就成了宮廷佳餚。

這是一篇帶著濃濃“涮羊肉”香味的文章, 畢竟沒有忽必烈, 就沒有我們今晚的“涮羊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