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常德會戰:抗戰8年最慘一役,堪比絞肉機,8500余名官兵只剩83人

對歷史的正視, 是中華民族回歸理性、重鑄價值觀和民族魂的一個重要前提。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抗戰老英雄。 吳榮凱, 1922年9月20日出生於湖南常德一個小山村, 7歲上私塾, 17歲高中畢業, 18歲結婚。 1941年9月, 被征招為國民革命軍第74軍醫護培訓班學習, 1942年2月調入74軍57師169團擔任準尉司書, 先後參加過第三次長沙會戰和常德、衡陽、湘西等大型會戰。 1945年9月被任命為169團軍械主任, 1946年2月解甲歸田。

記者採訪吳榮凱時問他, 當年剛結婚為什麼要去當兵?他說:“那時候去當兵, 對國家來說是為了抗日、為了民族, 對我個人來說主要是想有一碗飯吃。 不過那時候我算是不怕死的, 有些人為了不當兵, 自己拿刀剁掉手指, 這樣就不能扛槍打仗了, 部隊就不收了。 ”

回憶起當年參軍打仗的事情, 吳榮凱老人很是自豪:“那時候因為當兵的很少有人識字, 只要有初中文化就有可能啟用你,

所以我當兵時間不長就成了準尉。 當兵不久我就參加了第3次長沙會戰, 後來當了書記員, 主要是在57師少將參謀長兼我們169團團長柴意新長官的身邊工作。 那時候打仗連長和團長都要上前線, 我每時每刻都要緊隨柴團長, 他打我也打, 他撤我也撤, 除了保護他, 還要保護一些檔。 我們所在的57師當年影響很大, 軍紀很嚴, 作戰很勇敢, 代號是虎賁之師。 ”

1943年剛入冬的時候, 日軍就想進犯常德。 蔣介石親自下命令, 讓57師守衛常德, 雖然余程萬師長知道常德不好守, 但委員長親自下令, 沒有絲毫動搖的可能。 余師長在動員大會上很悲壯地指著德山和常德城說:“這是弟兄們背水一戰的地方, 大家誰也不要抱有活的希望, 如果我死了, 你們就把我埋在背後這座山上。 ”

戰鬥打響後, 果然如余師長所說的那樣, 所有人都看不到生的希望。 日軍3萬精銳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下向常德城發起進攻。 為了攻破城門, 日軍在常德東北角的麻木橋集中了40多門大炮, 對準城門、城牆和城裡連續轟了15個小時,

最後城門被炸成碎末, 日軍攻進了常德城內。 57師官兵又反復衝殺, 展開了更為殘酷的巷戰。 又打了幾天之後, 57師8500多名弟兄, 只剩下了兩三百人, 周圍陣地全部失守, 他們被困在了常德城內。

這時的常德已經成為一片廢墟, 德山也被日軍炸成了一片焦土。

12月1日, 師長余程萬向軍長孫連仲發報:“彈盡, 援絕, 人無, 城已破。 職率副師長、指揮官、師附、政治部主任、參謀主任等固守, 各團長劃分區域, 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 誓死為止, 並祝勝利。 第74軍萬歲……”又堅持了兩天之後, 12月3日淩晨, 全師8529名官兵只剩下不到200人, 余師長決定突圍, 由柴團長帶著169團剩下的十幾個人和171團剩下的40多個人牽制敵人, 掩護余師長帶領100多人突圍求援解圍。

最終,余師長成功突圍,但包括他在內,身邊只剩下83個人,留守的50多名弟兄也全部陣亡,包括少將團長柴意新。這倖存的83個人當中就有吳榮凱,他說余師長成功突圍後帶回援軍收復了常德,但余師長還是受到了軍法處理,當時他們僥倖存活的80幾個人得知余師長被判刑後,心情都很低落。

常德會戰後吳榮凱在野戰醫院傷癒後又回到部隊,後來又參加了衡陽會戰和湘西會戰,都是非常慘烈的大戰。當記者問及對他關懷備至的柴團長的後事,吳榮凱很是愧疚,他說:“我在野戰醫院的時候,聽說柴團長被安葬在德山,我拄著拐杖連走帶爬趕到將士們安葬的地方時,柴團長的棺木蓋子已經被釘得死死的,只能趴在柴團長的棺材上痛哭。”

記者又問他有沒有去看過柴團長的家人,他說:“柴團長是四川南充人,他是黃埔5期畢業的,也不知道他的老伴是不是還在人世,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留下後代。前些年我經常夢見他,也很想去他老家看看他的家人,但我一個窮光蛋,那麼遠我也去不了,所以想他的時候,就走上20多裡路,到他墓前坐一會兒,哭上一鼻子再回來。”他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想,我只是一個倖存者,沒有和團長一起死,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如果有下輩子,我一定要和老團長死在一起,把我心裡的傷痕抹去。”

(關於常德會戰,在2010年曾上映一部紀實電影《喋血孤城》,這是一部真實還原歷史的作品!從將軍到士兵到伙夫,所有的人都是真名實姓。)

最終,余師長成功突圍,但包括他在內,身邊只剩下83個人,留守的50多名弟兄也全部陣亡,包括少將團長柴意新。這倖存的83個人當中就有吳榮凱,他說余師長成功突圍後帶回援軍收復了常德,但余師長還是受到了軍法處理,當時他們僥倖存活的80幾個人得知余師長被判刑後,心情都很低落。

常德會戰後吳榮凱在野戰醫院傷癒後又回到部隊,後來又參加了衡陽會戰和湘西會戰,都是非常慘烈的大戰。當記者問及對他關懷備至的柴團長的後事,吳榮凱很是愧疚,他說:“我在野戰醫院的時候,聽說柴團長被安葬在德山,我拄著拐杖連走帶爬趕到將士們安葬的地方時,柴團長的棺木蓋子已經被釘得死死的,只能趴在柴團長的棺材上痛哭。”

記者又問他有沒有去看過柴團長的家人,他說:“柴團長是四川南充人,他是黃埔5期畢業的,也不知道他的老伴是不是還在人世,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留下後代。前些年我經常夢見他,也很想去他老家看看他的家人,但我一個窮光蛋,那麼遠我也去不了,所以想他的時候,就走上20多裡路,到他墓前坐一會兒,哭上一鼻子再回來。”他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想,我只是一個倖存者,沒有和團長一起死,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如果有下輩子,我一定要和老團長死在一起,把我心裡的傷痕抹去。”

(關於常德會戰,在2010年曾上映一部紀實電影《喋血孤城》,這是一部真實還原歷史的作品!從將軍到士兵到伙夫,所有的人都是真名實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