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多長的純電續航里程,才能根治你的“里程焦慮症”?

想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而不是有去無回的旅行?

新能源汽車毋庸置疑是如今的大勢所趨, 但即使面對財政補貼、免購置稅和新能源車牌等一系列優惠措施,

消費者仍然舉棋不定。 所有的憂慮歸為一點, 就是續航里程。 這裡我們僅針對純電動汽車作討論, 因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電池即使沒電了, 也能當純汽油車使用。

其實消費者在考慮一輛純電動汽車時, 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

比如最大續航里程、公共充電樁數量及分佈、自己是否有固定停車位並能夠安裝充電樁, 以及充電時長的問題。 與這些相比, 電池損耗與壽命、二手車殘值率等問題倒是次要的了。

首先, 廠家所標稱的最大純電行駛里程其實是有水分的,

這只是在理想狀態下的理論最大值, 受到溫度、使用情況(包括空調、大燈等電氣設備)以及駕駛風格的影響, 實際續航里程往往要打個8折。

就我經常使用的Evcard來看, 奇瑞EQ、榮威E50等純電動微型車, 最大續航里程普遍在100-150公里, 而榮威eRX5可以達到320公里。 這樣的續航里程,

滿足日常一般不超過30公里的通勤需要, 就算打上8折也是綽綽有餘的。 但即使這樣, 消費者的里程焦慮症也並沒有被緩解。

因為更大的續航里程(電池容量), 意味著更長的充電時間, 這兩者一定是呈線性關係的。 即使是特斯拉, 使用普通充電樁1小時充電也僅能行駛50公里左右,

使用超級充電樁的話20分鐘能充滿一半, 80分鐘可完全充滿並行駛400公里以上。 比起普通燃油車10分鐘加油即可滿血復活行駛400公里以上, “充電2小時, 通話5分鐘”的純電動車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只有當保時捷Mission E上那套充電15分鐘續航400公里的800V充電系統普及開來, 里程焦慮症才會大大緩解吧。

最後,里程焦慮症患的者第三個痛點,在於充電樁的分佈。雖然在一二線城市,充電樁數量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但依然遠沒有像加油站那麼隨處可見。如果目的地沒有充電樁,你還要尋找附近甚至幾公里外的停車場來給你的車充電,然後再想著如何解決這最後幾公里。這當中還要考慮到充電樁被佔用和損壞的可能性,所以在使用Evcard時,我會儘量選擇剩餘續航里程超過我通勤距離一倍以上的車輛,以免在找到充電樁之前趴窩。

至於長途自駕遊,許多人以為這是一場說走就沒有回的單程旅行,其實300-400公里的周邊遊還是可行的。現在許多高速服務區內都已經設有充電樁,你需要做的就是提前規劃好在哪個服務區停靠休息,並如何打發充電時間。這聽起來挺像古代在驛站歇馬的感覺,一點也不Morden。但在電池容量、充電速度和充電樁數量沒有大的突破前,這都將是純電動汽車的常態。

傳統燃油車續航里程也就500公里左右,也沒見誰有里程焦慮症。所以純電動汽車里程焦慮症的關鍵,並不在續航里程上,在我看來,能有400-500公里已經足夠了,關鍵在於充電速度和充電樁數量。如果每個服務區都有足夠多的充電樁,在我撒泡尿、抽根煙的時間內就能再行駛個200公里,那麼即使最大續航里程“只有”400 公里,我也能把車開到世界的盡頭。

最後,里程焦慮症患的者第三個痛點,在於充電樁的分佈。雖然在一二線城市,充電樁數量已經有了明顯的提升,但依然遠沒有像加油站那麼隨處可見。如果目的地沒有充電樁,你還要尋找附近甚至幾公里外的停車場來給你的車充電,然後再想著如何解決這最後幾公里。這當中還要考慮到充電樁被佔用和損壞的可能性,所以在使用Evcard時,我會儘量選擇剩餘續航里程超過我通勤距離一倍以上的車輛,以免在找到充電樁之前趴窩。

至於長途自駕遊,許多人以為這是一場說走就沒有回的單程旅行,其實300-400公里的周邊遊還是可行的。現在許多高速服務區內都已經設有充電樁,你需要做的就是提前規劃好在哪個服務區停靠休息,並如何打發充電時間。這聽起來挺像古代在驛站歇馬的感覺,一點也不Morden。但在電池容量、充電速度和充電樁數量沒有大的突破前,這都將是純電動汽車的常態。

傳統燃油車續航里程也就500公里左右,也沒見誰有里程焦慮症。所以純電動汽車里程焦慮症的關鍵,並不在續航里程上,在我看來,能有400-500公里已經足夠了,關鍵在於充電速度和充電樁數量。如果每個服務區都有足夠多的充電樁,在我撒泡尿、抽根煙的時間內就能再行駛個200公里,那麼即使最大續航里程“只有”400 公里,我也能把車開到世界的盡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