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三電機驅動、續航400km+,榮威光之翼量產版23號首發

第二屆“汽車創行者大會”將在4月23日於北京召開, 屆時, 榮威Vision-E光之翼的量產車型將在此次大會上全球首秀, 內部代號為Marvel X。

“光之翼”之名初出茅廬是在一年之前,

與大多數概念車型相似, Vision-E在光之翼外觀、內飾上均採用了超前的設計。

▲Vision-E光之翼概念車

雖然Marvel X並未正式顯露真顏, 但有關此車的各種資訊卻早已不脛而走。 參考此前光之翼概念車的實車圖片, 量產車型的確在很大程度上還原了概念車的設計理念。

“還原”概念車設計

▲榮威Marvel X

新車車頭部位採用中國傳統建築“中軸線”設計項目, 倒梯形中網延續了榮威SUV家族設計風格, 但車身流線更加動感, 從而在整體風格的營造上區別於RX3、RX5兩款車型。

▲榮威Marvel X

來到尾部, 與光之翼概念版相同, Marvel X將牌照框的位置下移, 後保險杠兩側有力的“回勾”硬朗線條, 力量感油然而生。

(圖片來自網路)

中控台採用“冰川融雪”設計主題, 橫向舒展的中控核心區與縱向的14寸超大曲面螢幕、中央扶手形成了流水式T型佈局。

根據資料顯示, 榮威Marvel X還是一款以智慧AI 驅動的智慧電動SUV, 通過智慧駕駛技術, 智慧網聯與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啟動用戶移動出行生活, 並配備自主泊車、AR-HUD抬頭顯示技術、無線充電等科技配置, 提升使用便利性。

純電驅動“再創新”

作為一款新能源車型, 榮威Marvel X並沒有推出混合動力版本, 而是計畫推出兩種動力水準的純電動車型。

其中, 動力水準較低的版本搭載前後兩組電機, 分別可輸出85kW(前)/52kW(後)的最大功率 , 電機峰值扭矩為前255Nm, 後155Nm。

而動力更強的三電機版本則在上述動力配置上, 於後軸位置增設了一台最大輸出功率85kW的永磁同步電機, 以此提升動力並實現高效電動四驅佈局。

上汽新能源車多數配備三元鋰電池作為儲能單元, Marvel X同樣不例外。 雖然擁有理論能耗更高的雙電機動力基礎, 但403公里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依然足以躋身國內電動車上游, 在動力補強的同時, 並未犧牲新能源車的實用特性。

Marvel X誕生意味什麼?

智慧電動、三電機驅動, 放眼國內所有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 在純電動領域做出如此突破的車依然是鳳毛麟角。 但從Marvel X各方面亮點綜合分析,特斯拉Model X似乎與其有不少共通之處:

▲特斯拉 Model X

其一,多電機驅動:狂暴的加速性能是特斯拉圈粉無數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兩組高性能電機的驅動下,百萬之內難以有傳統汽油車與之匹敵。而擁有三電機驅動的Marvel X可謂後起之秀,同時也開創了自主品牌純電動車四驅佈局的先河,雖然在動力參數方面仍然存在些許差異,但放眼國內能與之匹敵的車型卻寥寥無幾。

其二,純電動汽車專屬平臺:目前為止,國內多數新能源車型都是基於汽油版車型構架開發,因此從某種程度看來,大部分在售的新能源產品均是從傳統汽車平臺改造而來。但Marvel X顯然並非如此,從誕生之初便“忠於”純電驅動的它無疑更加純粹,而特斯拉更是沒有製造燃油車的經歷。

其三,智聯駕駛科技:在車載智聯領域,特斯拉可謂是“入行”較早的一位,但國內自主品牌在這一領域的提速卻著實驚人。短短幾年,以上汽為代表的互聯網汽車不斷更新反覆運算,至今為止,車輛即時線上,語音指令操控已成為現實。可想而知,在智慧網聯方面,Marvel X表現必不會遜於Model X。

由此推斷,榮威Marvel X的問世似乎並非將矛頭指向國內一干競爭對手。全新的技術平臺、創新的驅動方式以及日益完善的智慧網聯技術,從硬體到軟體,Marvel X似乎蘊藏著向國際水準發起衝擊的“野心”。

雖然目前,國內三電技術並未完全置身全球頂尖水準,但根據自主品牌新能源技術發展速度看來,其綜合實力在短時間內超越特斯拉也並非“天方夜譚”。屆時,海外品牌的技術光環愈發暗淡後,自主品牌真正崛起之日便會到來。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請勿抄襲或改寫

但從Marvel X各方面亮點綜合分析,特斯拉Model X似乎與其有不少共通之處:

▲特斯拉 Model X

其一,多電機驅動:狂暴的加速性能是特斯拉圈粉無數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兩組高性能電機的驅動下,百萬之內難以有傳統汽油車與之匹敵。而擁有三電機驅動的Marvel X可謂後起之秀,同時也開創了自主品牌純電動車四驅佈局的先河,雖然在動力參數方面仍然存在些許差異,但放眼國內能與之匹敵的車型卻寥寥無幾。

其二,純電動汽車專屬平臺:目前為止,國內多數新能源車型都是基於汽油版車型構架開發,因此從某種程度看來,大部分在售的新能源產品均是從傳統汽車平臺改造而來。但Marvel X顯然並非如此,從誕生之初便“忠於”純電驅動的它無疑更加純粹,而特斯拉更是沒有製造燃油車的經歷。

其三,智聯駕駛科技:在車載智聯領域,特斯拉可謂是“入行”較早的一位,但國內自主品牌在這一領域的提速卻著實驚人。短短幾年,以上汽為代表的互聯網汽車不斷更新反覆運算,至今為止,車輛即時線上,語音指令操控已成為現實。可想而知,在智慧網聯方面,Marvel X表現必不會遜於Model X。

由此推斷,榮威Marvel X的問世似乎並非將矛頭指向國內一干競爭對手。全新的技術平臺、創新的驅動方式以及日益完善的智慧網聯技術,從硬體到軟體,Marvel X似乎蘊藏著向國際水準發起衝擊的“野心”。

雖然目前,國內三電技術並未完全置身全球頂尖水準,但根據自主品牌新能源技術發展速度看來,其綜合實力在短時間內超越特斯拉也並非“天方夜譚”。屆時,海外品牌的技術光環愈發暗淡後,自主品牌真正崛起之日便會到來。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請勿抄襲或改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