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害羞內向別擔心,他可能只是假內向,家長快來瞭解一下!

孩子出生後並沒有很多機會去和外界的人進行接觸, 在寶寶逐漸接觸外界的時候, 有的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起來有一點內向, 那麼兒童性格內向是怎麼回事呢?

內向是什麼?形成原因是什麼?

內向的定義

艾森克個性問卷對典型的內向性格描述為:安靜, 離群, 內省, 喜歡獨處而不喜歡接觸人。 保守, 與人保持一定距離(除非摯友)。 傾向于做事有計劃不憑一時衝動, 很少進攻行為, 多少有些悲觀。 焦慮、緊張、易怒還有抑鬱。

原因

1、由於自我意識敏感而產生對人的"緊張症"、"恐怖症", 和不熟悉的人交往的時候往往心裡很緊張, 不知道怎麼交流應對。

2、家庭背景往往也是造成孩子的因素之一。 這類家庭往往疏忽孩子, 不鼓勵孩子的好奇心, 只希望孩子做好分內(學習)之類的事, 如果家長不鼓勵子女去結交朋友, 或參加任何課餘活動, 那麼在踏入社會之前,

青少年的生活圈子只限於學校及家裡。 在缺乏與人溝通的環境裡成長的兒童, 對於一般社交技巧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 在踏入社會後, 因為缺乏社交技巧而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後, 可能會使他不敢嘗試, 退縮回自己熟悉的圈子。

3、性格是人在生活實踐中,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形成的。 孩子的家庭、學校、工作等, 孩子與環境關係發展的過程便是經歷, 經歷也是性格形成的條件。

內向者的能量多來源於自身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 他們善於保存精力, 但他們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 並體驗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 由此他們需要限制自己的社會交往, 以免被過分消耗。 他們的注意力在自己的頭腦內部,

他們重視主觀世界、好沉思、善內省, 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賞和陶醉之中, 可能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較難適應環境的變化。

假內向

假內向在內向人群中的比例比較高, 也是比較常見的。 這部分的人在自己的親近人的面前, 能說會道、滔滔不絕,

但是一到陌生場合, 和陌生人接觸, 就啞口無言了。

內向型的孩子觀察較為被動, 但更為細緻, 具有分析力, 善於獨立思考, 思維比較集中, 思維具有方向性, 人只有發展好內向的力量, 讓心靈成為快樂的源泉, 外向的個性才能慢慢有根基, 既沉靜得下來, 也能放得開去。

孩子內向需要引導

1、營造和睦的氛圍

首先父母要營造一個溫暖家庭環境, 讓孩子覺得非常有安全感, 那麼孩子也會更樂意和父母交流, 有助於培養開朗的性格。

2、多與同齡人交往

多為孩子創造與同齡小朋友交往的機會。 可以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裡做客, 讓孩子招待朋友, 這麼做可以逐漸孩增強子的自信心, 讓他的性格變得開朗起來。

3、鼓勵孩子外出交往

對於內向的孩子, 鼓勵他們“走出去”, 創造條件讓孩子獨立做事, 比如買東西、去朋友家玩等等。 經過一段時間後, 孩子的性格會比以前更加外向, 可以讓孩子更大膽地接觸一些他感興趣的東西, 這樣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增強自信心, 塑造個性, 性格開始逐漸的不再內向, 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內向與外向是性格的一個維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最重要的是家長需要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常常鼓勵孩子積極正能量的生活態度,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愛和無私心的奉獻,子女以後才會成長為三觀正、身心健康的人。

內向與外向是性格的一個維度,沒有好壞優劣之分。最重要的是家長需要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常常鼓勵孩子積極正能量的生活態度,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愛和無私心的奉獻,子女以後才會成長為三觀正、身心健康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