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白馬有個荷蘭人建造的房子!據說房子裡面藏的都是金銀財寶

這個星期, 小編去到了白馬鎮永豐村, 在這裡, 探訪了一座400多年的古代土庫。

1

永豐村屬白馬鎮政府所在地的三豐之一, 天中路村旁經過,

交通便捷, 鄰近鬧市。

土庫位於永豐村靠近利豐村交接處, 是明朝萬曆年(西元1571年—1575年)荷蘭商人設在中國沿海地帶的貿易站, 用來藏銀兩、堆貨物。

2

土庫朝西偏南, 前後兩進, 左右廂房各九間, 占地666平方米, 建築面積719平方米。 成品字形建築, 前面大天井,

後面二個小天井, 前進三間, 後進七間, 廂房兩邊各五間, 共二十間二弄。

整個院落只有兩扇正門, 大門兩側刻有“銀錠”形標誌, 是中國最早的商行商標。 兩堵大門的飛簷上分立兩隻半米高的花瓶, 相傳荷蘭人用類似的花瓶暗藏金銀。

3

到了明隆慶元年, 皇帝下旨, 准商人們販賣東西貨品, 荷蘭商人與跟大陸生意來往一度繁華。

4

西元1573年, 浙江蘭溪鉅賈董華選址白馬鎮建土庫得到了荷商認可, 因為這裡是諸、義、浦交界處。 水陸交通方便, 人情忠實, 沒有海盜, 從錢塘江、浦陽江、船隻通行方便, 離土庫3公里的巡檢司管理鬆懈,

又有離土庫一公里的楊家埠碼頭, 交通方便, 是藏銀兩、珠寶、貿易的最佳地方, 在董華和其它鉅賈的建議下速建土庫。

土庫造得十分講究, 荷蘭人的洋槍、洋炮、寶藏都十分安全。

明朝常而海禁與海盜侵襲不斷, 外商麻韋朗在明萬曆甘九年八月中秋夜,

將金銀財寶運進永豐村的土庫, 木箱不計其數, 光是缸就裝有48只, 荷商又把銀子換成了絲綢、茶葉運向其他地方。

外商頭目麻韋朗同中國鉅賈潘秀、郭震、李綿、紛紛向, 萬曆皇說明他們是來做生意的, 並送來大量貢品。

萬曆皇心軟了, 繼續操持生意來往, 順治皇期間也有緊有松,直到康熙年間,清政府嚴禁中國商人跟荷蘭人交往,把外國做生意人全部趕了出去,土庫變成了民房。

~~~打造浦江本地生活~~~

浦江網招聘頻道每天更新100多招聘崗位

順治皇期間也有緊有松,直到康熙年間,清政府嚴禁中國商人跟荷蘭人交往,把外國做生意人全部趕了出去,土庫變成了民房。

~~~打造浦江本地生活~~~

浦江網招聘頻道每天更新100多招聘崗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