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中國一家子養一個孩子為什麼這麼累?原來這6大原因才是罪魁禍首!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媽媽一個人帶娃顯得相當的吃力, 也時不時有婆婆或者媽媽幫忙, 但是在國外我們時常看到一個媽媽一人帶著2個孩子甚至是三個孩子還顯得那麼得心應手。

那麼為什麼中國父母養娃會那麼累, 而國外的媽媽那麼輕鬆?

1、對孩子的期望太高

在中國絕大多數教育孩子的家庭中, 孩子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寶, 四個人都是圍繞著孩子為中心在轉。

父母整天都是圍著孩子打轉, 事事都為孩子籌畫好, 從懷孕起, 再到孩子後的自己吃飯, 再到上幼稚園, 上小學, 上初中,

上高中, 上大學, 直到孩子工作找物件結婚,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帶完了孩子帶孫子。

這幾十年的心力交瘁, 為孩子各種操心, 各種選擇, 各種糾結...常常會認為等孩子大了, 自己就能夠輕鬆了, 殊不知早已陷入了閉環當中。 這怎麼能不累??

其實, 這些歸根結底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不放心, 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既包括孩子未來發展的期望值, 也包括未來孩子是否孝順的期望值。

其實, 作為父母更多的是自尋煩惱, 對孩子的期望越高, 壓力大的不僅僅是父母, 還有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應該適當放手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獨立自主, 能夠自己面對一切的人, 這樣不是很好嗎?然而你參與的越多, 可能會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

所以作為父母, 應該看開一些功名利祿, 一直順其自然。

2、父親參與過少

在中國有一個說法叫“喪偶式育兒”, 說的就是爸爸不參與育兒, 缺席孩子成長教育的狀況。 可是在中國幾乎90%的家庭都是出於這種現狀中。

爸爸基本上不插手教育孩子的事情, 預示所有的事情都是媽媽著手一人在做,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媽媽那麼累的原因, 這也是中國家庭的常態。

爸爸媽媽能夠一起帶娃, 不僅能夠分擔媽媽一個人帶孩子辛苦, 而且夫妻還能共同討論關於孩子的各種問題, 然後才能一起付諸行動。

這樣做, 更能建立孩子與父母的感情, 當然更重要的是, 父母都能夠陪伴孩子成長, 讓孩子的心理以及人格都會發展的更健康。

3、對孩子的事情插手太多

作為父母, 都希望對孩子盡心盡力, 但是往往管的越多, 插手的越多。 孩子越是失去能夠培養獨立自主的機會, 很有可能對成年後的自理都有一定的影響。

孩子在穿衣服, 磨磨唧唧的, 看不下去了, 跑過來幫孩子一把;

孩子自己吃飯, 吃一口玩一口, 過來喂孩子;

......

生活中這些吃喝拉撒無一不插手, 總覺得孩子做不好, 或者總是在磨蹭。 其實這樣被家長“照顧”的孩子, 很容易失去鍛煉的機會, 到頭來總覺的理所當然, 就希望這樣被爸爸媽媽“伺候”著好了。

家長只有從小從生活小事做起, 抓住機會培養孩子能夠獨立自主的做事情,

其實爸爸媽媽才能做到一身輕鬆。 當然這並不是偷懶, 其實這只是給孩子在提供鍛煉的機會, 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真正做事情獨立的人, 做更好的自己。

4、總喜歡與他人攀比

別的小孩都上了貴族學校, 我們不上孩子會不會自卑?

別的小孩一身都是名牌,我們不賣,會不會被笑話很窮?

別的小孩都上各種輔導班,我們不上,會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在很多家長眼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別人的家長怎麼做,為孩子都做了些什麼,常常以別的父母做行為比較,既要看著別人如何做,自己又要努力跟上,這樣豈能不焦慮?不心累?

別人照顧孩子的方式始終是別人的,我們是我們,每個人照顧孩子都應該有每個人的原則,有自己的選擇,也應該有自己的行為方式,為什麼一定要看著別人,跟著別人跑呢?

5、爺爺奶奶插手過多

上述點媽說道:在國外我們不難見到的是國外的媽媽一個人帶幾個娃還是顯得那麼坦然。

但是在中國一家子帶一個娃,還總是顯得那麼吃力。最典型的現象就是爸爸媽媽手心裡呵護著怕摔了,爺爺奶奶嘴裡含著怕化了,姥姥姥爺在一旁伺候著...這就是中國的“小皇帝”出巡的架勢。

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更多的決策權,父母並不能做主,原本的簡單的家庭卻因為教育孩子的方式變得一團糟。這樣的教育方式豈不會讓家人更累?

6、科學時代育兒,缺乏主見

中國父母育兒太累,除了這幾個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主見!

現在是的年代出來很多培訓機構,說是教育孩子要從胎教做起,馬上報名胎教班,別人的孩子參加早教,我們也要立馬報名,別人的孩子參加補習班,我們也不能落後。

總是不停地給孩子搜索一些新的資訊,然後在給孩子補上。大多數的經歷都花費在搜索別人育兒的方式的事情上了,典型的就是缺乏主見的類型。

其實,我們真的不需要被現在的很多育兒方式淹沒,有點時候其實可以採取孩子自己的建議,或者家長自己覺得最好的育兒方式去培養孩子,學會如何“斷舍離”,讓孩子也能夠學會主見意識。

我是點媽,每日分享育兒經驗,育兒故事,家庭故事,家有萌寶的爸爸媽媽記得關注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

別的小孩一身都是名牌,我們不賣,會不會被笑話很窮?

別的小孩都上各種輔導班,我們不上,會不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在很多家長眼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別人的家長怎麼做,為孩子都做了些什麼,常常以別的父母做行為比較,既要看著別人如何做,自己又要努力跟上,這樣豈能不焦慮?不心累?

別人照顧孩子的方式始終是別人的,我們是我們,每個人照顧孩子都應該有每個人的原則,有自己的選擇,也應該有自己的行為方式,為什麼一定要看著別人,跟著別人跑呢?

5、爺爺奶奶插手過多

上述點媽說道:在國外我們不難見到的是國外的媽媽一個人帶幾個娃還是顯得那麼坦然。

但是在中國一家子帶一個娃,還總是顯得那麼吃力。最典型的現象就是爸爸媽媽手心裡呵護著怕摔了,爺爺奶奶嘴裡含著怕化了,姥姥姥爺在一旁伺候著...這就是中國的“小皇帝”出巡的架勢。

這樣的教育方式其實更多的決策權,父母並不能做主,原本的簡單的家庭卻因為教育孩子的方式變得一團糟。這樣的教育方式豈不會讓家人更累?

6、科學時代育兒,缺乏主見

中國父母育兒太累,除了這幾個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主見!

現在是的年代出來很多培訓機構,說是教育孩子要從胎教做起,馬上報名胎教班,別人的孩子參加早教,我們也要立馬報名,別人的孩子參加補習班,我們也不能落後。

總是不停地給孩子搜索一些新的資訊,然後在給孩子補上。大多數的經歷都花費在搜索別人育兒的方式的事情上了,典型的就是缺乏主見的類型。

其實,我們真的不需要被現在的很多育兒方式淹沒,有點時候其實可以採取孩子自己的建議,或者家長自己覺得最好的育兒方式去培養孩子,學會如何“斷舍離”,讓孩子也能夠學會主見意識。

我是點媽,每日分享育兒經驗,育兒故事,家庭故事,家有萌寶的爸爸媽媽記得關注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