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uSens淩感科技亮相GMIC2018 用手勢識別技術創造新車載對話模式

4月26-28日, 素有“行業風向標”美譽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移動互聯網行業盛會, 2018 GMIC以“AI生萬物”為主題, 專門開設各個分論壇, 重點對自動駕駛、智慧硬體、生命科學、金融、新零售等領域展開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 不管此前的滴滴和美團的打車業務大戰, 還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 出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GMIC2018的全球未來出行峰會上, 來自業內的企業人士、投資人、專家學者將共同探討未來出行的無限可能性。 其中, uSens 淩感科技中國區總經理陳京波也將在峰會上進行分享,

同時專注於手勢交互的uSens 還會帶去他們在車載手勢交互方面的新成果。

uSens此前一直專注於三維人機交互技術的研發, 目前已推出的產品包括 Fingo手勢識模組, 該模組擁有兩顆紅外攝像頭, 通過識別用戶雙手的動作, 使用戶在虛擬環境中, 可自然用雙手進行一系列操作, 是國內外不少頭顯廠商的交互解決方案的首選。 同時, 隨著 2017 年蘋果和穀歌相繼推出移動端 AR開發平臺, 針對國內的中低端 Android 移動設備, uSens 也推出了基於 Slam技術的手機 AR引擎。 除了VR、AR, 現在uSens 還把目光投向了汽車領域。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 如何駕駛汽車, 如何在行駛過程中接聽電話、打開空調或音樂等一系列操作, 更多的還是通過按鍵、旋轉按鈕進行。

不過, 近兩年, 語音辨識逐漸被應用到汽車中, 消費者只需要說出需求, 如打開空調, 提高音量, 導航路線等, 汽車便能自動一一實現。

特別是, 2017 年寶馬在BMW7系上加入了手勢控制系統, 使用者可通過一些手勢實現音量調節、接聽/拒絕來電、開關螢幕、導航回家等功能。 這無疑讓眾多汽車廠商和技術公司看到了汽車在人機交互方面的更多可能性。

為此, 基於先前的技術積累, uSens為車載客戶提供不同規格的多種模組來滿足廠商和 tier-1 供應商的需求。 對於需要複雜三維手勢的廠商, uSens 可以提供帶主計算晶片的高性能模組, 對於交互複雜度要求較低或者成本敏感的廠商, 也能夠提供直接通過車載主機計算的深度模組或者單目紅外模組。

uSens淩感科技中國區總經理陳京波介紹說, 目前國際上已經有一線汽車廠商在車內引入手勢交互, 因為在車載場景下手勢相比語音的誤啟動率明顯更低, 指令也更直接, 不會因為駕駛員分心帶來行車安全隱患。 但是目前一部分車廠使用的模組價格高達幾百美元, 而 uSens 相同性能和功能的模組能將這一價格降至幾分之一, 單目紅外模組甚至更低。 截至當前, 已經獲得數十億美元融資的拜騰汽車將在其產品中整合 uSens 的手勢識別模組。

“在 Tesla 的影響下, 新晉互聯網汽車廠商和各大傳統汽車廠商的新品牌正在加速測試和投產流程, 這對我們這樣的技術廠商而言的很重要的利好。 我們能夠更快地參與到拜騰這樣的智慧汽車專案中,

並且加快產品上市”, uSens 淩感科技CTO費越說。

實際上, 回顧手勢交互技術的發展, 這項技術並沒有很好的落地, 而目前汽車行業的需求也為uSens這樣的技術公司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 尤其是自動駕駛技術近兩年的迅猛發展, 相信手勢交互技術將成為車廠關注的重點。

uSens曾於2014年已經獲得IDG領投的550萬美元的Pre-A輪以及12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2016 年 6 月完成2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由複星昆仲資本領投, 跟投方包括麥星投資、名盛資本、達晨創投、東方富海投資、艾瑞資本、九弦資本等多家 VC 機構, ARM 加速器也參與了本輪投資。

目前, 公司已在矽谷、北京、杭州、深圳等地設立研發及運營中心。 目前公司有60+ 員工 , 超過80%的團隊成員擁有技術背景:16位元電腦視覺科學家, 30位元研發工程師,

13位博士、21位碩士、5位MBA, 公司申請擁有50+ 專利。

2018年, uSens 的重點在於技術落地, 現在他們已經在VR/AR、手機 AR 引擎、智慧家居等多個細分領域進行佈局, 並深耕中國市場, 針對中國市場打造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 汽車行業也將成為他們實現商業化的重要方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