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一季度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

主持人(田偉):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 今天的發佈會主題是北京市2018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 這也是各位記者朋友非常關心的問題。 今天邀請到北京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的領導出席發佈會, 並回答各位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出席發佈會的領導,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龐江倩女士;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總統計師、新聞發言人方曉丹女士。 首先有請龐江倩副局長介紹情況。

龐江倩:大家下午好!我向大家通報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

一季度北京經濟開局良好。 今年以來, 全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緊緊圍繞新發展理念和首都城市戰略定位, 按照推動高品質發展的要求,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統籌推進疏功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 全市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初步核算, 1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01.5億元, 按可比價格計算, 同比增長6.7%, 增速與上年全年持平。 分產業看, 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3億元, 下降12.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95.2億元, 增長4.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591億元, 增長7.4%。

1.農業結構加快調整, 品質效益穩步提升

全市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傳統農業持續收縮, 1季度, 生豬出欄量、家禽出欄量、禽蛋產量分別下降33.8%、41.3%和33.7%。 與此同時, 都市型現代農業品質效益穩步提升, 設施農業畝均收入為1.4萬元, 增長9%;觀光園實現總收入4.4億元, 增長5.6%。 農業的生態功能更加突出, 林業產值增長11.7%。

2.工業生產走勢平穩, 高端產業引領發展

1季度,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 同比增長5.4%。 其中, 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二者有交叉)分別增長21.9%和16.1%。 重點行業中, 醫藥製造業增長27%, 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20%,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5.8%, 汽車製造業下降10.2%。

1-2月,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1億元, 同比增長12.9%;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8%,

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38.6萬元/人, 同比提高4.2萬元/人。

3.第三產業增勢良好, 優勢行業發揮帶動作用

1季度, 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 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0.1個百分點。 其中, 金融、資訊服務、科技服務等優勢行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60.5%。 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194.7億元, 增長5.8%;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37.1億元, 增長20.1%;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757.1億元, 增長7.5%。

流通領域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在運輸行業帶動下, 增長9%。 公共服務業中, 教育增長10.6%, 衛生和社會服務增長8.5%,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8.4%。

4.投資有所下降, 重點行業投資較快增長

1季度, 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86.2億元,

同比下降9.7%。 其中, 基礎設施投資397億元, 增長2.2%, 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3.5%, 同比提高3.9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531.4億元, 下降14.3%。 分產業看, 第一產業投資20.4億元, 增長10%;第二產業投資74億元, 下降49.4%;第三產業(含房地產開發)投資1091.8億元, 下降5%, 其中, 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8倍和13.6%。

3月末, 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10737.1萬平方米, 同比增長3.1%;其中, 住宅施工面積4705.8萬平方米, 增長5.7%。 1季度, 商品房銷售面積78.9萬平方米, 下降66%;其中, 住宅銷售面積54.2萬平方米, 下降59.6%。

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推進。 1季度, 全市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資175.9億元, 同比增長16.2%;施工面積4332.5萬平方米, 增長34.2%, 占全市新建商品房施工面積的40.4%,

同比提高9.4個百分點;銷售面積19.5萬平方米, 占全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的24.7%, 同比提高9.1個百分點。

5.市場消費較快增長, 服務性消費發揮帶動作用

1季度, 全市實現市場總消費額5881.5億元, 同比增長7.6%。 其中, 實現服務性消費額3229.8億元, 增長10.1%, 占市場總消費額的54.9%, 對總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1.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51.7億元, 增長4.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557.9億元, 增長22.6%, 拉動全市零售總額增長4.1個百分點。 按消費形態分, 商品零售收入2378.9億元, 增長4.2%;餐飲收入272.8億元, 增長8.7%。 從商品類別看,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34.7%和10.4%。

6.消費價格運行平穩, 生產價格有所回落

1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 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0.8%,服務價格上漲4.3%。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專案價格七升一降: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2.7%,居住類價格上漲3.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4%,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0.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0.9%,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6.5%,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2.2%;衣著類價格下降1.9%。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2.5%,環比下降0.7%。

1季度,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4%。3月份,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4%,購進價格同比持平,環比分別下降0.3%和0.5%。

7.居民收入穩步增加

1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7元,同比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9%。四項收入三升一降:轉移淨收入增長13.5%,工資性收入增長8.3%,財產淨收入增長5.8%,經營淨收入下降11.3%。

總體上看,1季度全市經濟開局良好,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但也要看到,宏觀經濟環境仍然較為複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艱巨。下階段,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以及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推動首都經濟社會向高品質發展邁進。

主持人:謝謝龐副局長,大量詳實的資料和分析報告為我們解讀一季度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下面把時間交給在座的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

中國交通廣播記者:無論是十九大還是上個月的兩會,都提出要增強百姓的獲得感,請問發言人2018年一季度我市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如何,有哪些增收亮點?

方曉丹: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2018年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767元,同比增長8。%。和上年增速相比提高0.3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的影響,實際增長5.9%。總體來說,居民收入保持了平穩的增長。

一季度居民收入的增長有三個特點或者說三個亮點:一是基礎穩定。二是政策發力。三是多點支撐。 首先從基礎穩定上指的是居民收入當中的工資性收入穩定增長。大家也知道,工資性收入是我市居民收入裡一個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占居民收入的比重達到60%以上。既是我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也是我們要增收的著力點。由於今年一季度以來,整個經濟的基本面和就業面都非常穩定,我市居民的工資性收入增長比較平穩,達到了8.3%,收入水準達到了9901元。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對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達到了62.4%,在四個收入來源裡它的貢獻率最大。

二是政策發力。主要體現在轉移淨收入較快的增長上。今年一月份開始,我市調整了城鄉居民的低保標準,從家庭人均每月900元提高到1000元。政策的發力使我市居民轉移淨收入有快速的增長。今年一季度達到了2923元,整個增速達到兩位數是13.5%的增速,對居民的增收增長速度是最快的。 三是多點支撐。剛才介紹了轉移淨收入是兩位數增長,工資收入是平穩增長。還有一個收入來源也是穩定增長,就是財產淨收入。今年的中央一號檔裡面指出要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讓農民閒置的房屋成為發展農村旅遊、養老等產業的重要載體,農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一季度我市居民隨著租賃房屋收入的增長,財產淨收入也是穩定增長,達到了5.8%。以上三個因素共同支撐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長。

新華社記者:根據一季度的資料,全市經濟實現了良好開局,怎樣來進一步理解和認識良好開局?

龐江倩:從剛才發佈的資料可以看到,北京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應該說集約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特徵更加明顯了。發展品質在穩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也進一步增強。全市經濟實現了良好開局。我們具體來看,一季度全市經濟呈現出五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運行穩健。也就是指總體經濟運行保持穩定,為高品質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個運行穩健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平穩,一季度全市GDP增長6.7%,這個速度與上年全年是持平的,從2016年以來,各季度的GDP的累計增速都穩定在6.7—6.9%的區間,經濟增長走勢是平穩的。二是就業形勢是向好的。三月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1.48%,這個登記失業率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是下降的。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是7.7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萬人。三是物價總體是穩定的。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累計同比上漲2.3%,繼續保持了溫和上漲的態勢。

第二,集約高效。首都的發展更加集約,更加高效,主要是兩方面,一是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更加高端,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一季度全市高技術產業增長值增長了14.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8.6%,這兩個產業在全市經濟中的占比也是不斷提升的。消費結構是持續在升級。服務性消費占市場總消費中的比重已經達到54.9%,對市場總消費的貢獻超過了七成。同時,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商業模式也帶動了網上零售額實現了22.6%的增長。投資結構繼續優化,產業投資更加聚焦高精尖以及新興產業,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投資增長較快,比如說我們的資訊服務業投資增長了1.8倍,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了13.6%。二是效率和效益在進一步提升。從企業收益來看,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利潤率5.8%,這個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從生產效率來看,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38.6萬元/人,這也是同比提高了4.2萬元/人。從中關村發展來看,企業人均實現的收入31.7萬元,同比提高了11萬元。中關村企業的收益利潤率是6.2%,也是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第三,創新驅動。是指我們創新引領的作用更加突出,驅動發展的效應更加明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企業創新更加活躍。1—2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經費的支出同比增長了7.8%,這個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5個百分點。二是中關村繼續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從研發投入來看,1—2月中關村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支出是增長了18.2%,同比提高了0.2個百分點。從創新對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來看,1—2月中關村規模以上企業實現技術收入增長48.2%,要高於中關村總收入增速32個百分點。三是新經濟加快成長,新動能也在持續增強。一季度,全市新經濟實現的增加值是增長15.4%,這個是按現價計算的增速,也高於GDP的增速。新經濟對全市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也進一步增強。

第四,綠色發展,是指我們的經濟發展更加注重節能環保,更加注重可持續性。這也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我們的能耗繼續下降。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是下降10.8%,與此同時,工業能源消費的清潔化程度也是不斷提高的,在工業能源消費量中,天然氣和電力的占比達到了78.8%,這個比重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0.1個百分。二是我們的城市環境也是繼續改善。環保部門的資料顯示,1—2月,全市PM2.5的累計平均濃度是42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55.8%。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同比也是分別下降了50%和33.9%。另外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是99.9%,這也是同比提高了0.04個百分點。

第五,人民幸福。指我們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群眾的獲得感也是在不斷增強。這也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我們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剛才方總也就居民收入回答了大家的問題。在這裡我還想補充一點,全市在關注和推動低收入農戶的增收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季度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15.1%,這是名義的增速。二是我們的消費品質也是在不斷提升。隨著大家消費能力的增強,以及消費結構的升級,越來越多的居民會選擇更加環保,品質更高的商品和服務。比如今年一季度,我們在家電類的銷售中,高端的吸塵器、洗衣機、洗碗機這些商品的銷量都是非常好的。三是公共服務和生活保障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從我們的財政支出看,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像公共安全、交通運輸、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這四類支出與民生關係比較密切的這四類支出的增長都比較好,都高於財政支出的平均增速。另外從保障房的建設來看,也應該看到保障房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的投資是增長16.2%,保障性住房的施工面積是增長34.2%,這個施工面積占全市新建商品房面積的4成,同比提高9.4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一季度全市經濟呈現了這五個方面的特點,我們能看到全市經濟在穩健運行的同時,發展品質也在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也是在不斷增強,所以說一季度全市經濟實現了良好的開局。

《新京報》記者:看到今年一季度投資是由正轉負,而且降幅不小,原因是什麼?今年是否還會延續這個態勢,尤其民間投資的情況能否介紹一下。第二,關於房地產市場。春節前後交易量有所增長,這個是否對樓市有影響,是不是意味著回暖,今年關於樓市的走勢能不能再說一下?

龐江倩:說一下投資。今年一季度全市投資增速有所下降,我想對於投資增速這樣一種波動還是要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應該說,這幾年隨著北京城市建設進入平穩推進期,北京的投資正在經歷由速度規模型向品質效益型的轉變。雖然我們的投資增速在放緩,但是我們的投資結構在優化,投資的效率和效益在穩步提高。投資對於優化首都供給結構,推動高品質發展還是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從一季度的資料上也可以看出,我們的投資一個是更加注重結構的優化,像剛才我們在說的時候也介紹到,產業投資更加聚焦高精尖以及新興產業,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投資增勢非常好。像資訊服務業的投資增長1.8倍,像租賃商務服務業增長13.6%。二是我們的投資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比如在一季度,我們的交通領域基礎設施投資在地鐵、新機場高速等等一些專案的帶動下,增長了16.6%。第三,我們的投資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剛才也介紹了,一季度全市保障房完成的投資增長了16.2%,保障性住房的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也超過了三成,占比也是同比提高了8.7個百分點。另外從民生來看,教育投資也在增長,一季度教育投資增長了15.7%,住宿餐飲業投資增長16.7%。四是我們的投資更加注重空間的佈局。從現在投資可以看到,東部有副中心建設專案的帶動,南部有新機場建設在推進,北部:世園會和冬奧會專案的帶動,中心城區也有專案在進展順利。從這四個方面也可以看出,北京有效投資在穩步擴大,在培育新動能、改造傳統動能,補齊民生短板,優化供給結構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說到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從三大需求來看,消費是拉動北京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而且在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突出。2007年北京的消費率超過投資率,這個標誌著北京的經濟增長由投資消費雙輪驅動向消費區趨於主導過渡。這幾年北京的消費率一直是保持在60%以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超過六成,應該說已經成為北京經濟增長一個主要的驅動力量。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這幾年基本上在三成左右,應該說經濟增長動力格局發生這樣一種變化,投資增速的波動對經濟增長有一定影響,但並不是很大。但是這也並不否認我們投資的重要性,因為今天的這種投資就是明天的供給,想要提升未來的供給品質,還是要在優化投資結構、提升投資效率上下工夫,而並不是單純看投資規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

剛才還提到民間投資,我再說一下民間投資的情況。今年一季度民間投資是下降了11.2%,民間投資增速變動 主要還是受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民間投資的影響,因為民間投資中房地產開發投資是占到八成以上,房地產開發的 民間投資下降16.5%,所以對整體民間投資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雖然說民間投資總體是有一個下降的態勢,但是大 家也要看到,重點領域的民間投資確實增勢還是比較好的。像基礎設施領域的民間投資增長3.5倍,快於全市基礎 設施投資的增速。另外,像高技術製造業的民間投資增長52%,資訊服務業的民間投資增長4.4倍,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民間投資增長11.2%。這些領域民間投資的快速增長,一方面是各級政府認識落實國務院以及北京市促進民間投資工作意見的精神,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營造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全國和北京經濟都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為民間投資也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支撐。另外微觀主體增強,企業效益提升,也增強了投資的意願和能力。因為這些領域的投資規模比較小,在民間投資占比不高。隨著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措施的不斷完善和落實到位,重點領域民間投資的規模將不斷地壯大,民間投資的內生動力也將進一步增強。

方曉丹:住宅交易量回升的現象,我主要介紹一下這個方面的情況。2017年3.17新政開始實施以後,我市過熱的 房地產市場開始迅速降溫,當年的十月份,二手住宅的交易量就達到了全年的最低點,當月的成交量僅僅只有 6000餘套。在這以後,3.17新政持續嚴格的執行,讓房地產市場的供需雙方對市場的預期都回歸理性,預期更加 合理。從11月份開始,二手住宅的成交量有所回升。到12月份成交量已經達到了一萬餘套。這樣一個回升的態勢 一直延續到今年。今年的1月份和3月份,二手住宅成交量也都超過一萬套,分別是1.04萬套和1.1萬套,只有二月 份,由於受到節日因素的影響,出現了短期的波動,成交量是0.73萬套。所以看起來,二手住宅的成交量在穩中 回升的狀態。 伴隨著這樣的狀態,二手住宅的成交價格是出現逐月下降的態勢。從2017年5月份到現在,這個價格已經連續 11個月環比下降。意思就是每個月都比上一個月有所下降。今年1—3月份累計比上年12月份下降了1.3%,這是近 期二手住宅市場的一些變化。我們預期,如果3.17新政能夠持續嚴格執行不放鬆,房地產市場近期出現大幅度反 彈可能性不是很大,房價將繼續延續這樣一個平穩或者穩中有降的態勢。

《北京商報》記者:我的問題有關物價,今年以來,北京物價水準都保持較高的水準,尤其是一季度同比漲幅也高於去年同期,這是由什麼因素造成的,這個態勢會延續到整個上半年嗎?

方曉丹:2018年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總水準,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CPI是處於平穩運行的狀態。和上年同 期相比,上漲了2.3%,從這五年看起來,漲幅是居第二。儘管一季度的價格和上年的上漲幅度比起來,漲幅有所 擴大,擴大了0.7個百分點,但是從總體上看,居民消費價格仍然運行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屬於溫和上漲的狀態。 漲幅擴大主要是有這兩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方面的因素,就是翹尾因素比較明顯。翹尾因素就是2017年的消費價 格上漲對今年價格造成的影響,根據測算,翹尾因素對一季度價格影響有1.2個百分點,這也是一個比較高的數。 去年同期翹尾影響只有0.6個百分點。第二,今年食品價格上漲較快,而且是從去年下降的基礎之上轉為上升的。 這裡面有這幾個因素,首先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國多省市發生了低溫雨雪天氣,對食物的生產和供應造成一定的 影響。二是一季度是傳統的節日,居民對食品的消費量需求有所增加。三是食品價格在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去年 一季度下降1.7%,今年是上漲2.1%,一上一下就相差3.8個百分點。今年食品價格上漲裡鮮菜上漲比較多,一季度 同比上漲7%,雞蛋價格也出現恢復性上漲。這幾個因素共同推動了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擴大。 我們預計到今年上半年的時候,翹尾因素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影響將會逐漸減弱,如果國內外政治和經濟 環境良好,國內主要食品價格和服務專案的價格走勢平穩,國際上大宗商品、貴金屬、石油等如果沒有大的波動 ,也沒有政策性的調價因素,我們預計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將會有所回落。

《北京日報》記者:對於今年經濟走勢有什麼基本判斷,能不能展望一下北京今年經濟發展的前景?

龐江倩:一季度全市經濟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應該說為全年的經濟發展打下非常好的基礎。我們認為 ,2018年全年全市經濟還將繼續保持平穩、健康、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是繼續復蘇,多家機構也預測,2018年世界經濟要好於2017年,也表明外部環 境總體是向好的。從國內看,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最新的一季度資料,顯示一季度全國經濟也是實現了良好開局,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包容性、可持續性也是進一步增強。同時,在發佈資料的時候,也指出下一階段支撐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因素也在繼續增長,全國經濟還會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這是從全國情況看的。 從北京自身看,我們的經濟保持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應該說是有支撐,有動力,有空間。首先北京現在在增 強“四個中心”的功能建設,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城市副中心的建設,這些應該說都能夠為北京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二是政策環境是利好的。像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在向縱深推進,同時推出了人才引進的管理辦法,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十大高精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應該能夠有效地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對推動北京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會發揮積極的作用。三是從北京經濟看,北京經濟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服務業主導和消費主導的格局更加穩固,新興產業在加快發展,新舊動能也在加快轉換。北京經濟發展的基礎更穩,潛力更大,動力更強。四是市場預期穩定向好。無論是從生產者還是消費者來看,對當前和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也是在增強。從生產者預期看,三月份全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都在榮枯線以上,從消費者預期來看,一季度北京消費者信心指數是118.5%。2018年全市經濟還會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主持人:由於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兩位新聞發言人出席今天的發佈會,向各位記者介紹解讀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同時也感謝記者朋友對北京市經濟運行發展的關注。本場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再見!

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0.8%,服務價格上漲4.3%。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專案價格七升一降: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2.7%,居住類價格上漲3.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4%,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0.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0.9%,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6.5%,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2.2%;衣著類價格下降1.9%。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2.5%,環比下降0.7%。

1季度,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4%。3月份,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4%,購進價格同比持平,環比分別下降0.3%和0.5%。

7.居民收入穩步增加

1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7元,同比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9%。四項收入三升一降:轉移淨收入增長13.5%,工資性收入增長8.3%,財產淨收入增長5.8%,經營淨收入下降11.3%。

總體上看,1季度全市經濟開局良好,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但也要看到,宏觀經濟環境仍然較為複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艱巨。下階段,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以及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推動首都經濟社會向高品質發展邁進。

主持人:謝謝龐副局長,大量詳實的資料和分析報告為我們解讀一季度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下面把時間交給在座的各位記者朋友,請大家提問。

中國交通廣播記者:無論是十九大還是上個月的兩會,都提出要增強百姓的獲得感,請問發言人2018年一季度我市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如何,有哪些增收亮點?

方曉丹: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2018年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767元,同比增長8。%。和上年增速相比提高0.3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的影響,實際增長5.9%。總體來說,居民收入保持了平穩的增長。

一季度居民收入的增長有三個特點或者說三個亮點:一是基礎穩定。二是政策發力。三是多點支撐。 首先從基礎穩定上指的是居民收入當中的工資性收入穩定增長。大家也知道,工資性收入是我市居民收入裡一個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占居民收入的比重達到60%以上。既是我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也是我們要增收的著力點。由於今年一季度以來,整個經濟的基本面和就業面都非常穩定,我市居民的工資性收入增長比較平穩,達到了8.3%,收入水準達到了9901元。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對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達到了62.4%,在四個收入來源裡它的貢獻率最大。

二是政策發力。主要體現在轉移淨收入較快的增長上。今年一月份開始,我市調整了城鄉居民的低保標準,從家庭人均每月900元提高到1000元。政策的發力使我市居民轉移淨收入有快速的增長。今年一季度達到了2923元,整個增速達到兩位數是13.5%的增速,對居民的增收增長速度是最快的。 三是多點支撐。剛才介紹了轉移淨收入是兩位數增長,工資收入是平穩增長。還有一個收入來源也是穩定增長,就是財產淨收入。今年的中央一號檔裡面指出要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讓農民閒置的房屋成為發展農村旅遊、養老等產業的重要載體,農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一季度我市居民隨著租賃房屋收入的增長,財產淨收入也是穩定增長,達到了5.8%。以上三個因素共同支撐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長。

新華社記者:根據一季度的資料,全市經濟實現了良好開局,怎樣來進一步理解和認識良好開局?

龐江倩:從剛才發佈的資料可以看到,北京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應該說集約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特徵更加明顯了。發展品質在穩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也進一步增強。全市經濟實現了良好開局。我們具體來看,一季度全市經濟呈現出五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運行穩健。也就是指總體經濟運行保持穩定,為高品質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個運行穩健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平穩,一季度全市GDP增長6.7%,這個速度與上年全年是持平的,從2016年以來,各季度的GDP的累計增速都穩定在6.7—6.9%的區間,經濟增長走勢是平穩的。二是就業形勢是向好的。三月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1.48%,這個登記失業率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是下降的。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是7.7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萬人。三是物價總體是穩定的。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累計同比上漲2.3%,繼續保持了溫和上漲的態勢。

第二,集約高效。首都的發展更加集約,更加高效,主要是兩方面,一是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更加高端,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一季度全市高技術產業增長值增長了14.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8.6%,這兩個產業在全市經濟中的占比也是不斷提升的。消費結構是持續在升級。服務性消費占市場總消費中的比重已經達到54.9%,對市場總消費的貢獻超過了七成。同時,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商業模式也帶動了網上零售額實現了22.6%的增長。投資結構繼續優化,產業投資更加聚焦高精尖以及新興產業,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投資增長較快,比如說我們的資訊服務業投資增長了1.8倍,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了13.6%。二是效率和效益在進一步提升。從企業收益來看,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利潤率5.8%,這個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從生產效率來看,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38.6萬元/人,這也是同比提高了4.2萬元/人。從中關村發展來看,企業人均實現的收入31.7萬元,同比提高了11萬元。中關村企業的收益利潤率是6.2%,也是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第三,創新驅動。是指我們創新引領的作用更加突出,驅動發展的效應更加明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企業創新更加活躍。1—2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發經費的支出同比增長了7.8%,這個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5個百分點。二是中關村繼續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從研發投入來看,1—2月中關村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支出是增長了18.2%,同比提高了0.2個百分點。從創新對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來看,1—2月中關村規模以上企業實現技術收入增長48.2%,要高於中關村總收入增速32個百分點。三是新經濟加快成長,新動能也在持續增強。一季度,全市新經濟實現的增加值是增長15.4%,這個是按現價計算的增速,也高於GDP的增速。新經濟對全市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也進一步增強。

第四,綠色發展,是指我們的經濟發展更加注重節能環保,更加注重可持續性。這也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我們的能耗繼續下降。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是下降10.8%,與此同時,工業能源消費的清潔化程度也是不斷提高的,在工業能源消費量中,天然氣和電力的占比達到了78.8%,這個比重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0.1個百分。二是我們的城市環境也是繼續改善。環保部門的資料顯示,1—2月,全市PM2.5的累計平均濃度是42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55.8%。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同比也是分別下降了50%和33.9%。另外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是99.9%,這也是同比提高了0.04個百分點。

第五,人民幸福。指我們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群眾的獲得感也是在不斷增強。這也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我們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剛才方總也就居民收入回答了大家的問題。在這裡我還想補充一點,全市在關注和推動低收入農戶的增收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季度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15.1%,這是名義的增速。二是我們的消費品質也是在不斷提升。隨著大家消費能力的增強,以及消費結構的升級,越來越多的居民會選擇更加環保,品質更高的商品和服務。比如今年一季度,我們在家電類的銷售中,高端的吸塵器、洗衣機、洗碗機這些商品的銷量都是非常好的。三是公共服務和生活保障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從我們的財政支出看,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像公共安全、交通運輸、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這四類支出與民生關係比較密切的這四類支出的增長都比較好,都高於財政支出的平均增速。另外從保障房的建設來看,也應該看到保障房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的投資是增長16.2%,保障性住房的施工面積是增長34.2%,這個施工面積占全市新建商品房面積的4成,同比提高9.4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一季度全市經濟呈現了這五個方面的特點,我們能看到全市經濟在穩健運行的同時,發展品質也在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也是在不斷增強,所以說一季度全市經濟實現了良好的開局。

《新京報》記者:看到今年一季度投資是由正轉負,而且降幅不小,原因是什麼?今年是否還會延續這個態勢,尤其民間投資的情況能否介紹一下。第二,關於房地產市場。春節前後交易量有所增長,這個是否對樓市有影響,是不是意味著回暖,今年關於樓市的走勢能不能再說一下?

龐江倩:說一下投資。今年一季度全市投資增速有所下降,我想對於投資增速這樣一種波動還是要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應該說,這幾年隨著北京城市建設進入平穩推進期,北京的投資正在經歷由速度規模型向品質效益型的轉變。雖然我們的投資增速在放緩,但是我們的投資結構在優化,投資的效率和效益在穩步提高。投資對於優化首都供給結構,推動高品質發展還是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從一季度的資料上也可以看出,我們的投資一個是更加注重結構的優化,像剛才我們在說的時候也介紹到,產業投資更加聚焦高精尖以及新興產業,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投資增勢非常好。像資訊服務業的投資增長1.8倍,像租賃商務服務業增長13.6%。二是我們的投資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比如在一季度,我們的交通領域基礎設施投資在地鐵、新機場高速等等一些專案的帶動下,增長了16.6%。第三,我們的投資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剛才也介紹了,一季度全市保障房完成的投資增長了16.2%,保障性住房的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也超過了三成,占比也是同比提高了8.7個百分點。另外從民生來看,教育投資也在增長,一季度教育投資增長了15.7%,住宿餐飲業投資增長16.7%。四是我們的投資更加注重空間的佈局。從現在投資可以看到,東部有副中心建設專案的帶動,南部有新機場建設在推進,北部:世園會和冬奧會專案的帶動,中心城區也有專案在進展順利。從這四個方面也可以看出,北京有效投資在穩步擴大,在培育新動能、改造傳統動能,補齊民生短板,優化供給結構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說到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從三大需求來看,消費是拉動北京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而且在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越來越突出。2007年北京的消費率超過投資率,這個標誌著北京的經濟增長由投資消費雙輪驅動向消費區趨於主導過渡。這幾年北京的消費率一直是保持在60%以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超過六成,應該說已經成為北京經濟增長一個主要的驅動力量。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這幾年基本上在三成左右,應該說經濟增長動力格局發生這樣一種變化,投資增速的波動對經濟增長有一定影響,但並不是很大。但是這也並不否認我們投資的重要性,因為今天的這種投資就是明天的供給,想要提升未來的供給品質,還是要在優化投資結構、提升投資效率上下工夫,而並不是單純看投資規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

剛才還提到民間投資,我再說一下民間投資的情況。今年一季度民間投資是下降了11.2%,民間投資增速變動 主要還是受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民間投資的影響,因為民間投資中房地產開發投資是占到八成以上,房地產開發的 民間投資下降16.5%,所以對整體民間投資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雖然說民間投資總體是有一個下降的態勢,但是大 家也要看到,重點領域的民間投資確實增勢還是比較好的。像基礎設施領域的民間投資增長3.5倍,快於全市基礎 設施投資的增速。另外,像高技術製造業的民間投資增長52%,資訊服務業的民間投資增長4.4倍,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民間投資增長11.2%。這些領域民間投資的快速增長,一方面是各級政府認識落實國務院以及北京市促進民間投資工作意見的精神,加大工作力度,積極營造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全國和北京經濟都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為民間投資也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支撐。另外微觀主體增強,企業效益提升,也增強了投資的意願和能力。因為這些領域的投資規模比較小,在民間投資占比不高。隨著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政策措施的不斷完善和落實到位,重點領域民間投資的規模將不斷地壯大,民間投資的內生動力也將進一步增強。

方曉丹:住宅交易量回升的現象,我主要介紹一下這個方面的情況。2017年3.17新政開始實施以後,我市過熱的 房地產市場開始迅速降溫,當年的十月份,二手住宅的交易量就達到了全年的最低點,當月的成交量僅僅只有 6000餘套。在這以後,3.17新政持續嚴格的執行,讓房地產市場的供需雙方對市場的預期都回歸理性,預期更加 合理。從11月份開始,二手住宅的成交量有所回升。到12月份成交量已經達到了一萬餘套。這樣一個回升的態勢 一直延續到今年。今年的1月份和3月份,二手住宅成交量也都超過一萬套,分別是1.04萬套和1.1萬套,只有二月 份,由於受到節日因素的影響,出現了短期的波動,成交量是0.73萬套。所以看起來,二手住宅的成交量在穩中 回升的狀態。 伴隨著這樣的狀態,二手住宅的成交價格是出現逐月下降的態勢。從2017年5月份到現在,這個價格已經連續 11個月環比下降。意思就是每個月都比上一個月有所下降。今年1—3月份累計比上年12月份下降了1.3%,這是近 期二手住宅市場的一些變化。我們預期,如果3.17新政能夠持續嚴格執行不放鬆,房地產市場近期出現大幅度反 彈可能性不是很大,房價將繼續延續這樣一個平穩或者穩中有降的態勢。

《北京商報》記者:我的問題有關物價,今年以來,北京物價水準都保持較高的水準,尤其是一季度同比漲幅也高於去年同期,這是由什麼因素造成的,這個態勢會延續到整個上半年嗎?

方曉丹:2018年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總水準,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CPI是處於平穩運行的狀態。和上年同 期相比,上漲了2.3%,從這五年看起來,漲幅是居第二。儘管一季度的價格和上年的上漲幅度比起來,漲幅有所 擴大,擴大了0.7個百分點,但是從總體上看,居民消費價格仍然運行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屬於溫和上漲的狀態。 漲幅擴大主要是有這兩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方面的因素,就是翹尾因素比較明顯。翹尾因素就是2017年的消費價 格上漲對今年價格造成的影響,根據測算,翹尾因素對一季度價格影響有1.2個百分點,這也是一個比較高的數。 去年同期翹尾影響只有0.6個百分點。第二,今年食品價格上漲較快,而且是從去年下降的基礎之上轉為上升的。 這裡面有這幾個因素,首先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國多省市發生了低溫雨雪天氣,對食物的生產和供應造成一定的 影響。二是一季度是傳統的節日,居民對食品的消費量需求有所增加。三是食品價格在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去年 一季度下降1.7%,今年是上漲2.1%,一上一下就相差3.8個百分點。今年食品價格上漲裡鮮菜上漲比較多,一季度 同比上漲7%,雞蛋價格也出現恢復性上漲。這幾個因素共同推動了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擴大。 我們預計到今年上半年的時候,翹尾因素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影響將會逐漸減弱,如果國內外政治和經濟 環境良好,國內主要食品價格和服務專案的價格走勢平穩,國際上大宗商品、貴金屬、石油等如果沒有大的波動 ,也沒有政策性的調價因素,我們預計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將會有所回落。

《北京日報》記者:對於今年經濟走勢有什麼基本判斷,能不能展望一下北京今年經濟發展的前景?

龐江倩:一季度全市經濟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應該說為全年的經濟發展打下非常好的基礎。我們認為 ,2018年全年全市經濟還將繼續保持平穩、健康、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是繼續復蘇,多家機構也預測,2018年世界經濟要好於2017年,也表明外部環 境總體是向好的。從國內看,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最新的一季度資料,顯示一季度全國經濟也是實現了良好開局,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包容性、可持續性也是進一步增強。同時,在發佈資料的時候,也指出下一階段支撐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因素也在繼續增長,全國經濟還會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這是從全國情況看的。 從北京自身看,我們的經濟保持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應該說是有支撐,有動力,有空間。首先北京現在在增 強“四個中心”的功能建設,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城市副中心的建設,這些應該說都能夠為北京的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二是政策環境是利好的。像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在向縱深推進,同時推出了人才引進的管理辦法,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十大高精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應該能夠有效地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對推動北京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會發揮積極的作用。三是從北京經濟看,北京經濟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服務業主導和消費主導的格局更加穩固,新興產業在加快發展,新舊動能也在加快轉換。北京經濟發展的基礎更穩,潛力更大,動力更強。四是市場預期穩定向好。無論是從生產者還是消費者來看,對當前和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也是在增強。從生產者預期看,三月份全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都在榮枯線以上,從消費者預期來看,一季度北京消費者信心指數是118.5%。2018年全市經濟還會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主持人:由於時間關係,提問環節到此結束,非常感謝兩位新聞發言人出席今天的發佈會,向各位記者介紹解讀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同時也感謝記者朋友對北京市經濟運行發展的關注。本場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再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