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旅遊勝地,原來也是國家貧困縣?

“養兒養女不用教, 酉秀黔彭走一遭” 這是重慶老一輩的俗語, 意思是, 渝東南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四縣很窮苦, 要教育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 不用費心的去教, 只需把孩子送到這四縣取走一圈, 就能深刻的體會生活的艱辛不易了。 1986年, 國家劃定了331個國家級貧困縣, 作為第一批國家級貧困縣, 重慶黔江位列其中。 2017年, 黔江貧困人口從40641人減少到5197人, 貧困發生率從8.5%下降為1.67%, 成功脫貧摘帽。

三個原因導致黔江貧困

黔江, 地處武陵山腹地, 群山將這裡的村落環抱, 九曲十八彎, 山路迢迢, 阻礙了人們的出行, 讓這裡的人少與外界連接, “糠菜拌鹽涼, 辣椒當衣裳”, 是這裡村民們生活的寫照。

黔江區副區長孫天明:當時的黔江是四川省管, 到四川省去開一次會, 需要四天的時間, 首先要從黔江坐五六個小時的汽車, 到一個彭水轉船, 坐烏江的一個船到涪陵, 轉成大船到重慶,

乘火車到成都。 這來去到成都開一次會, 開那麼一兩天會, 都要十來天時間。 當時下鄉去工作的話, 一個鄉一個鄉走的話, 要走五六天, 下一趟鄉, 最少都要一個禮拜。

黔江屬喀斯特地貌, 屬於乾旱缺水地區, 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 蓄水設施少、抗旱能力不強,

如遇乾旱人畜飲水困難, 耕地土層淺薄, 水土流失嚴重, 農戶辛勤勞作一年卻沒有多少收穫。 老百姓大多居住分散, 靠山而建, 依水而居, 每逢雨季, 處於高山上的農戶時常會遭遇山洪、泥石流自然災害, 危及他們的生命安全。

黔江區副區長孫天明:黔江的貧困原因, 我認為有這麼幾點, 一個就是行路難, 當時黔江的公路通車里程不足一千公里, 對外界的聯絡也非常難, 第二個就是飲水難, 雖然我們這個雨量充沛, 但是水資源分佈不均, 第三個就是, 用電難, 沒電, 當時的供電品質也不高。 武陵山垂直高度很高, 你要修路非常困難, 要不你就要在山裡面打洞, 要不你就到水裡面架橋, 當時經濟狀況, 不允許我們這樣去把路架到每一戶去,

路不通, 水不通, 電要靠一些水力發電, 當時的經濟條件不允許這麼幹。

異地搬遷——改善山區百姓民生的唯一選擇

在黔江, 約78%的貧困人口居住在高寒邊遠山區和地質災害隱患區, 生存條件惡劣, 異地搬遷, 成為山區百姓改善民生的唯一選擇。

2013年, 中壩社區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專案啟動。

中壩社區黨總支書記鐘亮:去反復做了幾次思想工作, 開了群眾的援報會, 跟他們宣傳現在這個扶貧搬遷政策, 當時群眾還接受不了, 他們認為, 沒有這麼好的政策, 還不相信, 能夠把他們搬下來, 他都是說, 要等待猴年馬月才能把我們的事情解決, 它現在確實好, 已經把我們的事情變為了現實。

黔江區政府投資6000萬用於建設高山移民搬遷點,搬遷房戶型大小,按照人均25個平方分配,政府補助一部分費用,村民自己再承擔少許費用便可搬入安置點。2016年6月,粟軍和另外57戶貧困戶順利入住生態扶貧搬遷點。

目前,黔江區共有高山移民搬遷安置點88個,3000多貧困戶近1.1萬人搬出了大山;2014年,黔江共投入2.1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了當地農戶道路、飲水、用電問題。

黔江區副區長孫天明:整個基礎設施建設最近幾年,新時期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以來,我們投入的基礎建設資金20多個億,主要是解決路、水、電、信、房,我們全區行政村的通暢率已經得到的100%,我們村民小組之間的通達率也全都達到了100%,把這個路網國家在黔江也基本形成。現在我們已經建成了5個中型水庫,15個以上的小型水庫。建了800多所山平塘,這個山平塘把這個水蓄起來了,大家就可以就近取水。在建房這個方面,我們把全面的老百姓的CD級危房,進行全面改造,使他們住房得到安全保障。

靠養蠶致富 不去打工也可以生活

為了讓貧困戶增收致富,真正脫貧,黔江區將生豬、烤煙、蠶桑三大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特色效益農業,結合各個貧困村資源和潛力,發展獼猴桃、脆紅李、中藥材、草食牲畜養殖等產業。

黔江區副區長孫天明:主要發展了三大傳統的產業,一個就是蠶桑,第二個就是生豬,第三個就是烤煙,我們根據自己的生產條件,老百姓的習慣,以及歷史的原因,我們就發展因地制宜,老百姓什麼賺錢,就發展什麼,什麼有市場,就發展什麼。他們就發展以獼猴桃、脆紅李、柑橘之類為主的高山水果產業。

太極鄉位於黔江西南部,自古就有養殖蠶桑的歷史,2014年,太極鄉通過金融信貸在資金上扶植貧困戶發展蠶桑產業。

太極鄉村民姚元和:政府提倡養蠶嘛,養蠶是一筆好收入,然後村裡面就通知開會,開會之後我也覺得是啊,養蠶的話,是一個很好的項目,那時候我就給我老公說,我說我們也來養蠶,不然現在家庭怎麼辦,兩個孩子的話就沒法支撐下去。

從種桑樹,到建蠶棚養蠶,村委會請技術人員給他們多次培訓,姚元和基本掌握了養殖技術。姚元和種了35畝桑樹,每逢開春以後,就是她最忙碌的日子,每天淩晨一直到深夜,打理桑園、清理蠶屋,雖然辛苦,但每年會有穩定的收入。

現在,太極鄉有桑園面積5990畝,2017年全鄉養蠶5722張,產繭5150擔,戶均養蠶收入近2.4萬元。

以前,姚元和一家主要經濟來源,靠丈夫在外打零工獲得。現在就算老公不出去打工,也可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成立旅遊合作社 實現整體脫貧摘帽

中壩村的搬遷點安置在了黔江阿蓬江河畔,這裡夏日清涼,冬日和煦。為了解決貧困戶搬遷後的收入來源,村裡成立了旅遊合作社。

黔江區副區長孫天明:我們黔江的母親河——阿蓬江,這一江兩岸田園風光非常秀麗,這個水也非常潔淨,我們從阿蓬江的源頭開始,這兩年圍著這個像美麗鄉村建設若干個鄉村旅遊點,就利用優美的田園風光,做一些農事體驗,農村旅遊,鄉村旅遊這一塊。

黔江區副區長孫天明:土家族個人非常好客,他就把樓上比較潔淨的,環境比較好的,就供客人住了。上面讓他們住的舒適一點,再加上,在上面看風景要好一點。

中壩社區黨總支書記鐘亮:我們每晚上,外來客到我們這裡住宿一晚的話,它是60元一個晚上,早餐是10元、中餐是20元,晚餐也是20元。由4月份到8月份,這個是我們的旺季,旺季的話,一個月收入6000-7000元。

粟軍開辦民宿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獲得了近五萬遠的收入,同時中壩社區,幼稚園、醫療衛生所、健身設備一應具全,生活品質明顯提高。

截至2017年,黔江區累計減少貧困人口10323戶,40215人。 2016年底,黔江區完成了65個貧困村整體脫貧,實現4萬多貧困人口,收入越過貧困標準線,貧困發生率降至1.1%,脫貧人口返貧率為0.2%,如期實現整體脫貧摘帽。

豐都“鬼城”:原來也是國家貧困縣

豐都,一座依山面水的古城,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境內有各種奇特的建築和造型,又名“鬼城”,豐都縣屬全遷全淹移民縣,2002年被確定為國貧縣,2011年納入國家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片區,而在青山綠水的背後,是豐都縣社會經濟欠發達的現實。

重慶市豐都縣委書記徐世國:豐都是重慶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的一個代表和縮影,“四山夾三槽”,溝壑縱橫、群山起伏;海拔高差從200米到2000米不等,且大部分呢,屬於山區和半山區,自然條件應該說是比較惡劣的,自然災害也是頻發的。

飛仙洞村是豐都縣包鸞鎮的一個貧困村,村民依山而居,分佈在海拔500米至1300米之間的大山中,是一個典型的立體型高山村,耕地少、土質瘠薄,這裡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

豐都縣包鸞鎮飛仙洞村村民安樹明從小就在飛仙洞村長大,過去肩挑背馱的生活至今還記憶猶新。

安樹明:我們那個時候種包穀,以種包穀維持生活,所以說我們用的肥料,就是在包鸞鎮我人工,我肩膀去擔回來,上來,單程上來至少是要走4個小時,走的快的,都要3個小時,擔100斤。

彭瑞華是飛仙洞村村支部書記,上任之初,他首先整合扶貧資金,將連村通鄉12公里長的黃泥路拓寬為4.5米寬的水泥路,村民出行難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肉牛養殖是飛仙洞村的傳統產業,但整個村地處喀斯特地貌區,地下溶洞暗河多,大量儲水相當困難,牲畜飲水得不到保證,成為肉牛產業擴大發展的制約因素,駐村扶貧工作組,通過縣水務局為村裡修建了新修洞灣、小灣兩個山坪塘項目,牲畜飲水得到保障,為肉牛養殖發展提供了條件。

在村委會的動員下,不少貧困戶建起了庭院牧場,安樹明就是其中的一戶,根據貧困戶享有的政策,他得到了三萬元的牛棚補助,建起了養牛大棚。

豐都縣包鸞鎮飛仙洞村村支部書記彭瑞華:當時我們這些牛棚的話,全是由國家扶持,全部申報的微型企業,微型企業就是一戶給了三萬多塊錢,你修好了以後,就把三萬塊錢補助給你,農民就沒有掏一分錢,就自己出一點勞動力。

安樹明現在每天都在自己的牛場中忙碌,最多時他養了100多頭牛,雖然辛苦但日子卻越過越好。

飛仙洞村43戶貧困戶中,21戶建起了牛棚,發展了肉牛養殖,養殖肉牛也成為豐都縣的主要脫貧產業,目前全縣百分之八十的貧困戶都養殖了肉牛,新發展庭院牧場100戶,肉牛養殖達到33.5萬頭。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

豐都縣扶貧辦副主任孫建川:我們全縣主要是圍繞那個1+6+X這麼大一個產業。一共有十大產業,我們主要是圍繞全縣的十大產業,肉牛、花椒、榨菜、紅心柚,烤煙,後面還涉及到一些鄉村旅遊,鄉村旅遊在我們這一塊也占很大的比例。

豐都地處三峽庫區、重慶市版圖的中心,高山、丘陵、平壩各種地貌並存,利用山區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啟動以避暑納涼為主的鄉村旅遊,發展文化觀光遊和休閒度假遊,帶動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

重慶市豐都縣委書記徐世國:豐都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區,我們有鬼城名山、南天湖、雪玉洞等100余處旅遊資源,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旅遊資源有700多平方公里、占到整個重慶市的10%以上,旅遊產業的基礎相對較好。我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旅遊作為了產業扶貧的舉旗產業,把農副產品變成旅遊產品,把農家院落變成了旅遊景點,讓更多困難群眾吃上“旅遊飯”、搭上“旅遊車”。

通過鄉村旅遊 ,昔日的貧困村變身為“生態旅遊村”, 全縣兩年來新建255家鄉村旅遊點,覆蓋農戶1.2萬人,鄉村旅遊,已成為豐都扶貧新產業。

一條條便民路寬敞潔淨、一棟棟樓房屋新瓦亮,村民不停地忙著手裡的活兒,孩子在房前屋後奔跑嬉戲,到處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豐都農村生活的場景,也是現如今中國大多數鄉村在脫貧攻堅後,改變的真實寫照。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在中共十八大以後,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3.1%,率先脫貧摘帽的28個貧困縣,它們為今後幾年,中國貧困縣有序規範的退出做出了表率。

詩經《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是中國百姓對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曾經穿越千年的民族夢想,在今天已經照進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成為現實。

編輯:撕紙小妹

黔江區政府投資6000萬用於建設高山移民搬遷點,搬遷房戶型大小,按照人均25個平方分配,政府補助一部分費用,村民自己再承擔少許費用便可搬入安置點。2016年6月,粟軍和另外57戶貧困戶順利入住生態扶貧搬遷點。

目前,黔江區共有高山移民搬遷安置點88個,3000多貧困戶近1.1萬人搬出了大山;2014年,黔江共投入2.1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了當地農戶道路、飲水、用電問題。

黔江區副區長孫天明:整個基礎設施建設最近幾年,新時期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以來,我們投入的基礎建設資金20多個億,主要是解決路、水、電、信、房,我們全區行政村的通暢率已經得到的100%,我們村民小組之間的通達率也全都達到了100%,把這個路網國家在黔江也基本形成。現在我們已經建成了5個中型水庫,15個以上的小型水庫。建了800多所山平塘,這個山平塘把這個水蓄起來了,大家就可以就近取水。在建房這個方面,我們把全面的老百姓的CD級危房,進行全面改造,使他們住房得到安全保障。

靠養蠶致富 不去打工也可以生活

為了讓貧困戶增收致富,真正脫貧,黔江區將生豬、烤煙、蠶桑三大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特色效益農業,結合各個貧困村資源和潛力,發展獼猴桃、脆紅李、中藥材、草食牲畜養殖等產業。

黔江區副區長孫天明:主要發展了三大傳統的產業,一個就是蠶桑,第二個就是生豬,第三個就是烤煙,我們根據自己的生產條件,老百姓的習慣,以及歷史的原因,我們就發展因地制宜,老百姓什麼賺錢,就發展什麼,什麼有市場,就發展什麼。他們就發展以獼猴桃、脆紅李、柑橘之類為主的高山水果產業。

太極鄉位於黔江西南部,自古就有養殖蠶桑的歷史,2014年,太極鄉通過金融信貸在資金上扶植貧困戶發展蠶桑產業。

太極鄉村民姚元和:政府提倡養蠶嘛,養蠶是一筆好收入,然後村裡面就通知開會,開會之後我也覺得是啊,養蠶的話,是一個很好的項目,那時候我就給我老公說,我說我們也來養蠶,不然現在家庭怎麼辦,兩個孩子的話就沒法支撐下去。

從種桑樹,到建蠶棚養蠶,村委會請技術人員給他們多次培訓,姚元和基本掌握了養殖技術。姚元和種了35畝桑樹,每逢開春以後,就是她最忙碌的日子,每天淩晨一直到深夜,打理桑園、清理蠶屋,雖然辛苦,但每年會有穩定的收入。

現在,太極鄉有桑園面積5990畝,2017年全鄉養蠶5722張,產繭5150擔,戶均養蠶收入近2.4萬元。

以前,姚元和一家主要經濟來源,靠丈夫在外打零工獲得。現在就算老公不出去打工,也可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成立旅遊合作社 實現整體脫貧摘帽

中壩村的搬遷點安置在了黔江阿蓬江河畔,這裡夏日清涼,冬日和煦。為了解決貧困戶搬遷後的收入來源,村裡成立了旅遊合作社。

黔江區副區長孫天明:我們黔江的母親河——阿蓬江,這一江兩岸田園風光非常秀麗,這個水也非常潔淨,我們從阿蓬江的源頭開始,這兩年圍著這個像美麗鄉村建設若干個鄉村旅遊點,就利用優美的田園風光,做一些農事體驗,農村旅遊,鄉村旅遊這一塊。

黔江區副區長孫天明:土家族個人非常好客,他就把樓上比較潔淨的,環境比較好的,就供客人住了。上面讓他們住的舒適一點,再加上,在上面看風景要好一點。

中壩社區黨總支書記鐘亮:我們每晚上,外來客到我們這裡住宿一晚的話,它是60元一個晚上,早餐是10元、中餐是20元,晚餐也是20元。由4月份到8月份,這個是我們的旺季,旺季的話,一個月收入6000-7000元。

粟軍開辦民宿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獲得了近五萬遠的收入,同時中壩社區,幼稚園、醫療衛生所、健身設備一應具全,生活品質明顯提高。

截至2017年,黔江區累計減少貧困人口10323戶,40215人。 2016年底,黔江區完成了65個貧困村整體脫貧,實現4萬多貧困人口,收入越過貧困標準線,貧困發生率降至1.1%,脫貧人口返貧率為0.2%,如期實現整體脫貧摘帽。

豐都“鬼城”:原來也是國家貧困縣

豐都,一座依山面水的古城,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境內有各種奇特的建築和造型,又名“鬼城”,豐都縣屬全遷全淹移民縣,2002年被確定為國貧縣,2011年納入國家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片區,而在青山綠水的背後,是豐都縣社會經濟欠發達的現實。

重慶市豐都縣委書記徐世國:豐都是重慶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的一個代表和縮影,“四山夾三槽”,溝壑縱橫、群山起伏;海拔高差從200米到2000米不等,且大部分呢,屬於山區和半山區,自然條件應該說是比較惡劣的,自然災害也是頻發的。

飛仙洞村是豐都縣包鸞鎮的一個貧困村,村民依山而居,分佈在海拔500米至1300米之間的大山中,是一個典型的立體型高山村,耕地少、土質瘠薄,這裡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

豐都縣包鸞鎮飛仙洞村村民安樹明從小就在飛仙洞村長大,過去肩挑背馱的生活至今還記憶猶新。

安樹明:我們那個時候種包穀,以種包穀維持生活,所以說我們用的肥料,就是在包鸞鎮我人工,我肩膀去擔回來,上來,單程上來至少是要走4個小時,走的快的,都要3個小時,擔100斤。

彭瑞華是飛仙洞村村支部書記,上任之初,他首先整合扶貧資金,將連村通鄉12公里長的黃泥路拓寬為4.5米寬的水泥路,村民出行難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肉牛養殖是飛仙洞村的傳統產業,但整個村地處喀斯特地貌區,地下溶洞暗河多,大量儲水相當困難,牲畜飲水得不到保證,成為肉牛產業擴大發展的制約因素,駐村扶貧工作組,通過縣水務局為村裡修建了新修洞灣、小灣兩個山坪塘項目,牲畜飲水得到保障,為肉牛養殖發展提供了條件。

在村委會的動員下,不少貧困戶建起了庭院牧場,安樹明就是其中的一戶,根據貧困戶享有的政策,他得到了三萬元的牛棚補助,建起了養牛大棚。

豐都縣包鸞鎮飛仙洞村村支部書記彭瑞華:當時我們這些牛棚的話,全是由國家扶持,全部申報的微型企業,微型企業就是一戶給了三萬多塊錢,你修好了以後,就把三萬塊錢補助給你,農民就沒有掏一分錢,就自己出一點勞動力。

安樹明現在每天都在自己的牛場中忙碌,最多時他養了100多頭牛,雖然辛苦但日子卻越過越好。

飛仙洞村43戶貧困戶中,21戶建起了牛棚,發展了肉牛養殖,養殖肉牛也成為豐都縣的主要脫貧產業,目前全縣百分之八十的貧困戶都養殖了肉牛,新發展庭院牧場100戶,肉牛養殖達到33.5萬頭。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

豐都縣扶貧辦副主任孫建川:我們全縣主要是圍繞那個1+6+X這麼大一個產業。一共有十大產業,我們主要是圍繞全縣的十大產業,肉牛、花椒、榨菜、紅心柚,烤煙,後面還涉及到一些鄉村旅遊,鄉村旅遊在我們這一塊也占很大的比例。

豐都地處三峽庫區、重慶市版圖的中心,高山、丘陵、平壩各種地貌並存,利用山區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啟動以避暑納涼為主的鄉村旅遊,發展文化觀光遊和休閒度假遊,帶動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

重慶市豐都縣委書記徐世國:豐都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區,我們有鬼城名山、南天湖、雪玉洞等100余處旅遊資源,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旅遊資源有700多平方公里、占到整個重慶市的10%以上,旅遊產業的基礎相對較好。我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旅遊作為了產業扶貧的舉旗產業,把農副產品變成旅遊產品,把農家院落變成了旅遊景點,讓更多困難群眾吃上“旅遊飯”、搭上“旅遊車”。

通過鄉村旅遊 ,昔日的貧困村變身為“生態旅遊村”, 全縣兩年來新建255家鄉村旅遊點,覆蓋農戶1.2萬人,鄉村旅遊,已成為豐都扶貧新產業。

一條條便民路寬敞潔淨、一棟棟樓房屋新瓦亮,村民不停地忙著手裡的活兒,孩子在房前屋後奔跑嬉戲,到處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豐都農村生活的場景,也是現如今中國大多數鄉村在脫貧攻堅後,改變的真實寫照。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在中共十八大以後,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3.1%,率先脫貧摘帽的28個貧困縣,它們為今後幾年,中國貧困縣有序規範的退出做出了表率。

詩經《民勞》中的“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是中國百姓對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曾經穿越千年的民族夢想,在今天已經照進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成為現實。

編輯:撕紙小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