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可夫元帥為何要來到斯大林格勒與德軍進行浴血奮戰?

呂海峰

話說, 二戰初期, 由於德軍很快就已經殺到了伏爾加河一帶。 所以, 形勢十分嚴峻。 於是, 蘇軍就被迫在斯大林格勒同德軍展開了一場浴血之戰。

那麼,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 在連續經過幾日激戰後, 德軍實際上已經徹底突破了蘇聯的頓河防禦陣地, 主力部隊直奔斯大林格勒城市的市區而來。 於是, 1942年8月24日, 斯大林格勒就開始全面進入了戒嚴狀態, 然後, 緊接著, 在8月26日, 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員會就向其全體市民發出戰爭號召, 斯大林格勒終於正式進入到了一種臨戰狀態。

那麼, 斯大林格勒又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它原名察裡津, 曾經一度是一座極其繁華的城市。 甚至, 可以說, 當時, 他不僅是伏爾加河畔最重要的貿易中心, 而且, 還是連接羅曼諾夫王朝最北端與最南端的交通樞紐。 此外, 它還是俄國十月革命的發祥地。

為此, 戰略位置極其重要。

於是, 在史達林掌權之後, 他就將這座城市重新予以了命名, 也就是將察裡津改成了斯大林格勒。 當然, 如果我們從軍事的角度來看, 更重要的一點是, 斯大林格勒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市, 市中心就是一座由古代人墳墓逐漸堆積起來的小山,

即:馬馬耶夫崗, 所以, 在所有的軍事地圖上都將這裡標為一號高地, 而這裡也往往是歷次戰爭雙方拼死爭奪的重要戰場。

當然, 儘管斯大林格勒易守難攻, 但作為二戰時期的一個重要戰場, 很多蘇軍官兵對未來的戰爭都沒有必勝的信心, 甚至, 還常常感到萬分沮喪, 在內心深處充滿了無限的恐懼。 其中, 就包括當時的蘇軍第62集團軍的司令員洛帕京將軍。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 1942年的9月12日, 朱可夫元帥取代了洛帕京將軍。

那麼, 朱可夫元帥又是何許人也呢?他時年42歲, 身材矮小但極其健碩, 個性率直但極其邋遢, 堅強樂觀卻也十分冷酷, 曾經是一名拳擊手。 尤其是, 他的戰鬥經驗十分豐富, 不但參加過俄國的國內戰爭,

還在1941年6月以後, 較長時間內擔任了蘇聯駐中國的武官。 其中, 可圈可點的戰績就是在1942年6月, 他指揮他的第64集團軍和一支突擊隊, 將德軍的第4裝甲軍給打的狼狽不堪。

並且, 由於當時許多蘇軍將領與德軍作戰都是紛紛戰敗, 只有他取得了難能可貴的勝利。 為此, 他就受到了蘇軍最高統帥部對他的重用。 而朱可夫元帥在走馬上任以後, 馬上就清醒的認識到, 德軍的戰術儘管十分厲害, 但也很難在城市的有限空間內得到施展。

為此, 他作戰的基本原則就是, 首先要盡可能地做到讓德軍不斷深入, 並接近他們的陣地, 然後, 一場殘酷的戰役才會打響。 比如, 就在1942年的9月15日這一天, 蘇聯的近衛十三師在遭到了德軍的正面進攻後,

位於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的火車站在一天之內就四次易手, 直到黃昏時分, 又一次落到了蘇軍的手裡。

總之, 朱可夫元帥為何要來到斯大林格勒與德軍進行浴血奮戰呢?那就是當時的形勢所迫, 貌似只有他才可以力挽狂瀾。 (呂海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