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睿騁CC長測(9):因為底盤比較高級,所以成為編輯部的“香餑餑”

睿騁CC來到編輯部也有一段時間了, 作為一個汽車媒體, 經常來到公司的試駕車還是比較多的, 不過每當要去較遠的地方外勤時(特別是去深圳借還車的時候)大部分編輯同事都會先問一句:“睿騁CC在不在?借我跑趟?”不在的話, 才退而求其次, 去選其它工作車了。

說到長安的話, 可能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的是:“SUV”、“底盤好”。 幾個月長測下來, 我們用睿騁CC跑了各種路況(鋪裝路面/非鋪裝路面、高速、傳統式中國爛路等), 我們這篇文章主要想告訴大家, 睿騁CC底盤在我們實際體驗下的各種情況。 如果大家還沒看過我們之前對睿騁CC的底盤拆解, 點擊下面連結可以閱讀瞭解一下

高速穩而實

說回開頭, 為什麼編輯同事們跑深圳的時候都傾向於睿騁CC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 睿騁CC高速上真的太好開了。

睿騁CC在高速巡航的時候, 可以說底盤真的是表現優秀。 像通過高速上凹凸起伏的路面時, 你只會聽見輕微咚咚一聲輪胎通過的聲音, 整個車身能像一條輕微上下遊動的海豚一樣經過, 快速過濾掉大部分震動, 車身也不會因此出現明顯的上下晃動, 只留給你一個資訊“我過了個間隙”, 乘客的舒適性是有保障的。

而高速過彎的話, 懸掛對車身的支撐亦是足夠的, 側傾不會過大, 加上長安已經匹配得很成熟的1.5T+愛信6AT動力總成, 整個車開起來還是比較爽快的。 這樣會導致你入彎越來越想踩油門, 出彎後車身也能迅速恢復平穩的姿態。 作為一台家轎, 沒有一味地追求純軟, 還保留一點操控性的, 身為劈彎狂魔的我比較喜歡這一點。

以我們經常往返深圳為例, 我們一般會選擇廣州到深圳的沿江高速, 因為這條高速車道多, 車流量相對少, 而且路面狀況非常優秀, 高速行駛的時候還能觀看一下深圳近海的美好風景。

但是這條高速有兩個缺點, 一、高速費貴;二、(後端沿海路橫風較大), 高速費這段就不說了, 反正公司報銷;重點說一下橫風較大的情況下。

我曾開著睿騁CC經過沿江橫風路段, 雖然呼嘯的橫風, 濕滑的路面都在恐嚇我不要加重油門踏板的的力度, 但是睿騁CC貼地飛行狀態卻在不斷地挑逗我: 右腳再深一點~再深一點!即使在橫風明顯的情況下, 還是能感覺到睿騁CC是穩穩地壓在路面上。

如果你在高速上駕駛睿騁CC的話, 我相信你會和我一樣, 覺得它的底盤有一定的高級感, 甚至可以說是德味, 整個懸掛的調節處於舒適與運動中間, 是有韌性的, 在保持舒適的同時又兼顧一定的操控。

非鋪裝路面車尾小調皮

這種路面的話,經常出現於城鄉結合部處,經常是走著走著就一個坑,一不“小心”地就像我一樣“踩進去了。例如圖中這種小坑,睿騁CC在通過的時候,底盤的動作還會有點像高速通過凹凸路面的情況。

以50-60km/h的時速通過的話,整個車身的姿態還是可以保持得比較平和的,也不會出現那種生硬地蹦跳過去的感覺,明顯可以體會到前端懸掛在上下工作時,是有在隔絕大部分震動的,過濾後傳遞到駕駛員身上的細碎震動,可以當作一種比較舒適的路感了,起碼不會讓你難受,你可以明顯感覺到底盤是有韌性的。

不過後懸掛的話,相比前懸要稍硬朗一些,如果超過了60km/h這種速度去過這種坑窪地帶和減速帶,就會出現輕微的拋跳現象,你開起來的時候就會感覺有點不協調,前懸掛剛傳來那種舒適的路感,讓你感覺這個坑你可以很舒適地過去時,車尾卻在這時輕輕地調皮一下告訴你慢一點。

不過這也符合我們之前的體驗,整個車的底盤是主要兼顧運動與舒適,希望二者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傳統爛路容忍度高

最終的挑戰點,就是路況最差的爛路了,這種路不單考慮通過性,同時還很考究底盤的調教風格。睿騁CC採用前麥佛遜後多連杆的懸掛結構,尾部空載時離地間隙約為20CM,通過性方面是有保障的。

實際體驗上來說,像這種路口較差的泥濘路段,體驗還是不錯的。因為前懸軟,在進入坑窪的時候,能很好地吸收震動。但是如果這時候後段懸掛也偏軟的話,後輪再通過的時候,車身的動作幅度就會很大,導致車內會像船一樣,車內的乘客也會難受到不自覺地唱起:“讓我們蕩起雙槳.....”

而睿騁CC偏硬朗的後段懸掛卻剛剛好中和了這一點,前懸掛剛吸收完震動,對車身姿態造成影響的時,後段卻以一種比較快的動作去吸收,後段車身的穩定性是相對強與前段的,在這種路況下,我覺得後排乘客是比駕駛員還要舒服的。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睿騁CC作為一台家轎,雖然有一定的操控性,還是底盤調教還是更多地為乘客舒適性著想的,不過這種底盤調教風格,並不是一味的軟,相對來說是有一定的韌性在裡面,當然要是能再改進一下後輪快速過坎時候的拋跳幅度,那就更好了。

底盤在同價位到底怎樣?

我們之前就曾經長測過長安的CS95,當時候的體驗就已經相當不錯了,所以我對睿騁CC的底盤期待值還是非常高的。在長期體驗的來看,已經大部分符合我的預期了,唯一不滿意的就是後段懸掛高速過坎的時候還是會出現那種生硬的拋跳。

不過一味的純軟,是不能滿足現在年輕消費者需求的,在操控與舒適之間,睿騁CC是做了一個取中值。在這個價位內,可以做到這樣的底盤,上一台讓我覺得滿意的還是福特福睿斯,看來睿騁CC的底盤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長安的水準。

這種路面的話,經常出現於城鄉結合部處,經常是走著走著就一個坑,一不“小心”地就像我一樣“踩進去了。例如圖中這種小坑,睿騁CC在通過的時候,底盤的動作還會有點像高速通過凹凸路面的情況。

以50-60km/h的時速通過的話,整個車身的姿態還是可以保持得比較平和的,也不會出現那種生硬地蹦跳過去的感覺,明顯可以體會到前端懸掛在上下工作時,是有在隔絕大部分震動的,過濾後傳遞到駕駛員身上的細碎震動,可以當作一種比較舒適的路感了,起碼不會讓你難受,你可以明顯感覺到底盤是有韌性的。

不過後懸掛的話,相比前懸要稍硬朗一些,如果超過了60km/h這種速度去過這種坑窪地帶和減速帶,就會出現輕微的拋跳現象,你開起來的時候就會感覺有點不協調,前懸掛剛傳來那種舒適的路感,讓你感覺這個坑你可以很舒適地過去時,車尾卻在這時輕輕地調皮一下告訴你慢一點。

不過這也符合我們之前的體驗,整個車的底盤是主要兼顧運動與舒適,希望二者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傳統爛路容忍度高

最終的挑戰點,就是路況最差的爛路了,這種路不單考慮通過性,同時還很考究底盤的調教風格。睿騁CC採用前麥佛遜後多連杆的懸掛結構,尾部空載時離地間隙約為20CM,通過性方面是有保障的。

實際體驗上來說,像這種路口較差的泥濘路段,體驗還是不錯的。因為前懸軟,在進入坑窪的時候,能很好地吸收震動。但是如果這時候後段懸掛也偏軟的話,後輪再通過的時候,車身的動作幅度就會很大,導致車內會像船一樣,車內的乘客也會難受到不自覺地唱起:“讓我們蕩起雙槳.....”

而睿騁CC偏硬朗的後段懸掛卻剛剛好中和了這一點,前懸掛剛吸收完震動,對車身姿態造成影響的時,後段卻以一種比較快的動作去吸收,後段車身的穩定性是相對強與前段的,在這種路況下,我覺得後排乘客是比駕駛員還要舒服的。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睿騁CC作為一台家轎,雖然有一定的操控性,還是底盤調教還是更多地為乘客舒適性著想的,不過這種底盤調教風格,並不是一味的軟,相對來說是有一定的韌性在裡面,當然要是能再改進一下後輪快速過坎時候的拋跳幅度,那就更好了。

底盤在同價位到底怎樣?

我們之前就曾經長測過長安的CS95,當時候的體驗就已經相當不錯了,所以我對睿騁CC的底盤期待值還是非常高的。在長期體驗的來看,已經大部分符合我的預期了,唯一不滿意的就是後段懸掛高速過坎的時候還是會出現那種生硬的拋跳。

不過一味的純軟,是不能滿足現在年輕消費者需求的,在操控與舒適之間,睿騁CC是做了一個取中值。在這個價位內,可以做到這樣的底盤,上一台讓我覺得滿意的還是福特福睿斯,看來睿騁CC的底盤還是一如既往地保持長安的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