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小米藍牙項圈耳機輕體驗:亮點多於槽點,這價位買了不虧!

熟悉的小米風格, 潔白簡約的包裝盒設計, 就是這個小米freestyle。

包裝盒的背面詳細介紹此款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參數資訊, 包括產品類型、喇叭阻抗、產品淨重、充電埠、頻響範圍、輸入參數、無線連接、通訊距離、耳機靈敏度、充電時間、待機時間、通話時間、音樂播放時間等。

此款產品包括小米藍牙項圈耳機、Micro-USB資料線、使用手冊和3副矽膠耳塞。

此款小米藍牙項圈耳機麥克風和指示燈合二為一, 支援線控按鍵操作, 三鍵獨立線控。 來電時, 短按“開關鍵”接聽, 長按“開關鍵”鍵拒接, 聽音樂時, 短按“開關鍵”暫停/播放音樂, 短按“+”鍵音量增大, 長按切換上一曲, 短按“-”鍵音量減小, 長按切換下一曲。

此款小米藍牙項圈耳機未採用Type-C充電口, 而採用USB充電口, 通用性較差, 充電時指示燈變紅, 完全充滿需2小時左右, 音樂播放時間可達8小時, 充電完成後指示燈熄滅, 開機狀態下, 耳機會自動重啟從而進入充電模式。

得益於磁吸式耳殼設計, 取下時自行吸附, 但由於耳機未內置霍爾模組, 耳機吸附後, 不能自動暫停音樂播放。

得益於人體工程學設計理念, 耳機貼合耳廓, 長時間佩戴無不適感, 項圈採用親膚彈性材質, 清爽柔軟, 輕巧盤符, 但跑步時佩戴不舒適,項圈部分隨身體而上下跳動。

耳機採用動圈加動鐵的聲學結構,頗具層次感,音樂播放過程中,三頻音質表現中規中矩,適合輕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播放,隔音效果顯著,降噪效果可圈可點。

開機狀態下,長按“音量增大”和“音量減小”按鍵約5秒後,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所有連接記錄被消除,耳機自動進入等待連接狀態,指示燈藍燈閃爍。進行藍牙配對時,指示燈藍燈閃爍,選擇“Mi Bluetooth Neckband Earphones”藍牙設備,配對成功後,指示燈轉入藍色呼吸燈模式。

耳機採用立體音訊,支援ACC編碼技術和apt-X無損藍牙輸出,採用藍牙4.1標準,藍牙連接迅速,親測有效通訊距離可達10米。

相較於399元的Veedix NC50耳機而言,NC50耳機採用可插拔式接線設計,降噪功能中規中矩,音質表現可圈可點,阻抗16歐姆,低阻高敏,線控麥克風無法調節音量。

此小米藍牙項圈耳機支援語音提示,耳機開機時,耳機內發出“設備已啟動,藍牙正在搜索,電量充足”的語音提示;連接藍牙時,耳機內發出“藍牙已連接”的語音提示;斷開藍牙連接時,耳機內發出“藍牙已斷開”的語音提示;耳機關機時,耳機內發出“設備關閉”的語音提示。

相較於269元的mifo魔浪U6飛輪耳機而言,U6耳機支援IPX6級防水,支援藍牙4.2標準,音樂播放可達5小時,支援線控按鍵操作,三鍵獨立線控,耳機表面採用CD螺紋設計,耳掛採用記憶金屬,可隨耳廓週邊任意彎曲,採用繞耳式佩戴方式。

此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短按“音量減小”按鍵到無聲後,短按“音量增大”按鍵,第15次時發出“叮”聲,“音量增大”/“音量減小”效果針對於耳機本身,而不是播放機(如手機/筆記型電腦)本身的音量增減,關機時,會自動記錄本次音樂播放通過耳機本身選擇的音量情況。但短按“音量增大”按鍵把音量增加到最大時,耳機發出尖銳的“叮”聲,特別刺耳。

對於小米藍牙項圈耳機而言,長按開關鍵3秒,耳機指示燈藍燈點亮,1秒後耳機開機,長按開關鍵3秒,耳機指示燈紅燈點亮,1秒後耳機關閉。

相較於同類型的項圈耳機,小米藍牙項圈耳機40g的重量偏重(如239元的三星Level U項圈耳機僅重33g,399元的FIIL Driifter僅重24g,149元的QY25僅重21g),且不能同時連接兩個藍牙設備(相較於399元的FIIL Driifter)。

總的來說,此款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亮點在於:

1、磁吸易收納,耳殼取下時自行吸附;

2、立體高保真,支援ACC編碼技術和apt-X無損藍牙輸出;

3、支援藍牙4.1標準,藍牙連接迅速,通訊距離遠;

4、支援語音提示;

5、三頻音質表現中規中矩,隔音效果顯著,降噪效果可圈可點;

6、項圈採用親膚彈性材質,貼合脖頸,耳機貼合耳廓,佩戴舒適無異感;

7、麥克風和指示燈合二為一,支援線控按鍵操作,簡潔方便。

此款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不足之處在於:

1、短按“音量增大”按鍵把音量增加到最大時,耳機發出尖銳的“叮”聲,特別刺耳;

2、耳機未內置霍爾模組,耳機吸附後,不能自動暫停音樂播放;

3、未配備Type-C介面,通用性差;

4、跑步時佩戴不舒適,項圈部分隨身體上下跳動;

5、相較於同類型的項圈耳機,40g的重量偏重,不能同時連接兩個藍牙設備。

作者:陽光下的承諾Promise

但跑步時佩戴不舒適,項圈部分隨身體而上下跳動。

耳機採用動圈加動鐵的聲學結構,頗具層次感,音樂播放過程中,三頻音質表現中規中矩,適合輕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播放,隔音效果顯著,降噪效果可圈可點。

開機狀態下,長按“音量增大”和“音量減小”按鍵約5秒後,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所有連接記錄被消除,耳機自動進入等待連接狀態,指示燈藍燈閃爍。進行藍牙配對時,指示燈藍燈閃爍,選擇“Mi Bluetooth Neckband Earphones”藍牙設備,配對成功後,指示燈轉入藍色呼吸燈模式。

耳機採用立體音訊,支援ACC編碼技術和apt-X無損藍牙輸出,採用藍牙4.1標準,藍牙連接迅速,親測有效通訊距離可達10米。

相較於399元的Veedix NC50耳機而言,NC50耳機採用可插拔式接線設計,降噪功能中規中矩,音質表現可圈可點,阻抗16歐姆,低阻高敏,線控麥克風無法調節音量。

此小米藍牙項圈耳機支援語音提示,耳機開機時,耳機內發出“設備已啟動,藍牙正在搜索,電量充足”的語音提示;連接藍牙時,耳機內發出“藍牙已連接”的語音提示;斷開藍牙連接時,耳機內發出“藍牙已斷開”的語音提示;耳機關機時,耳機內發出“設備關閉”的語音提示。

相較於269元的mifo魔浪U6飛輪耳機而言,U6耳機支援IPX6級防水,支援藍牙4.2標準,音樂播放可達5小時,支援線控按鍵操作,三鍵獨立線控,耳機表面採用CD螺紋設計,耳掛採用記憶金屬,可隨耳廓週邊任意彎曲,採用繞耳式佩戴方式。

此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短按“音量減小”按鍵到無聲後,短按“音量增大”按鍵,第15次時發出“叮”聲,“音量增大”/“音量減小”效果針對於耳機本身,而不是播放機(如手機/筆記型電腦)本身的音量增減,關機時,會自動記錄本次音樂播放通過耳機本身選擇的音量情況。但短按“音量增大”按鍵把音量增加到最大時,耳機發出尖銳的“叮”聲,特別刺耳。

對於小米藍牙項圈耳機而言,長按開關鍵3秒,耳機指示燈藍燈點亮,1秒後耳機開機,長按開關鍵3秒,耳機指示燈紅燈點亮,1秒後耳機關閉。

相較於同類型的項圈耳機,小米藍牙項圈耳機40g的重量偏重(如239元的三星Level U項圈耳機僅重33g,399元的FIIL Driifter僅重24g,149元的QY25僅重21g),且不能同時連接兩個藍牙設備(相較於399元的FIIL Driifter)。

總的來說,此款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亮點在於:

1、磁吸易收納,耳殼取下時自行吸附;

2、立體高保真,支援ACC編碼技術和apt-X無損藍牙輸出;

3、支援藍牙4.1標準,藍牙連接迅速,通訊距離遠;

4、支援語音提示;

5、三頻音質表現中規中矩,隔音效果顯著,降噪效果可圈可點;

6、項圈採用親膚彈性材質,貼合脖頸,耳機貼合耳廓,佩戴舒適無異感;

7、麥克風和指示燈合二為一,支援線控按鍵操作,簡潔方便。

此款小米藍牙項圈耳機的不足之處在於:

1、短按“音量增大”按鍵把音量增加到最大時,耳機發出尖銳的“叮”聲,特別刺耳;

2、耳機未內置霍爾模組,耳機吸附後,不能自動暫停音樂播放;

3、未配備Type-C介面,通用性差;

4、跑步時佩戴不舒適,項圈部分隨身體上下跳動;

5、相較於同類型的項圈耳機,40g的重量偏重,不能同時連接兩個藍牙設備。

作者:陽光下的承諾Promise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