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女兒過度依賴玩具熊引發哮喘 媽媽妙計教她遠離玩具熊

7歲孩子其其上小學一年級了, 她非常喜歡毛絨玩具熊, 即使上學的時候也要把它裝到書包中。 1周前, 其其患上了過敏性哮喘, 經過化驗過敏源發現是塵蟎過敏。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專家表示:“要想徹底治癒過敏性哮喘, 必須切斷過敏源, 不能再接觸毛絨類物品了。 ”視毛絨玩具熊如生命的其其實在放不下對它的割捨, 依然不放手。 智慧的80後媽媽段女士巧用三個妙計, 不僅讓其其放下了對玩具熊的過度依賴, 還讓她通過給玩具熊寫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

意外:因過度依賴玩具熊,

寶寶患上哮喘病

其其家住鐵西區第一城社區, 在啟工三校讀一年級。 毛絨玩具熊是她1歲生日時媽媽給她買的。 其其對這個玩具熊非常喜歡, 吃飯、睡覺、外出、上學都要帶著它玩, 她還常常自言自語地與它對話, 親切地稱呼玩具熊為自己的孩子。 一周前, 其其乾咳不斷, 呼吸困難。

原來, 其其患上了過敏性哮喘, 經過化驗過敏源發現是塵蟎過敏。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專家表示:“要想徹底治癒過敏性哮喘, 必須切斷過敏源, 不能再接觸毛絨類物品了。 ”

困惑:其其不聽醫生話, 媽媽很糾結

通過藥物治療, 其其的哮喘很快改善了, 但是醫生多次告訴其其不能再接觸毛絨類物品了。 可其其的一句話把醫生逗樂了。

“它是我的好寶寶, 我怎麼能拋棄它。 ”後來, 無論媽媽怎麼勸說, 其其依然不能擺脫對玩具熊的依賴。

媽媽很糾結, 一方面覺得其其與玩具熊的感情很深, 不忍心讓玩具熊離開她, 可一方面又覺得醫生說的有道理, 要想徹底治癒哮喘必須切斷與玩具熊的聯繫。

妙計一:謊稱毛絨玩具被神仙姐姐帶走了

經過冷靜思考, 媽媽採取了一系列行動。

媽媽偷偷將玩具熊送到朋友家, 其其見玩具熊不見了, 立刻大哭起來。 媽媽假裝和其其在家中的各個角落尋找, 找了幾次沒有結果。

第二天清晨, 媽媽告訴其其, 她說夢見毛絨玩具被神仙姐姐帶走了, 毛絨玩具也生病了需要神仙姐姐給她治療。 其其將信將疑。

妙計二:以毛絨玩具的名義給寶寶寫封信

毛絨玩具消失後, 其其很難過, 經常問媽媽:“大熊還能回來嗎, 它的病什麼時候能治好?”為了安慰其其, 媽媽以毛絨玩具的名義給其其寫了一封信。

“媽媽你好, 我想你了, 你想我了嗎?我把你送我的小羊、手絹, 海螺拿走了, 有了它們我就像看見媽媽了。 媽媽你好好學習, 聽主人的話, 快點寫作業, 做個好孩子, 媽媽我愛你, 記得聽主人的話。 愛你的大熊。 ”

媽媽將這封信放在其其的書桌上, 她看後感動得哭了。 她問媽媽:“它不會寫字, 不會說話, 怎麼能給我寫信呢?”媽媽說:“你平時總和它說話, 給它講故事, 它就學會了。 ”其其依舊將信將疑。

妙計三:鼓勵寶寶給玩具熊寫信

4月12日晚上, 其其臨睡前哭了, 告訴媽媽:“我想大熊了,

睡不著。 ”媽媽說:“你也可以給大熊寫封信。 ”

其其在信中說:“大熊, 媽媽也想你了。 你在那裡怎麼樣了?海螺是小熊妹妹送給你的。 小羊是靜靜送給你的。 ”

最近, 其其媽媽段女士告訴記者, 通過不斷地給大熊寫信, 現在孩子的情緒已經平復了。

專家解析:媽媽處理得很巧妙

親子教育專家裴瑾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毛絨玩具大熊是很多兒童的最愛, 憨態可掬, 毛絨溫暖, 貼近皮膚, 安全幸福。 通常它是愛的傳遞員, 也是部分孩子童年時重要玩伴。 可以玩耍, 可以說話, 不孤單, 陪伴, 還可以心靈深處心意想通, 沒有評判, 沒有指責, 也不會被隨意拋棄, 是一種安全的玩偶。 ”

裴瑾瑩說:“其其已經把大熊當做了家人, 孩子喜歡隨時都帶在身邊,

對這種毛絨玩具的依賴可能和生命早期媽媽的溫暖度有關。 觸摸、運動、玩耍, 是愛的三個變數, 媽媽的溫暖度不夠, 孩子就找到了這樣的客體替代, 生命自會尋找出路, 是生物的生存智慧!”

裴瑾瑩說, 這位媽媽處理得非常巧妙, 用書信對話方式, 在孩子必須和大熊分離, 保證自己身體健康情況下, 緩解了孩子的分離焦慮和難過。 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慢慢接受。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吳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