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人黃昏突然變得糊塗?可能患上了“日落綜合征”

現代人每天忙於奔波賺錢, 很多人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 從而忽略了家裡的老人。 殊不知, 越來越多的老人逐漸出現了一種罕見且症狀不明顯的狀態, 叫“日落綜合征”。 那麼, 日落綜合征是什麼?該如何預防和緩解呢?

2018年3月24日, 108歲的河南省夏邑縣歧河鄉青銅寺村村民董姜氏和孫媳婦一起摘菜。 (苗育才/人民圖片)

據《健康時報》報導, 日落時分, 有的老年人可能會突然發生意識障礙, 人也變得糊塗起來, 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忘了。 這種急性神志紊亂狀態常發生在日落的時候, 因此在醫學上被稱為日落綜合征。

日落綜合征是病麼?答案是否定的。 《生命時報》刊文稱, 日落綜合征不是一種疾病, 它是老年癡呆症患者在黃昏時分出現的一系列情緒和認知功能改變, 患者可能記不清自己是誰, 在什麼地方, 正在幹什麼。 除了老年癡呆症患者, 一些健康的老人也可能會出現這類問題,

這主要是由於老人們退休後心理較脆弱, 而在日落前後容易觸景生情, 產生悲觀情緒所致。

至於日落綜合征的發病機理, 《健康時報》解釋, 日落綜合征是急性大腦供血不足所致。 雖然大多數老人能在數小時或數日內即恢復正常, 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種急性大腦供血不足往往是腦血管意外和心臟病發作的前兆, 切不可掉以輕心。 另外, 據《華西都市報》報導, 專家指出, 日落綜合征的出現還受環境影響, 尤其是季節交替時, 老年癡呆症患者可能出現生理鐘錯亂, 難以適應黃昏的推遲或提前。

如果老人不幸出現了日落綜合征, 子女能做些什麼呢?《生命時報》建議, 如果不在老人身邊, 子女應該在日落前給老人打個電話,

關心一下父母, 讓其感覺到溫暖。 對於能在老人身邊照顧的子女, 則可在天黑前打開燈, 保證屋內照明充足, 沒有噪音或干擾;還可以為老人提供輕鬆有趣的活動, 讓老人參與並享受;另外, 子女還應該控制老人白天的睡眠時間, 最好別超過兩小時;當然, 必要時要帶老人去醫院, 排查導致日落綜合征等身體及睡眠疾病。

此外, 研究證明, 日落綜合征是可以預防的。 據《健康時報》報導, 要想預防日落綜合征, 老人應避免過度勞累, 防止情緒激動, 並保證晚上睡眠充足, 白天適當曬太陽, 傍晚則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如必須外出最好結伴同行。

總的來說, 家人的陪伴對於老年人是很重要的, 所以希望大家在工作之餘,

能多花點時間在老人身上, 給他們以身心上的關愛, 避免日落綜合征的出現。 (李思婷)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 臨床醫學類 心理醫學類)

(責編:申佳平(實習生)、張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