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湘軍這種民間武裝,比清朝的正規軍戰鬥力更強?

清朝打天下的核心武力是“八旗”, 在明末清初, “真滿洲”基本已經成為無法抗拒的武力神話, 在清軍南下的過程中, 凡遇苦戰焦灼, 前方的漢軍將領就會請旨派遣"真滿洲"出戰, 所謂“逆賊畏滿兵, 而不怯南兵, 南兵如雲, 何如滿兵一旅也!”

因此, 自入主中原開始, 清廷就對八旗戰鬥力的保持無比重視, 《清會典事例》卷一千一百二十四《八旗都統·兵制》引清世祖的訓誡:

(順治七年, 1650年)我朝原以武功開國, 頻年征討不臣, 所至克捷, 皆恃騎射。 今荷天庥, 天下一統, 毋以太平而忘武備, 尚其益習弓馬, 務造精良。

清郎世寧畫瑪瑺斫陣圖卷, 取材自乾隆朝平准戰爭中的功臣瑪瑺三箭斃敵酋, 展示了當時典型的八旗騎射武士形象

所謂“不忘”, 也就是訂立訓練制度, 勤加訓練, 具體規定各部又有不同:

八旗中的上三旗親軍規定“每月分期習騎射二次, 習步射四次。 ”

精選的驍騎營則是“每月分期習射六次,

都統以下各官親督之。 ”春秋二季擐甲習步射二次, 定期習騎射二次。

練習射箭之外, 就是集中操練, 春月分操二次, 合操一次。 秋月會諸營大操一次。 八旗漢軍因為裝備火炮, 略有不同。

春秋月試炮于盧溝橋, 各旗出炮十位演放, 五日而畢。 越三年, 鳥槍營兵與炮兵合演槍炮藤牌子盧溝橋。

前鋒營作為八旗精銳主力, 月習步射六次, 春秋擐甲習騎射二次, 左右翼各分前鋒之半, 兼習鳥槍, 月習十次, 均由統領督率。 每年秋季, 前鋒統領會同護軍統領, 率所屬兵演習步圖二三次。

以上是大操演, 也就是部隊合練, 日常訓練則是各部隊自行安排。

兩翼前鋒營、上三旗親軍營、八旗護軍營、驍騎營官兵、內外火器營都練習騎射,

步軍營則專習步射。 健銳營則主要訓練雲梯登城, 兼習鳥槍、水戰和馬步射、鞭刀。 內火器營主要操練鳥槍、子母炮(小炮)。 外火器營則習鳥槍、水戰。 前鋒營後來分出一半練鳥槍, 在驍騎營裡, 漢軍驍騎營下置鳥槍營、炮營和護炮藤牌營。

八旗訓練本來沒有陣型, 後來才加入了“鴛鴦陣”和“三才陣”, 火器增加後開始練習“十進九連環”陣法, 也就是交替使用火器轟打的方陣, 不過“所演陣圖, 則年年皆循舊式, 毫無改進。 ”

換句話說, “分操”、“大操”, 北京的禁旅八旗“表演”的陣法沿用了至少200年沒變, 直到清末編練新軍為止。

最有意思的是, 哪怕是這些訓練制度, 到嘉慶之後, 也已經廢棄不用。

咸豐元年(1851年)曾國藩上奏:

臣考本朝以來, 大閱之典舉行凡二十餘次。

或于南苑或於西廠或盧溝橋、玉泉山, 天孤親禦, 外藩從觀, 軍容一肅, 藩部破膽。 自嘉慶十一年至今, 不舉大閱者四十年矣。 凡兵以勞而強, 以逸而弱。 承平日久, 京營之兵, 既不經戰陣之事, 又不見搜狩之典;筋力日懈, 勢所必然。

差到什麼程度呢?

外國人筆下中國藤牌兵的滾地刀法操演

張集馨在《道鹹宦海見聞錄》描述了健銳營在道光、咸豐年間的德行。

乾隆十二年, 命在八旗前鋒護軍內選體壯勇猛者千人習練雲梯技藝, 戰事結束以後, 乾隆皇帝就命令雲梯兵別立為營。 可以說, 登雲梯爬樓是他們的看家本事, 但是, 後來官兵為圖省力, 已不奮力訓練, 而是從容登梯, 一副登高遊戲的樣子。

至於火器訓練, 每年打靶1人10發子彈, 全部中靶者全無, 他們的騎射訓練, 作為“國本”按規定是每月4次, 卻是“十人上馬半數落, 呲牙裂嘴腿骨折”。

客觀地說, 如果按照朝廷規定的訓練計畫, 清朝的禁旅八旗最勤練的部分, 可以維持每3天1操, 至少是訓練基本軍事技能, 比如射箭、火槍射擊。 至於火炮就太少了,等於1年才玩2次實彈射擊,還不是所有人都參與。這種強度,對於古代軍隊來說,也還算過得去,不至於完全等同于百姓。

問題是,計畫往往只是計畫,到了道光、咸豐年間,連皇帝都不再主持“大閱”了,底下人又得懈怠到什麼程度?

2

清朝的另一支“國家武裝”——綠營,哪怕是紙面上的訓練計畫也要比八旗還要差得多。綠營兵最大的特點就是訓練舊制沿襲自明朝,傳承達400多年。這種訓練方式極重陣法,即根據敵情、地形進行陣法轉換,名號也是五花八門:

一字長蛇陣、一品榮封陣、三台陣、八面迎敵陣、梅花陣、徹馬方城陣、雙龍陣、兩翼迎敵陣、雁門排列陣、追敵衝鋒陣、三層奏凱陣、一字得勝陣等等。

這些陣法的用武之地就是綠營每年一次的大會操,定於霜降之日,督、撫、提、鎮等官要親自檢閱演武。還有次一等的每月會操。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北塘炮臺英軍攻入口內部,1860年8月21日拍攝,累累的陣亡將士屍體表明清軍綠營兵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其內容就是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批評明軍的說法:

看武藝,但要周旋左右,滿片花草;看營陣,但要周旋華彩,視為戲局套路。

不過不單是明朝人罵沒什麼用,清朝自己的大將福康安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就曾痛駡:

向來綠營陣勢,止系兩儀、四象、方圓各式,此皆傳自前朝,相沿舊樣,平時校閱,雖屬可觀,臨敵打仗,竟無實用。在各營演試之時,明知所習非所用,不免視同具文,飾觀塞責。

問題是,號准了脈照樣治不了病,晚清名臣左宗棠看到的綠營比“乾隆盛世”的狀況更爛:

其練之也,演陣圖,習架式,所教皆是花法,如演戲作劇,何裨實用。省標尚有大操小操之名,屆時弁兵呼名應點,合佇列陣,弓箭、藤牌、鳥槍、抬槍次第行走,既畢散歸,不復相識。此外各標營則久不操練,拜所習花法,所演陣式而亦忘之矣。

綠營如此,一方面是訓練的問題,更根本的則是清政府對這支“軍隊”的定位,我們姑且稱之為軍隊,除了“打仗”之外,還有承擔護送銀餉、押解犯人、解送錢糧、緝捕盜賊、緝查走私、守護、察奸、承催等等差役,除小部分兵守省城外,大部分兵力需要分駐全省要地、塘汛。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北炮臺內部一角,剛被攻陷時,1860年8月21日拍攝,畫面上的雲梯表明,這些勇敢的戰士可能死于英法聯軍登城後的肉搏,正如聯軍軍官所說的,他們只是缺乏真正的軍事訓練

據乾隆朝的統計,全國綠營兵64萬人,集中駐防標營只有336個,分散駐防的營有763個,守汛之兵,有的駐地只有十幾個人,到了後來,更是只剩下1、2個人,這種佈局方式,就算是想訓練也沒法訓。

綜上所述,雖然大清朝的編制表上有90萬大軍,真正進行軍事訓練,拉出去還能打打仗的,可能連1/10都不到,只能不斷零散抽調,短期合營訓練,在朝廷財力充裕時,這種野戰軍的戰鬥力還能對付一下“治安戰”,等到朝廷財力窘迫時,就是一群毫無訓練的“叫花子”跌跌撞撞地上戰場。

事實上,這些軍隊不但在1840年打不過近代化的英軍,在1853年也一樣打不過“久經鄉村械鬥考驗”的太平軍,這些正規軍的專業素質幾乎為零。

3

近來,有一些觀點,說晚清的湘軍、淮軍之所以戰鬥力強,是因為他們已經全員裝備了洋槍、洋炮,只是為了和清政府要錢要餉,才在奏摺裡大肆吹噓自己是拎著大刀、長矛砍人。

事實上,湘軍是一直冷兵器和熱兵器混編的部隊,王闓運著《湘軍志·營制篇》寫得清清楚楚:

凡立營,十人為隊,八隊為哨,隊、哨有長,隊有斯養,隊十二人,其正制也。八隊之械:一、五抬槍,二、四、六、八刀矛,三、七小槍。抬槍遲重則增二人。故百六人而成八隊,統以哨長,哨百七人,置哨官領之。四哨為營,親兵六隊,隊長、斯養如哨之制,隊十二人。六隊之械:一、三主炮,二、四、六皆刀矛,五為小槍,凡七十二人,不置哨長,合四哨四百二十八人,皆統于營官,故曰營五百人,而哨、營官不數。

平定太平天國戰圖

翻譯一下,就是1哨下轄8個隊,1個隊共有12個人,都用一樣的兵器,那麼1哨之中,第1、第5隊就用抬槍,第2、第4、第6、第8隊就用刀矛,第3、第7隊用小槍,也就是鳥槍。

親兵不設哨長,分成6隊,第1、第3隊操炮,這也不是洋炮,是劈山炮(500斤小炮),第2、第4、第6隊用刀矛,第5隊用鳥槍。

看比例,正好是冷熱兵器對半分,各50%,這個數值,和大清朝的綠營規制基本相同。

而對應的湘軍訓練,採用的也是這種“冷熱混雜”時代的故智,即明代名將戚繼光所著 《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裡的辦法,不過其訓練,更重“守”,而非“戰”,這一點,與強調野戰能力的戚繼光是大大不同的,曾國藩的辦法,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結硬寨,打呆仗。

即發揮湘軍作為政府雇傭軍的身份,依託穩定後勤保障的優勢,全力發揚部隊的組織凝聚力,回避湘軍士兵格鬥、射擊等軍事素質的不足,以整體作戰單位,依託堅固陣地與太平軍拼消耗。

所以,招法如下:訓家規,主要是用封建禮教訓練士兵、控制士兵。每逢初一、十五日,下級要向上級請安,士兵要向長官請安,遇有公事,穿公服,出站班,全都是禮,使士兵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尊上而知禮”,從而守法紀,聽號令。

甲午戰爭中在牛莊的湘軍衛兵,拍攝于1895年,可以看下他們手中的長矛,有人說此戰湘軍表現遠勝淮軍,然而,歷史上的牛莊攻防戰,日軍僅陣亡70人,遠達不到中文奏摺和筆記中的“屍山血海”

訓營規,是教訓士兵遵守點名、演操、站牆子、巡更、放哨等軍中營規,並把營規定為“日夜常課之規”七條,要求士兵日日遵守。其內容為:

1.五更三點皆起,派三成隊站牆子一次。放醒炮,聞鑼聲則散。

2.黎明演早操一次,營官看親兵之操,或幫辦代看。哨官看本哨之操。

3.午刻點名一次,親兵由營官點,或幫辦代點,各哨由哨長點。

4.日斜時,演晚操一次,與黎明早操同。

5.燈時,派三成隊站牆子一次,放定更炮,聞鑼聲則散。

6.二更前點名一次,與午刻點名同。計每日夜共站牆子二次,點名二次,看操二次。此外營官點全營之名,看全營之操無定期,約每月四五次。

7.每夜派一成隊站牆,唱更,每更一人輪流替換。如離賊甚近,則派二成隊,每更二人輪流替換。若但傳令箭而不唱者,謂之暗令,仍派哨長、親兵等常常稽查。

以上七件事兒,每天周而復始,形成規定性的條件反射,讓湘軍的農家子弟迅速被組織馴化,這可以作為日常行為訓練的基礎,也是湘軍士兵區別于百姓的最大特徵,也就是行為“紀律性”。

4

湘軍針對軍事素質的訓練科目,有以下幾種:

1.練縱步一丈高之屋,跳步越一丈寬之溝,以便踹破賊營。

2.練手拋火球,能至二十丈以外。

3.練腳系沙袋,每日能行百里。

4.練每十人一隊,皆習戚氏之鴛鴦陣、三才陣,以求行伍不亂。

5.練馬槍抬槍,必須打靶較准。

這些軍訓的項目,針對性更強,遠比八旗、綠營的騎射、步射和火槍射擊(十次)這些寬泛的技能更有實戰意義。

更高一層就是練陣法:主要是練戚繼光的鴛鴦陣、三才陣以及《握奇經》中的八面相應陣。以後練一字陣、二字陣及方城陣。練陣法的目的,是操練隊伍行動的一致,要求是“進則同進,站則同站,登山不亂,越水不雜。”

這種陣法,本身戰鬥對應性並不強,不過很有中世紀晚期瑞士雇傭兵的行走坐臥都要站隊的風範,其主要作用還是訓練佇列和紀律意識,但是與八旗、綠營專門看翻花蝴蝶的陣法操練相比,卻是無比實用。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八裡橋戰鬥全程把炮彈打到英法聯軍頭頂上的清軍八旗精銳並不缺乏勇氣,如果換成湘軍,可能給聯軍更多的傷亡,但僅從訓練水準就可以知道,戰鬥的結局不會有任何改變

湘軍還明確規定:

1.每逢三、六、九日午前,本部堂(曾國藩)下教場,看試技藝、演陣法。

2.每逢一、四、七日午前,著本管官(營官以上的將官)下教場演陣,並看抬槍、鳥槍打靶。

3.每逢二、八日午前,著本管官(營官以上的將官)帶領赴城外近處跑坡、搶旗、跳坑。

4.每逢五、十日午前,即在營中演連環槍法。

5.每日午後,即在本營練習拳、棒、刀、矛、鈀、叉,一日不可間斷。

這是對大的軍事訓練計畫的安排,全軍大合練的頻率達到了1個月9次,小合練則達到了1個月15次,射擊訓練則為1個月9次。

比較一下,禁旅八旗的精銳是1年合操4次,綠營標營1年合操1次,八旗前鋒營習練鳥槍的射擊訓練是1個月10次(槍),八旗炮兵1年射擊訓練2次,還是各旗挑出10門來打。

只比比上面的數字,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為什麼湘軍雖然只是一群秀才、農夫,卻比清朝的八旗大兵,綠營精銳更能打了.

不僅如此,湘軍的一系列訓練中,還有一個特別有針對性的內容,就是“站牆子”,也就是每天早晚兩次,1/3的營隊去主守營牆,在散隊之後,還保持著1/10的兵力進行夜間防守,這樣的“謹慎”和站樁,輔以一絲不苟的軍事工程,才讓湘軍的營盤,真正稱得上是“硬寨”。

王闓運的《湘軍志》裡寫得很清楚:

其行,率日三四十裡,黎明而發,未哺而息。行所至為壘,營官相其地,准之以繩,從面為壕。壕丈五尺,複壕土為牆,厚一丈,其崇八尺,牆壕容二丈,遠其餘土。

作壕之法,外內重設,外壕廣六尺,深八尺,內壕半之。環而溝之,必有橫塗,相距二丈,壘牆既成,去其外塗,留其內塗。作牆如城,其高七尺,子牆半之,牆厚六尺,左右二門出入謹之。其作築之,見敵則並力,無事則長夫之役也。

湘軍真正的能力並不是火力壓倒太平軍,也不是肉搏壓倒太平軍,而是能夠營造出“不敗之勢”,哪怕野戰因為軍事素質不足,打不贏,仍有營盤保底,最終還能減少損失,而且依靠著更穩固的後勤,湘軍往往能把進攻戰打成防禦戰,用圍困消耗的方式,完成對太平軍軍事要塞的進攻,最終取得勝利。

這一切的根基,其實都是湘軍與之配套的訓練、組織體系,而人情世故創造奇跡、忠君愛國激發天良,只不過故事傳播的時候,多數人都愛看秀才領兵,動動嘴寫寫信橫掃百萬大軍,背後的苦活兒累活兒,往往是忽略不計的。

至於火炮就太少了,等於1年才玩2次實彈射擊,還不是所有人都參與。這種強度,對於古代軍隊來說,也還算過得去,不至於完全等同于百姓。

問題是,計畫往往只是計畫,到了道光、咸豐年間,連皇帝都不再主持“大閱”了,底下人又得懈怠到什麼程度?

2

清朝的另一支“國家武裝”——綠營,哪怕是紙面上的訓練計畫也要比八旗還要差得多。綠營兵最大的特點就是訓練舊制沿襲自明朝,傳承達400多年。這種訓練方式極重陣法,即根據敵情、地形進行陣法轉換,名號也是五花八門:

一字長蛇陣、一品榮封陣、三台陣、八面迎敵陣、梅花陣、徹馬方城陣、雙龍陣、兩翼迎敵陣、雁門排列陣、追敵衝鋒陣、三層奏凱陣、一字得勝陣等等。

這些陣法的用武之地就是綠營每年一次的大會操,定於霜降之日,督、撫、提、鎮等官要親自檢閱演武。還有次一等的每月會操。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北塘炮臺英軍攻入口內部,1860年8月21日拍攝,累累的陣亡將士屍體表明清軍綠營兵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其內容就是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批評明軍的說法:

看武藝,但要周旋左右,滿片花草;看營陣,但要周旋華彩,視為戲局套路。

不過不單是明朝人罵沒什麼用,清朝自己的大將福康安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就曾痛駡:

向來綠營陣勢,止系兩儀、四象、方圓各式,此皆傳自前朝,相沿舊樣,平時校閱,雖屬可觀,臨敵打仗,竟無實用。在各營演試之時,明知所習非所用,不免視同具文,飾觀塞責。

問題是,號准了脈照樣治不了病,晚清名臣左宗棠看到的綠營比“乾隆盛世”的狀況更爛:

其練之也,演陣圖,習架式,所教皆是花法,如演戲作劇,何裨實用。省標尚有大操小操之名,屆時弁兵呼名應點,合佇列陣,弓箭、藤牌、鳥槍、抬槍次第行走,既畢散歸,不復相識。此外各標營則久不操練,拜所習花法,所演陣式而亦忘之矣。

綠營如此,一方面是訓練的問題,更根本的則是清政府對這支“軍隊”的定位,我們姑且稱之為軍隊,除了“打仗”之外,還有承擔護送銀餉、押解犯人、解送錢糧、緝捕盜賊、緝查走私、守護、察奸、承催等等差役,除小部分兵守省城外,大部分兵力需要分駐全省要地、塘汛。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北炮臺內部一角,剛被攻陷時,1860年8月21日拍攝,畫面上的雲梯表明,這些勇敢的戰士可能死于英法聯軍登城後的肉搏,正如聯軍軍官所說的,他們只是缺乏真正的軍事訓練

據乾隆朝的統計,全國綠營兵64萬人,集中駐防標營只有336個,分散駐防的營有763個,守汛之兵,有的駐地只有十幾個人,到了後來,更是只剩下1、2個人,這種佈局方式,就算是想訓練也沒法訓。

綜上所述,雖然大清朝的編制表上有90萬大軍,真正進行軍事訓練,拉出去還能打打仗的,可能連1/10都不到,只能不斷零散抽調,短期合營訓練,在朝廷財力充裕時,這種野戰軍的戰鬥力還能對付一下“治安戰”,等到朝廷財力窘迫時,就是一群毫無訓練的“叫花子”跌跌撞撞地上戰場。

事實上,這些軍隊不但在1840年打不過近代化的英軍,在1853年也一樣打不過“久經鄉村械鬥考驗”的太平軍,這些正規軍的專業素質幾乎為零。

3

近來,有一些觀點,說晚清的湘軍、淮軍之所以戰鬥力強,是因為他們已經全員裝備了洋槍、洋炮,只是為了和清政府要錢要餉,才在奏摺裡大肆吹噓自己是拎著大刀、長矛砍人。

事實上,湘軍是一直冷兵器和熱兵器混編的部隊,王闓運著《湘軍志·營制篇》寫得清清楚楚:

凡立營,十人為隊,八隊為哨,隊、哨有長,隊有斯養,隊十二人,其正制也。八隊之械:一、五抬槍,二、四、六、八刀矛,三、七小槍。抬槍遲重則增二人。故百六人而成八隊,統以哨長,哨百七人,置哨官領之。四哨為營,親兵六隊,隊長、斯養如哨之制,隊十二人。六隊之械:一、三主炮,二、四、六皆刀矛,五為小槍,凡七十二人,不置哨長,合四哨四百二十八人,皆統于營官,故曰營五百人,而哨、營官不數。

平定太平天國戰圖

翻譯一下,就是1哨下轄8個隊,1個隊共有12個人,都用一樣的兵器,那麼1哨之中,第1、第5隊就用抬槍,第2、第4、第6、第8隊就用刀矛,第3、第7隊用小槍,也就是鳥槍。

親兵不設哨長,分成6隊,第1、第3隊操炮,這也不是洋炮,是劈山炮(500斤小炮),第2、第4、第6隊用刀矛,第5隊用鳥槍。

看比例,正好是冷熱兵器對半分,各50%,這個數值,和大清朝的綠營規制基本相同。

而對應的湘軍訓練,採用的也是這種“冷熱混雜”時代的故智,即明代名將戚繼光所著 《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裡的辦法,不過其訓練,更重“守”,而非“戰”,這一點,與強調野戰能力的戚繼光是大大不同的,曾國藩的辦法,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結硬寨,打呆仗。

即發揮湘軍作為政府雇傭軍的身份,依託穩定後勤保障的優勢,全力發揚部隊的組織凝聚力,回避湘軍士兵格鬥、射擊等軍事素質的不足,以整體作戰單位,依託堅固陣地與太平軍拼消耗。

所以,招法如下:訓家規,主要是用封建禮教訓練士兵、控制士兵。每逢初一、十五日,下級要向上級請安,士兵要向長官請安,遇有公事,穿公服,出站班,全都是禮,使士兵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尊上而知禮”,從而守法紀,聽號令。

甲午戰爭中在牛莊的湘軍衛兵,拍攝于1895年,可以看下他們手中的長矛,有人說此戰湘軍表現遠勝淮軍,然而,歷史上的牛莊攻防戰,日軍僅陣亡70人,遠達不到中文奏摺和筆記中的“屍山血海”

訓營規,是教訓士兵遵守點名、演操、站牆子、巡更、放哨等軍中營規,並把營規定為“日夜常課之規”七條,要求士兵日日遵守。其內容為:

1.五更三點皆起,派三成隊站牆子一次。放醒炮,聞鑼聲則散。

2.黎明演早操一次,營官看親兵之操,或幫辦代看。哨官看本哨之操。

3.午刻點名一次,親兵由營官點,或幫辦代點,各哨由哨長點。

4.日斜時,演晚操一次,與黎明早操同。

5.燈時,派三成隊站牆子一次,放定更炮,聞鑼聲則散。

6.二更前點名一次,與午刻點名同。計每日夜共站牆子二次,點名二次,看操二次。此外營官點全營之名,看全營之操無定期,約每月四五次。

7.每夜派一成隊站牆,唱更,每更一人輪流替換。如離賊甚近,則派二成隊,每更二人輪流替換。若但傳令箭而不唱者,謂之暗令,仍派哨長、親兵等常常稽查。

以上七件事兒,每天周而復始,形成規定性的條件反射,讓湘軍的農家子弟迅速被組織馴化,這可以作為日常行為訓練的基礎,也是湘軍士兵區別于百姓的最大特徵,也就是行為“紀律性”。

4

湘軍針對軍事素質的訓練科目,有以下幾種:

1.練縱步一丈高之屋,跳步越一丈寬之溝,以便踹破賊營。

2.練手拋火球,能至二十丈以外。

3.練腳系沙袋,每日能行百里。

4.練每十人一隊,皆習戚氏之鴛鴦陣、三才陣,以求行伍不亂。

5.練馬槍抬槍,必須打靶較准。

這些軍訓的項目,針對性更強,遠比八旗、綠營的騎射、步射和火槍射擊(十次)這些寬泛的技能更有實戰意義。

更高一層就是練陣法:主要是練戚繼光的鴛鴦陣、三才陣以及《握奇經》中的八面相應陣。以後練一字陣、二字陣及方城陣。練陣法的目的,是操練隊伍行動的一致,要求是“進則同進,站則同站,登山不亂,越水不雜。”

這種陣法,本身戰鬥對應性並不強,不過很有中世紀晚期瑞士雇傭兵的行走坐臥都要站隊的風範,其主要作用還是訓練佇列和紀律意識,但是與八旗、綠營專門看翻花蝴蝶的陣法操練相比,卻是無比實用。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八裡橋戰鬥全程把炮彈打到英法聯軍頭頂上的清軍八旗精銳並不缺乏勇氣,如果換成湘軍,可能給聯軍更多的傷亡,但僅從訓練水準就可以知道,戰鬥的結局不會有任何改變

湘軍還明確規定:

1.每逢三、六、九日午前,本部堂(曾國藩)下教場,看試技藝、演陣法。

2.每逢一、四、七日午前,著本管官(營官以上的將官)下教場演陣,並看抬槍、鳥槍打靶。

3.每逢二、八日午前,著本管官(營官以上的將官)帶領赴城外近處跑坡、搶旗、跳坑。

4.每逢五、十日午前,即在營中演連環槍法。

5.每日午後,即在本營練習拳、棒、刀、矛、鈀、叉,一日不可間斷。

這是對大的軍事訓練計畫的安排,全軍大合練的頻率達到了1個月9次,小合練則達到了1個月15次,射擊訓練則為1個月9次。

比較一下,禁旅八旗的精銳是1年合操4次,綠營標營1年合操1次,八旗前鋒營習練鳥槍的射擊訓練是1個月10次(槍),八旗炮兵1年射擊訓練2次,還是各旗挑出10門來打。

只比比上面的數字,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為什麼湘軍雖然只是一群秀才、農夫,卻比清朝的八旗大兵,綠營精銳更能打了.

不僅如此,湘軍的一系列訓練中,還有一個特別有針對性的內容,就是“站牆子”,也就是每天早晚兩次,1/3的營隊去主守營牆,在散隊之後,還保持著1/10的兵力進行夜間防守,這樣的“謹慎”和站樁,輔以一絲不苟的軍事工程,才讓湘軍的營盤,真正稱得上是“硬寨”。

王闓運的《湘軍志》裡寫得很清楚:

其行,率日三四十裡,黎明而發,未哺而息。行所至為壘,營官相其地,准之以繩,從面為壕。壕丈五尺,複壕土為牆,厚一丈,其崇八尺,牆壕容二丈,遠其餘土。

作壕之法,外內重設,外壕廣六尺,深八尺,內壕半之。環而溝之,必有橫塗,相距二丈,壘牆既成,去其外塗,留其內塗。作牆如城,其高七尺,子牆半之,牆厚六尺,左右二門出入謹之。其作築之,見敵則並力,無事則長夫之役也。

湘軍真正的能力並不是火力壓倒太平軍,也不是肉搏壓倒太平軍,而是能夠營造出“不敗之勢”,哪怕野戰因為軍事素質不足,打不贏,仍有營盤保底,最終還能減少損失,而且依靠著更穩固的後勤,湘軍往往能把進攻戰打成防禦戰,用圍困消耗的方式,完成對太平軍軍事要塞的進攻,最終取得勝利。

這一切的根基,其實都是湘軍與之配套的訓練、組織體系,而人情世故創造奇跡、忠君愛國激發天良,只不過故事傳播的時候,多數人都愛看秀才領兵,動動嘴寫寫信橫掃百萬大軍,背後的苦活兒累活兒,往往是忽略不計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