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津村名文化」——幸福之村 南桑峪

幸福之村——南桑峪

南桑峪行政村由南桑峪、寺塔、蒼嶺、石廟梁等4個自然村組成, 年有人口2000餘人。 該自然村始建於何時, 因何而取名, 現無從考證。 志書記載南桑郵村建有三義廟宇, 該廟己毀, 建於何時也沒有詳記。 根據該村老人

記憶, 此廟應建于清初。 據此推斷, 南桑峪自然村建成時間應早於建此廟時間。 南桑峪村與鄉甯縣北桑峪村, 中間隔一溝, 民國5年(1916年)《鄉寧縣誌》西區圖標識為寺溝。 此溝之前是否叫桑峪, 現找不到說法。 但《鄉寧縣誌》記載:該縣曾在清以前鼓勵百姓種桑養蠶, 是不是該溝兩面山坡丘陵因長滿了桑樹,

該溝故名桑峪。 後來因沒有了桑樹, 此溝附近建了寺、塔, 又改名叫寺溝, 這只是一種推斷。 如果是, 則桑峪溝北的村叫北桑峪村, 溝南的村叫南桑峪村, 也順理成章。 南桑峪村作為行政村始建於1971年, 當時由南桑峪、寺塔、蒼嶺、石廟梁、炮樓上、甘泉溝等6個自然村組成。 南桑峪境內煤炭資源豐富, 改革開放後, 該區域興辦了許多煤礦。 因長時間大面積開採, 該村8平方公里棲居地, 九成成為採空區, 八成房屋塌陷, 地表水下陷, 老百姓生存堪危。 時任該村黨支部書記趙煥堂、村委主任王國清與兩委幹部經過多次討論商議後, 決定全村整體搬遷。 在山西省、運城市及河津市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 選址河津市區米家灣百畝荒地,
開始籌建南桑峪新村。 該工程從2008年動工2013年竣工, 共投資1.5億元, 建成22棟居民樓、1棟綜合大樓及敬老院、文化廣場、超市等必備設施。 新村建成後, 該村村民從山區搬遷到市區, 安居樂業, 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新村取名幸福社區恰如其分。 寺塔村:因該地古時建有寺院, 寺院內有塔, 便取名為寺塔村。 該建築已毀, 建於何時現無從考究。

蒼嶺村:該村位於一個土質肥沃的土嶺上, 此嶺草木茂盛、莊稼長勢好, 一年大多時期鬱鬱蔥蔥, 便取名蒼嶺村。

石廟梁村:因該村居於一道梁上, 梁上有石頭建的廟, 故名石廟梁。 現廟已毀, 建於何時, 難以找到準確說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