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最重要的州,非這個州莫屬,不服不行

三國鼎立, 魏國地盤最大, 有司州, 幽州, 青州、冀州、並州、徐州、兗州、豫州、雍州、涼州, 另有荊州之一部, 揚州之一部。

吳次之, 有揚州大部、荊州大部,

交州(後析廣州)。

蜀最弱, 只有益州, 後劃出梁州。

在這些東漢末迄於三國的州, 有一個州的位置特別重要, 堪稱三國爭奪的焦點。 可以說, 誰得此州, 誰在戰略上就握有極大的進退優勢。

何州如此?荊州。

三國所有的州, 有一個特別, 大多數都位於邊塞或沿海。 唯獨荊州, 處天下之中, 魏之南, 又北可上魏都洛陽、蜀之西, 又可溯江取蜀都成都。 吳之東, 又可東下進吳都建康。 可攻可守, 進退有餘。

劉表據荊州, 自守虜耳。 曹操得荊州, 天下盡得其地利, 劉章震怖, 孫權束手。 要不是諸葛亮請救于孫將軍, 一舟東下, 孫權也許就撐不住了。 張昭之流說的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曹操據有長江天險, 與我共之矣!

可惜曹操沒聽賈詡的。 不然, 魏休養十年, 先取孱弱之劉璋, 只剩江東孫權, 逃無可逃。

而劉備據荊州, 後得益州, 是其勢力最強大的時間, 對曹魏構成極大威脅。 諸葛亮的《隆中對》著重提以荊州對北伐的重要性, 關羽也進行了試驗。 但問題, 你劉備要滅了曹操, 孫權喝西北風去?難怪孫權要在劉備背後捅刀子。

就算劉備不伐魏, 孫權也一定要奪荊州。 荊州對江東的戰略屏護作用極大。 吳人常說:無荊州則無國。

只不過曹操和劉備奪荊州, 為了統一天下。 而孫權奪荊州, 只是紮穩自家籬笆牆, 沒進取之心。 準確的說, 三國其實是魏蜀演義, 吳國成了打醬油的。 從此角度看, 呂蒙、陸遜之流實在算不得什麼名將, 不過是跟著歷史破壞者孫權一起破壞歷史。

當然, 破壞歷史本身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荊州最有價值的地方, 是距離三國國都都處在中間距離。 到了五胡東晉也是如此, 荊州距離東晉國都建康、成漢國都成都都在中間, 只不過後趙國都襄國較遠一點。 但如果通過荊州趟過中原, 襄國也不算遠。

荊州未必是三國最發達的州, 因為南部數郡當時還沒有大規模開發, 屬於偏遠地帶。 但是, 在三國或群雄鼎立的大格局下, 荊州的地位重之又重。 堪稱得荊州得天下, 只是孫權志不在天下而已。 若是小霸王孫策在, 曹劉皆睡不能安寢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