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本溪溪湖區批准成立石橋子鎮

1985年1月1日, 溪湖區批准成立石橋子鎮, 1992年初, 將石橋子鎮一分為二成立石橋子鎮和歪頭山鎮。

1992年底, 籌建石橋子經濟技術開發區, 將石橋子鎮整建制委託開發區代管。 石橋子鎮有人口18420餘人, 7個行政村, 1個社區。 石橋子鎮已形成完善的現代化的陸、海、空立體交通網絡體系。 沈丹鐵路貫通區內, 石橋子客貨車站與東北鐵路網和全國鐵路網相連;304國道、沈丹高速公路縱貫全境, 沈丹高速公路在區內設有南、北、中三個出入口;距丹東大東港210公里, 距營口鮁魚圈港200公里, 距大連港360公里。 丹東大東港、鮁魚圈港、大連港年貨物輸送量分別為850萬噸、7537萬噸、1.7億噸。

距瀋陽桃仙國際機場30公里, 現已開通74條國內外航線, 通航城市55座, 年運送旅客247.6萬人次、貨運6.1萬噸。 石橋子鎮位於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 憑藉區位條件、發展空間、政策、體制等強項, 日益顯示出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城鎮建設 石橋子鎮現有鄉村兩級公路里程為45.95公里, 自2003年開始, 石橋子鎮積極參與遼寧省“村村通”油路工程建設, 截止到2005年, 全鎮已有5條, 共39.6公里完成了“村村通”油路工程的建設。 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狀況。 同時也改善了村容環境。 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促進農產品的流通, 增加農民增收, 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大力發展小城鎮, 提高農村城市化水準, 改善農民生活品質,
是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 也是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 推動農村經濟乃至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隨著人們對“小城鎮、大戰略”認識的不斷深化, 開發區和石橋子鎮政府都將發展小城鎮作為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加快了小城鎮建設的步伐。 到2007年底已經建成六大社區, 開發商業及住宅面積14萬平方米, 公共及配套設置日益完善, 城鎮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得到顯著提高

通過對入駐專案重點篩查, 高新區確定了推進30家企業投產, 25家研發機構入駐運營的“促開工、保投產”的工作目標, 對69個重點專案實施包扶責任制, 按照“共性問題集中解決, 個性問題特殊解決”的原則, 通過採取協調要素配置,

提供藥企專業化審批認證服務, 設立扶持發展基金等措施, 解決企業開工、建設、投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為企業協調解決事項1050件次;協調推進品種劃轉130個;組織專業化培訓420人次。 在生物醫藥產業項目建設投產週期長的客觀條件限制下, 實現了30家企業投產, 31家企業主體建成, 25家研發機構入駐, 其中22家正式運營。

創新創業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高新區新建10萬平方米研發、孵化中心已投入運營;創業服務中心於2009年12月通過國家科技部認定, 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瀋陽藥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4所大學入駐基地, 構成創業集群區域, 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截至2010年底, 研發中心建設了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平臺,

生物製品分離純化平臺, 體外診斷試劑創新平臺等六大核心技術平臺;建設了大型儀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醫藥臨床研究平臺, 動物實驗平臺, 安全評價平臺, 註冊、認證服務平臺等六大支撐服務平臺。 研發中心已簽約入駐研發機構38家, 計畫投資總額4.8億元。 引進海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252人, 吸引具有國際領先水準項目36項、國家級項目26項, 擁有在研新藥品種146個, 擁有發明專利57項。

瀋陽藥科大學南校區, 遼寧科技學院, 遼寧醫藥化工職業學院, 中國醫科大學本溪校區(在建中), 遼寧中醫藥大學本溪校區(在建中), 遼寧醫藥職業學院, 本溪市高級中學, 本溪市第十中學。

轄高程、上石、平山子、下石、平檯子、西高堡、紅旗7個村委會

系東北寒溫帶長白山植物區系, 本地區諸多的自然條件使得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 產量和品種均居遼寧省首位, 是遼寧省的地道藥材“遼藥”的主產區, 中草藥的種植、採集、加工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是古代遼寧的藥業重鎮, 這一切都為本溪·中國藥都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如今石橋子經濟開發區已經上升到“中國藥都”的戰略地位, 被規劃建設成一座60平方公里的生態新城。 開發區的硬體上去了, 那麼文化軟實力就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當務之急, 歷史文化研究者應先行一步, 把石橋子地區的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挖掘出來, 為本溪·中國藥都的發展服好務, 是撰寫本文的宗旨。

石橋子古稱“雙峰鎮”, 距今擁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石橋子古稱“雙峰鎮”,可追溯到大金國時期,擁有距今八百多年的歷史文化。當時大金國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顏亮的兄弟完顏雍長期鎮守東京遼陽,他暗中經營關東地區,培植自己的勢力,為關東地區做了不少得民心的好事,所以受到關東百姓與女真貴族的支持。西元1161年,完顏雍羽翼豐滿趁完顏亮聽信讒言,在中原開封派兵去攻打南宋王朝之機,在遼陽發動了軍事政變,黃袍加身做了大金國的第五代皇帝,改年號“正隆”為“大定”,史稱“金世宗”。在留守期間,完顏雍巡視太子河流域軍政要務時,常到遼東重要的軍事要塞——平頂山上視察,在金代平頂山地區留下了歷史足跡,民間有《金皇親賜貢魚宴》的故事流傳下來,這是太子河皇家貢魚的最早的滿族民間故事。完顏雍還在遼陽以上的太子河流域建立了為皇家提供貢魚的服務機構——漁百總,就設在龍山灣(今大明山姚家灣),由女真人族長負責,並在平頂山上駐紮金兵負責保護漁百總的安全,這一切都是為了滿足完顏雍喜食太子河魚的緣故。平頂山城管轄方圓千里的縣村百姓,行政級別僅低於遼陽城。其軍事地位非常重要,是古代關東首府遼陽的東大門,負有重要的保衛之責,由於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平頂山城成為了遼東太子河流域的中心山城。而平頂山城下轄的磨米城(今石橋子東山城)則是平頂山城的北部門戶,是東京遼陽的第二道防線,其軍事地位也非同一般。

當時太子河水深浪大,以當時的經濟和技術條件建橋以便交通是不可能的。但是古代平頂山地區對於東京遼陽來說可是至關重要,於是大金國在崔家哨到威甯營城建起了“渡口擺渡碼頭”,枯水季節也可以趟河過境。另一條古代交通要道是從平頂山經雙峰山(今石橋子駱駝嶺)腳下,過火連寨到磨米城,需要過磨米河(今石橋子北沙河)到達蓋牟城(今瀋陽塔山城)。完顏雍的親信是磨米城的行政官員,為了加快與周邊山城的交通聯繫,磨米城得朝廷資助在磨米河上修築起了一座石拱橋,解決了平頂山城——磨米城——蓋牟城的交通運輸問題。由於石橋是戰略要地,要派軍隊守護,於是“石橋子”逐漸取代了“雙峰鎮”的地名。古石橋在大金國末期曾被一次大洪水沖毀,後在元朝時期重修,最後石橋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橋去留名,世代流傳。在歷史上石橋子地區也在戰火中變成了廢墟,雖然幾毀幾建但是始終保持著原來的地名,成為雙峰山下北部的主要的地理標識,更是平頂山城經威甯營城到達蓋牟城的交通要道,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北沙河名珠——磨米城是石橋子地區的歷史文化之源。

北沙河從撫順與高官鎮交界的大山中流出,經張其寨、石橋子、歪頭山,流經蘇家屯注入渾河。百里長的北沙河造就了兩岸肥沃的土地,養育了兩岸人民,更孕育了擁有1500多年歷史的古城——磨米城。市政府著手恢復磨米城遺址公園是明智之舉,一座城市必須有其歷史的發源地,這是城市的根,如果一座城市沒有文化軟實力為其提供發展的動力是不可想像的。本溪·中國藥都選擇“磨米城”作為“城建史”的開端,就使其快速的發展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那麼,高句麗時期的磨米城是什麼樣的呢?宋代大史學家司馬光所著的史書《資治通鑒》中,卷一九八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十月事說:“凡征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穀、銀山、後黃十城。”可見從東晉末年到元明時期,磨米城一直是石橋子地區的行政中心。磨米城的修築稍晚於橫山城,在建制上磨米城是州治城,管轄方圓千里以內的幾個縣城和眾多鄉村,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因為磨米州的治所設在磨米城內,它與橫山相距僅有三十多裡,分佈于太子河南北兩岸,所以高句麗中晚期的橫山城與磨米城的關係是“兄弟城”,在軍事上有聯防互助的責任與義務,磨米城更成為了橫山城的北部門戶。

磨米城所在的石橋子東山位於歪頭山車站與邊牛村之間,海拔僅200多米,磨米城遺址就位於東山的凹陷處,當地人稱“高麗城”,這應該是世代傳承的古老的地名標識。磨米城倚山勢而築,東、南、北三面借山勢為屏障(山險牆)。只有西面的地勢開闊,為山城唯一的進出口,民間稱其為“西城門”,古為石築城門以利於防禦所用。僅有一處城門供出入,這可是遼東眾多山城中的特色山城!太子河畔平原城——威甯營城是前河後山的地勢,明代威甯營城僅東西各開一門,一般古城的標準是四門城,大者有八門、十六門之說,據此可以看出高句麗軍民修築山城的特色。磨米城城址呈長方形,南北走向長約八百多米,東西寬約四百米,城周約五裡。城中有山泉形成的水井,常年不枯,為城中的重要水源。西城是土築城牆,高約五米。古山城北面的高山上的平坦處有烽火臺遺址,當地人又稱此山為“臺山”。烽火臺是軍事報警點燃烽火的軍事設施,有人防守和瞭望。烽火臺是石築結構,其內儲備柴薪和狼糞。磨米城的烽火臺是橫山城中心通訊傳遞網路中“北部網路”的中間站,由橫山城到龍山(今大明山)烽火臺傳遞到此,再經蓋牟城傳遞到沈州城(瀋陽古城),一直到遼東長城衛城(開原古城)。在歷史上,從橫山城經過磨米城還有一條關東地區非常重要的交通古道:由橫山城到達東墳水運碼頭,經水運到達太子河北岸龍山腳下的河沿碼頭,走本溪湖到火連寨,由此進入磨米城,必須跨越磨米河,由磨米城到達蓋牟城,再過渾河到達沈州城,由此進入吉林、黑龍江地區。磨米城正處在這條歷史古道的接點上,更可見磨米州治所設在石橋子地區的重要性。

“磨米城”見證唐王征東的歷史。

據史籍記述東晉末年,北方鮮卑族慕容燕崛起於遼西(朝陽一帶),而此時活動于渾江流域的高句麗兵發五女山,越過界限老禿頂山,侵入到太子河流域,勢力迅速擴張到遼東地區,順勢佔領了遼東半島,依遼河為界對抗中原政權。大約在晉安帝司馬德宗元興三年(西元404年)時,高句麗易名“青雲山”為“橫山”,修築了橫山城。大約到了義熙十年(西元414年)後,正值高句麗國王好太王執政時期,易名“遼陽東山”為“磨米山”,並且修築了磨米城進行軍事防禦。此後又將遼東山區的軍事要塞“老鴉山”易名為“柵欄山”,因其北起太子河馬城子南到寬甸縣內,長達數百里,猶如柵欄一樣分割東西兩界。在大金國時期,“老鴉山”又一次易名為“排子山”,即本溪境內天險雄關——八盤嶺。

追溯歷史,磨米城在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時被唐朝大將薛仁貴率軍攻破,長達二百多年的古山城陷入戰火中,這應是磨米城經歷繁榮後第一次面臨戰火的洗禮。當時唐太宗李世民不顧大臣魏征的勸阻,憑藉唐初積累的國力發動了東征高句麗的戰爭,史稱“唐王征東”,在關東地區流傳下來《薛禮征東》的民間故事,還留下了眾多的“唐王征東”時的歷史遺跡。五世紀到七世紀時期,橫山城、磨米城、蓋牟城這三座歷史古城的戰略地位非同一般,包括草河鄉的後黃城(今稱“馬圈子溝城”)在內,都是由南到東再到北環繞關東首府遼東城(遼陽舊城),相距遼陽都在兩百多裡之內。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征戰遼東時,高句麗宰相兼兵馬大元帥“紅袍督”蓋蘇文的長子泉男生鎮守遼東城,鎮守磨米城的是其二子泉男健,鎮守橫山城的是蓋蘇文的妹妹蓋蘇珍。薛仁貴率領唐軍攻佔了遼東城,隨後進軍磨米城,雖然高句麗軍民齊心協力進行頑強抵抗,但是唐軍兵多將廣,磨米城被攻佔僅是時間上的問題。唐軍又揮師到太子河畔,高句麗水師駐地——威甯營城難免一戰。唐軍奪下船隻渡河南進,遇到大峪村西側吊水樓山守軍的阻擊,這是一處天然的水陸軍事要塞。薛仁貴兵分兩路,一路沿青沙嶺進入臥龍河地區,攻佔窟窿山城,這裡曾是蓋蘇文的碭山大營的所在地。另一路攻佔太子河畔軍事哨卡——珍珠岩(今小華山),再沿清水溪(今張家河)進入橫山古戰場——青草大峽谷,隨後攻佔後山城子山(今合金山),再進逼橫山城的進山門戶——四方台古寨,此時的橫山城已成為死城孤島。唐軍數十萬大軍渡過遼河,僅攻佔了高句麗在遼東的十座大山城後,便因後勤跟不上來,無法繼續前進,無奈撤軍返回關裡,高句麗軍隊捲土重來,磨米城重新落入高句麗之手,此後十座山城相繼丟失。

唐高宗李治顯慶四年(西元659年),唐朝發動了第二次征東戰爭。薛仁貴由於軍功卓越遞升為“右領軍中郎將”,副將是文武雙全的梁建方,契丹人契苾何力助戰。按第一次征東路線先破遼東城,再攻磨米城,渡太子河包圍橫山時卻久攻不下。《舊唐書·薛仁貴傳》中記載,一次偶然,雙方在橫山的石城關(今平頂山紫雲關)下廝殺,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戰鬥場面,神勇的薛仁貴竟單槍匹馬破橫山,唐軍一見他殺進高句麗軍隊把守的石城關,便隨後湧入城內,一舉大破橫山城。守橫山的高句麗主將溫沙門無奈從北城門步行下山逃跑,十座山城被一個個攻破。後來唐軍主力撤回關裡,高句麗軍隊打敗留守唐軍力奪十城。

據《舊唐書》記載,唐高宗李治總章元年(西元668年),蓋蘇文已死,他的三個兒子掌權,後來三個兒子之間產生矛盾,這給了唐軍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唐朝發動了最後的攻擊,出兵數十萬大軍,薛仁貴利用高句麗的內部矛盾,不僅奪回了遼東的十座山城,整個關東更全部收復。高句麗國王高藏下旨率領98位首領向唐軍投降,唐朝接受了高句麗的投降,封高藏為“司平太常伯”,納其疆域設安東都護府,總管下轄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個州、一百個縣,而且朝鮮的平壤也納入大唐帝國的版圖。唐高宗李治任命薛仁貴擔任“檢校安東都護府”,他成為了整個關東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並親率兩萬精兵鎮守和安撫。從此,享國705年的東北地方民族政權高句麗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到了西元761年,因安史之亂安東都護府被廢除,遼東又納入大唐渤海國的管轄。磨米城歷經滄桑,其它朝代仍舊沿用此城直到清中期大旱之年,因城中泉水枯竭而被廢棄,城中的老百姓都搬到北沙河兩岸居住。又經過二百多年的風雨侵蝕,磨米城仍舊有遺址保存下來,日後的石橋子取代了磨米城的地位,形成了今天的石橋子鎮,而今又華麗轉身變成了石橋子生態城,真讓人刮目相看,從中不難體驗出“鬥轉星移,歲月滄桑”的歷史變遷…

石橋子古稱“雙峰鎮”,可追溯到大金國時期,擁有距今八百多年的歷史文化。當時大金國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顏亮的兄弟完顏雍長期鎮守東京遼陽,他暗中經營關東地區,培植自己的勢力,為關東地區做了不少得民心的好事,所以受到關東百姓與女真貴族的支持。西元1161年,完顏雍羽翼豐滿趁完顏亮聽信讒言,在中原開封派兵去攻打南宋王朝之機,在遼陽發動了軍事政變,黃袍加身做了大金國的第五代皇帝,改年號“正隆”為“大定”,史稱“金世宗”。在留守期間,完顏雍巡視太子河流域軍政要務時,常到遼東重要的軍事要塞——平頂山上視察,在金代平頂山地區留下了歷史足跡,民間有《金皇親賜貢魚宴》的故事流傳下來,這是太子河皇家貢魚的最早的滿族民間故事。完顏雍還在遼陽以上的太子河流域建立了為皇家提供貢魚的服務機構——漁百總,就設在龍山灣(今大明山姚家灣),由女真人族長負責,並在平頂山上駐紮金兵負責保護漁百總的安全,這一切都是為了滿足完顏雍喜食太子河魚的緣故。平頂山城管轄方圓千里的縣村百姓,行政級別僅低於遼陽城。其軍事地位非常重要,是古代關東首府遼陽的東大門,負有重要的保衛之責,由於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平頂山城成為了遼東太子河流域的中心山城。而平頂山城下轄的磨米城(今石橋子東山城)則是平頂山城的北部門戶,是東京遼陽的第二道防線,其軍事地位也非同一般。

當時太子河水深浪大,以當時的經濟和技術條件建橋以便交通是不可能的。但是古代平頂山地區對於東京遼陽來說可是至關重要,於是大金國在崔家哨到威甯營城建起了“渡口擺渡碼頭”,枯水季節也可以趟河過境。另一條古代交通要道是從平頂山經雙峰山(今石橋子駱駝嶺)腳下,過火連寨到磨米城,需要過磨米河(今石橋子北沙河)到達蓋牟城(今瀋陽塔山城)。完顏雍的親信是磨米城的行政官員,為了加快與周邊山城的交通聯繫,磨米城得朝廷資助在磨米河上修築起了一座石拱橋,解決了平頂山城——磨米城——蓋牟城的交通運輸問題。由於石橋是戰略要地,要派軍隊守護,於是“石橋子”逐漸取代了“雙峰鎮”的地名。古石橋在大金國末期曾被一次大洪水沖毀,後在元朝時期重修,最後石橋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橋去留名,世代流傳。在歷史上石橋子地區也在戰火中變成了廢墟,雖然幾毀幾建但是始終保持著原來的地名,成為雙峰山下北部的主要的地理標識,更是平頂山城經威甯營城到達蓋牟城的交通要道,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北沙河名珠——磨米城是石橋子地區的歷史文化之源。

北沙河從撫順與高官鎮交界的大山中流出,經張其寨、石橋子、歪頭山,流經蘇家屯注入渾河。百里長的北沙河造就了兩岸肥沃的土地,養育了兩岸人民,更孕育了擁有1500多年歷史的古城——磨米城。市政府著手恢復磨米城遺址公園是明智之舉,一座城市必須有其歷史的發源地,這是城市的根,如果一座城市沒有文化軟實力為其提供發展的動力是不可想像的。本溪·中國藥都選擇“磨米城”作為“城建史”的開端,就使其快速的發展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那麼,高句麗時期的磨米城是什麼樣的呢?宋代大史學家司馬光所著的史書《資治通鑒》中,卷一九八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十月事說:“凡征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穀、銀山、後黃十城。”可見從東晉末年到元明時期,磨米城一直是石橋子地區的行政中心。磨米城的修築稍晚於橫山城,在建制上磨米城是州治城,管轄方圓千里以內的幾個縣城和眾多鄉村,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因為磨米州的治所設在磨米城內,它與橫山相距僅有三十多裡,分佈于太子河南北兩岸,所以高句麗中晚期的橫山城與磨米城的關係是“兄弟城”,在軍事上有聯防互助的責任與義務,磨米城更成為了橫山城的北部門戶。

磨米城所在的石橋子東山位於歪頭山車站與邊牛村之間,海拔僅200多米,磨米城遺址就位於東山的凹陷處,當地人稱“高麗城”,這應該是世代傳承的古老的地名標識。磨米城倚山勢而築,東、南、北三面借山勢為屏障(山險牆)。只有西面的地勢開闊,為山城唯一的進出口,民間稱其為“西城門”,古為石築城門以利於防禦所用。僅有一處城門供出入,這可是遼東眾多山城中的特色山城!太子河畔平原城——威甯營城是前河後山的地勢,明代威甯營城僅東西各開一門,一般古城的標準是四門城,大者有八門、十六門之說,據此可以看出高句麗軍民修築山城的特色。磨米城城址呈長方形,南北走向長約八百多米,東西寬約四百米,城周約五裡。城中有山泉形成的水井,常年不枯,為城中的重要水源。西城是土築城牆,高約五米。古山城北面的高山上的平坦處有烽火臺遺址,當地人又稱此山為“臺山”。烽火臺是軍事報警點燃烽火的軍事設施,有人防守和瞭望。烽火臺是石築結構,其內儲備柴薪和狼糞。磨米城的烽火臺是橫山城中心通訊傳遞網路中“北部網路”的中間站,由橫山城到龍山(今大明山)烽火臺傳遞到此,再經蓋牟城傳遞到沈州城(瀋陽古城),一直到遼東長城衛城(開原古城)。在歷史上,從橫山城經過磨米城還有一條關東地區非常重要的交通古道:由橫山城到達東墳水運碼頭,經水運到達太子河北岸龍山腳下的河沿碼頭,走本溪湖到火連寨,由此進入磨米城,必須跨越磨米河,由磨米城到達蓋牟城,再過渾河到達沈州城,由此進入吉林、黑龍江地區。磨米城正處在這條歷史古道的接點上,更可見磨米州治所設在石橋子地區的重要性。

“磨米城”見證唐王征東的歷史。

據史籍記述東晉末年,北方鮮卑族慕容燕崛起於遼西(朝陽一帶),而此時活動于渾江流域的高句麗兵發五女山,越過界限老禿頂山,侵入到太子河流域,勢力迅速擴張到遼東地區,順勢佔領了遼東半島,依遼河為界對抗中原政權。大約在晉安帝司馬德宗元興三年(西元404年)時,高句麗易名“青雲山”為“橫山”,修築了橫山城。大約到了義熙十年(西元414年)後,正值高句麗國王好太王執政時期,易名“遼陽東山”為“磨米山”,並且修築了磨米城進行軍事防禦。此後又將遼東山區的軍事要塞“老鴉山”易名為“柵欄山”,因其北起太子河馬城子南到寬甸縣內,長達數百里,猶如柵欄一樣分割東西兩界。在大金國時期,“老鴉山”又一次易名為“排子山”,即本溪境內天險雄關——八盤嶺。

追溯歷史,磨米城在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九年(西元645年)時被唐朝大將薛仁貴率軍攻破,長達二百多年的古山城陷入戰火中,這應是磨米城經歷繁榮後第一次面臨戰火的洗禮。當時唐太宗李世民不顧大臣魏征的勸阻,憑藉唐初積累的國力發動了東征高句麗的戰爭,史稱“唐王征東”,在關東地區流傳下來《薛禮征東》的民間故事,還留下了眾多的“唐王征東”時的歷史遺跡。五世紀到七世紀時期,橫山城、磨米城、蓋牟城這三座歷史古城的戰略地位非同一般,包括草河鄉的後黃城(今稱“馬圈子溝城”)在內,都是由南到東再到北環繞關東首府遼東城(遼陽舊城),相距遼陽都在兩百多裡之內。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征戰遼東時,高句麗宰相兼兵馬大元帥“紅袍督”蓋蘇文的長子泉男生鎮守遼東城,鎮守磨米城的是其二子泉男健,鎮守橫山城的是蓋蘇文的妹妹蓋蘇珍。薛仁貴率領唐軍攻佔了遼東城,隨後進軍磨米城,雖然高句麗軍民齊心協力進行頑強抵抗,但是唐軍兵多將廣,磨米城被攻佔僅是時間上的問題。唐軍又揮師到太子河畔,高句麗水師駐地——威甯營城難免一戰。唐軍奪下船隻渡河南進,遇到大峪村西側吊水樓山守軍的阻擊,這是一處天然的水陸軍事要塞。薛仁貴兵分兩路,一路沿青沙嶺進入臥龍河地區,攻佔窟窿山城,這裡曾是蓋蘇文的碭山大營的所在地。另一路攻佔太子河畔軍事哨卡——珍珠岩(今小華山),再沿清水溪(今張家河)進入橫山古戰場——青草大峽谷,隨後攻佔後山城子山(今合金山),再進逼橫山城的進山門戶——四方台古寨,此時的橫山城已成為死城孤島。唐軍數十萬大軍渡過遼河,僅攻佔了高句麗在遼東的十座大山城後,便因後勤跟不上來,無法繼續前進,無奈撤軍返回關裡,高句麗軍隊捲土重來,磨米城重新落入高句麗之手,此後十座山城相繼丟失。

唐高宗李治顯慶四年(西元659年),唐朝發動了第二次征東戰爭。薛仁貴由於軍功卓越遞升為“右領軍中郎將”,副將是文武雙全的梁建方,契丹人契苾何力助戰。按第一次征東路線先破遼東城,再攻磨米城,渡太子河包圍橫山時卻久攻不下。《舊唐書·薛仁貴傳》中記載,一次偶然,雙方在橫山的石城關(今平頂山紫雲關)下廝殺,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戰鬥場面,神勇的薛仁貴竟單槍匹馬破橫山,唐軍一見他殺進高句麗軍隊把守的石城關,便隨後湧入城內,一舉大破橫山城。守橫山的高句麗主將溫沙門無奈從北城門步行下山逃跑,十座山城被一個個攻破。後來唐軍主力撤回關裡,高句麗軍隊打敗留守唐軍力奪十城。

據《舊唐書》記載,唐高宗李治總章元年(西元668年),蓋蘇文已死,他的三個兒子掌權,後來三個兒子之間產生矛盾,這給了唐軍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唐朝發動了最後的攻擊,出兵數十萬大軍,薛仁貴利用高句麗的內部矛盾,不僅奪回了遼東的十座山城,整個關東更全部收復。高句麗國王高藏下旨率領98位首領向唐軍投降,唐朝接受了高句麗的投降,封高藏為“司平太常伯”,納其疆域設安東都護府,總管下轄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個州、一百個縣,而且朝鮮的平壤也納入大唐帝國的版圖。唐高宗李治任命薛仁貴擔任“檢校安東都護府”,他成為了整個關東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並親率兩萬精兵鎮守和安撫。從此,享國705年的東北地方民族政權高句麗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到了西元761年,因安史之亂安東都護府被廢除,遼東又納入大唐渤海國的管轄。磨米城歷經滄桑,其它朝代仍舊沿用此城直到清中期大旱之年,因城中泉水枯竭而被廢棄,城中的老百姓都搬到北沙河兩岸居住。又經過二百多年的風雨侵蝕,磨米城仍舊有遺址保存下來,日後的石橋子取代了磨米城的地位,形成了今天的石橋子鎮,而今又華麗轉身變成了石橋子生態城,真讓人刮目相看,從中不難體驗出“鬥轉星移,歲月滄桑”的歷史變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