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抗戰奇聞錄——解密繳械的內幕

1945年8月15日, 當廣播裡傳來日本天皇宣讀投降詔書的聲音時, 多少在華的日本軍人掩面而泣, 他們“大東亞聖戰”的夢破碎了。 天皇的詔書裡說得很清楚,

要他們放下武器, 停止積極進攻行動, 等待盟軍的繳械。 歷時八年的全面抗戰, 中國人終於等到了勝利的一天。 不過麻煩也隨之而來, 這時候, 日本在中國共有105萬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 他們手裡不僅有中國軍隊稀缺的槍支彈藥, 還有坦克、重炮這樣當時的尖端武器。 繳這樣一支軍隊的械, 這是個難題, 也是一塊“肥肉”。 為了這塊肥肉, 各地武裝紛紛粉墨登場, 上演了一出“繳械”的大戲。

這場“大戲”的主角, 無疑是國軍和八路軍、新四軍。 抗戰後期, 為了達到徹底滅亡中國的目的, 日軍的大多攻勢都是圍繞著戰時中國的陪都——重慶展開的, 所以到了抗戰結束時, 國軍的主力, 大部分都集中在西南地區。 而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根據地,

大多散佈在華北、東北、江南等敵後, 而且他們的根據地與日軍佔領區犬牙交錯, 如果按就近繳械的原則, 那麼分佈在大部分主要城市的日軍, 都得向八路軍和新四軍繳械。 這樣的情況對國民政府來說簡直就是噩夢。 因為當時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總人數已經達到了127萬, 急速擴張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如果獲得了日軍的裝備, 那麼國民政府的統治就是名存實亡。 面對如此情況, 蔣介石以中國戰區盟軍最高指揮官的名義, 接連下了三道命令。 一道命令是給國軍各部的, 要他們積極地向華東、華南的敵佔區挺進, 接收日軍的裝備, 進駐日軍佔領的城市。 一道命令是給八路軍和新四軍各部的, 要他們原地待命,
放棄對日軍的進攻行動。 還有一道命令是給日軍在華最高司令長官崗村甯次的, 要他節制各地日軍, 在國軍或是美軍沒有到來之前不要向任何軍隊投降繳械。 這樣的命令, 八路軍和新四軍當然不服, 於是彭德懷也發佈了兩道命令, 一道是個八路軍及新四軍各部的, 要他們按照“波茨坦宣言條款及同盟國視定之受降辦法, 接受我們所包圍之日偽軍隊的投降, 收繳其武器資財, 並負責實施同盟國在受降後之一切規定”。 命令特別說明, 如有拒絕繳械的, 就地消滅。 一道命令也是岡村寧次的, 要岡村寧次的部隊就近向八路軍和新四軍繳械投降。 另一方面, 共產黨領導的部隊, 還在想方設法地阻止國軍向日軍佔領區前進。
根據當時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編寫的《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受降報告書》中記載, 從1945年10月上旬截止到1946年的2月份, 共產黨領導的部隊分別在津浦路、膠濟路、隴海鐵路東段及山西境內的鐵路上想辦法讓國軍無法向受降地區集結。 同時共產黨的部隊, 還在對日軍佔領的大中城市發動進攻, 在日軍宣佈投降後的第二周, 共產黨的部隊就向天津發動了進攻。 在天津的日軍拒不繳械, 和共產黨的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鬥。 於是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了有趣的現象, 在中國的日軍, 一方面拒不向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繳械投降, 一方面又一再催促美軍和國軍趕快來接收城市和裝備。

面對如此狀況, 國軍開始慢慢地放棄由陸地向受降區域開進。

改由由美軍空運國軍部隊到各地區集結。 數百架C-46和C-47運輸機頻繁起降, 從8月下旬至9月末, 將14萬國民黨軍運送到日軍佔領下的南京、上海, 為此耗用了上億美元運費。 中國戰區美國空軍司令斯特拉特邁耶還頗為自豪地說:“在大戰時期, 美國空中運送軍隊, 以此次運量為最大”。 當時國民政府, 把整個中國劃分成了十五個受降區域。 在劃分受降區域時, 蔣介石也是大傷腦筋, 既要考慮到國軍能儘快趕到受降區, 又要考慮到國民黨內部的各派的利益。 八年抗戰, 讓不少國民黨人都吃盡了苦楚, 現在抗戰勝利了, 該是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了, 所以在不少國民黨人的心中, 想到的就是“五子登科”, 於是有不少人跑到蔣介石面前, 要接收、要地盤、要軍隊。蔣介石本想憑藉這一次對日軍的繳械,進一步加強國軍的實力,可是就是這樣一部分的國民黨人,把好好的一次“揚我國威”的受降繳械,變成了群魔亂舞的“分龍會”。他們為了搶奪地盤,竟然大肆收編偽軍,甚至利用只准向國軍投降的命令,暗地裡和日軍勾結,讓當地還沒有撤退的日軍變成了他們地盤的“守備隊”。一些高級將領大肆侵吞敵產,甚至利用清算漢奸的機會,霸佔平民的財產。軍統北平站的站長馬漢三,就是因為侵吞敵產被戴笠發現,而痛下殺手,在戴笠回南京的飛機上放了炸彈,導致戴笠墜機身亡。

整個繳械歷時一個多月,國軍從日軍手上接收了大量的裝備,根據《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受降報告書》記載,國軍共接收日軍,步騎槍685897支,手槍56698支,輕重機槍30961支,各種火炮12446門,坦克155輛,飛機1068架。這些武器裝備在很大程度上,讓國軍的戰鬥力得到了提升。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也在這次繳械中得到了實惠。首先由於東北大部都由蘇軍佔領,這些地區最後也成共產黨的根據地,其次在接收中原地區敵佔區的時候,共產黨的軍隊注重佔領一些中小城市,共產黨“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初步形成。從此,共產黨也從國民黨口中的“共匪”,轉變成了一支有軍隊、有裝備、有地盤,可以和國民政府分庭抗禮的政治勢力。國共一戰其實從日軍投降繳械的那一時刻起,就無可避免了。

要接收、要地盤、要軍隊。蔣介石本想憑藉這一次對日軍的繳械,進一步加強國軍的實力,可是就是這樣一部分的國民黨人,把好好的一次“揚我國威”的受降繳械,變成了群魔亂舞的“分龍會”。他們為了搶奪地盤,竟然大肆收編偽軍,甚至利用只准向國軍投降的命令,暗地裡和日軍勾結,讓當地還沒有撤退的日軍變成了他們地盤的“守備隊”。一些高級將領大肆侵吞敵產,甚至利用清算漢奸的機會,霸佔平民的財產。軍統北平站的站長馬漢三,就是因為侵吞敵產被戴笠發現,而痛下殺手,在戴笠回南京的飛機上放了炸彈,導致戴笠墜機身亡。

整個繳械歷時一個多月,國軍從日軍手上接收了大量的裝備,根據《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受降報告書》記載,國軍共接收日軍,步騎槍685897支,手槍56698支,輕重機槍30961支,各種火炮12446門,坦克155輛,飛機1068架。這些武器裝備在很大程度上,讓國軍的戰鬥力得到了提升。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也在這次繳械中得到了實惠。首先由於東北大部都由蘇軍佔領,這些地區最後也成共產黨的根據地,其次在接收中原地區敵佔區的時候,共產黨的軍隊注重佔領一些中小城市,共產黨“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初步形成。從此,共產黨也從國民黨口中的“共匪”,轉變成了一支有軍隊、有裝備、有地盤,可以和國民政府分庭抗禮的政治勢力。國共一戰其實從日軍投降繳械的那一時刻起,就無可避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