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母親是真的老了,為了搬動這3斤的油,居然等了兒子一周

週末陽光很好, 抽了點時間去看母親。 母親年近八旬, 生性要強, 父親6年前去世後, 就堅持要求單獨生活。 我只要有空, 每個週末都奔波在探望母親的途中。 6年了, 目睹母親逐漸衰老的過程, 從能幹地裡的農活, 能在村口較遠處走走, 到活動範圍漸漸只局限於房間裡, 身材慢慢佝僂。

圖片源於網站

我還一直覺得母親還是我小時候那個母親, 能幹、堅強。 直到前幾天見面, 母親說門口圍牆外有鄰居送來的半桶油, 要我幫她拿到廚房。 我到圍牆腳一看, 一小桶油, 最多3斤重。 曾經上山砍柴, 下地插秧的母親, 為了搬動這3斤的油, 居然等了兒子一周。 我突然意識到母親真的衰老了。

衰老不是種疾病, 但如何應對衰老, 卻比對付疾病更重要。 母親漸漸會行動不便, 漸漸會記不住自己的兒子, 漸漸會忘記關掉煤氣, 漸漸會不能自己穿衣上廁所。 而我們這些兒子們還在自己的崗位工作。

那麼, 這些母親們的養老問題何去何從?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母親不負兒女?

中國已經全方位進入了老年社會。 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4億, 將近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一。 最新美國發佈的“彭博夕陽指數”顯示, 中國在全球人口老齡化風險最嚴重的國家中名列第五,

大約3.5個勞動力負擔一名老人。 如何解決中國的養老問題, 已經是國家衛生健康的頭等大事, 直接影響到國民生產和社會穩定。

中國的老齡化問題, 和世界其他國家有明顯的不同之處。 中國老齡化來勢兇猛, 老齡化速度快, 時間緊迫。

未富先老、獨生子女、中國儒家尊老孝順傳統、現代養老理念, 這些衝突, 是其他國家不可能碰到的難題。 中國問題, 中國解決。 我們不能一味模仿其他國家的養老經驗。 我一直主張, 中國由於傳統因素, 毫無疑問, 要優先鼓勵有條件的老人在養老院安度晚年, 以居家養老方式為主。 其次是日間照料, 結合居家養老的模式, 社區工作人員照料, 機構養老是中國養老的托底辦法。

政府要鼓勵各級養老機構建設, 改變傳統養老理念。 但不管是哪種方式, 首先考慮的是老人的意向、尊嚴, 保障的是老人的身體健康, 所以, 基礎醫療、康復、護理必須延伸到這些養老場所。 這就是醫養結合。

世界上沒有一種最佳的養老模式,

只有最適合的養老模式。 中國老齡化模式, 和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明顯不一樣, 所以決定了中國不能簡單套用、複製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模式, 中國必須創建適合中國的養老模式。 在養老領域, 不存在彎道超車, 因為中國老齡模式的特殊性, 前無古人, 旁無可完全借鑒的同行者, 中國正在走進養老領域的無人區, 前面所有的道路, 必須要中國人自己探索。

更重要的是, 作為老年的我們, 可以趁現在自己還有能力, 身體還好, 頭腦清醒, 好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要記得, 適合自己的的才是最好的, 幫自己物色山水結合的養老機構備老, 為未來20至30年的老年生活做好規劃。

-------廣州原生態養老機構-------

廣州天鹿湖甲子園養老院--最原生態山水老年大樂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