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代皇帝死了,一大臣五天五夜不睡覺,保住了大明江山

萬曆四十八年, 又稱泰昌元年, 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不尋常的年份。 這一年, 明朝接連死了兩個皇帝。 統治大明朝四十餘年的萬曆皇帝, 一命嗚呼, 他的兒子明光宗朱常洛繼位。 朱常洛當了十九年太子, 結果當皇帝僅僅一個月, 八月初登基, 九月初就斷了氣。 明王朝的統治中樞, 因此引發一場劇烈動盪。 兩個皇帝死後, 留下的朝政亂局和權力真空, 引起了很多人的覬覦之心。

萬曆皇帝生前最寵愛的鄭貴妃, 明光宗生前最寵愛的李選侍, 這婆媳二人同時成為寡婦。 面對群龍無首的亂局, 和近在咫尺的皇權, 兩個女人都無法抵禦這種誘惑, 開始蠢蠢欲動。 別看她們是兩個女流之輩, 都有著先皇寵妃的顯赫身份, 且正當壯年, 皇太子朱由校年方十六, 自幼生長于深宮之中, 既無根基又無能力, 制約不了這兩個野心勃勃、心機深刻的女人, 稍有不慎, 武則天或者呂後的故事就將重演,

大明江山就將易手他人。

明光宗死前, 萬曆遺孀鄭貴妃, 就再三要求封自己為皇太后, 妄想挾持年幼的天啟皇帝, 來個垂簾聽政。 病重的明光宗本就是個軟弱無能之輩, 居然點頭同意。 關鍵時刻, 一個人挺身而出, 制止了鄭貴妃的企圖。

此人就是戶科給事中楊漣。 楊漣雖官階不高, 但忠心耿耿, 耿直敢言, 他看穿鄭貴妃的陰謀, 上書皇帝, 指出鄭貴妃既不是萬曆的皇后, 又不是明光宗的生母, 根本不具備封皇太后的資格。 鄭貴妃的企圖沒有得逞。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婆婆鄭貴妃想當皇太后剛被挫敗,

兒媳婦李選侍又跳了出來。 李選侍是明光宗最寵愛的後宮妃嬪, 還是皇太子朱由校的養母, 身份尊貴非同一般。 明光宗死前, 李選侍就要求封她為皇后, 結果明光宗很快病死, 李選侍沒能得逞。 明光宗一死, 李選侍不管不顧, 把皇太子朱由校藏在西暖閣, 幾乎把他當成人質, 威逼大臣們讓步, 不封她為皇后, 她就不讓皇太子登基。

面對兇險莫測的局面, 大臣們不知所措。 左僉都禦史左光鬥和戶科給事中楊漣站了出來, 不顧個人安危, 向驕橫的李選侍發出挑戰。 左光鬥寫了一封有名的奏摺, 其中痛斥了野心勃勃的李選侍, 直言不諱地把她比作武則天, “將借撫養之名, 行專權之實, 武氏之禍再見於今。 ”戶科給事中楊漣則一馬當先, 帶領群臣找到李選侍, 要她把皇太子交出來。

李選侍事先派遣幾個強壯的宦官,手持大棍站在西暖閣門前,阻止大臣們進入。《明史》記載,楊漣怒髮衝冠,大罵宦官:“奴才!大行皇帝已經晏駕,你們不讓見皇太子,到底想幹什麼!”帶領群臣強行闖入後宮,把皇太子朱由校接了出來。李選侍派宦官追出來阻攔,拉住太子衣服不讓走,楊漣怒不可遏,直接動手推開宦官們,並厲聲斥責他們,總算把太子朱由校接到慈甯宮,定於九月初六登基。

李選侍仍不甘心,賴在乾清宮不走,聲言皇太子朱有效年幼,她要留在乾清宮照顧太子。楊漣廢寢忘食,每天帶領大臣們奔走于皇宮內廷,與李選侍一幫人展開鬥智鬥勇,非要她搬走不可。而李選侍鐵了心就是不搬,楊漣激憤不已與之理論:“即使是太子的親生母親,夫死也應當遵從兒子。況且你不過是個選侍,竟敢如此欺君罔上!”他跪在乾清宮外,聲言:“能殺我則已,否則,今日不移死不去!”

正是楊漣的堅決態度和奮不顧身的精神,感染了滿朝文武大臣。李選侍眼看眾叛親離,已成眾矢之的,萬般無奈只得認輸,灰溜溜地搬出了乾清宮。皇太子朱由校終於名正言順登基坐殿,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明天子。女主亂政的威脅被徹底消除,兩個女人想當武則天的美夢也徹底破滅,大明江山沒有成為他人的囊中之物,躲過一場浩劫。

在這場拯救大明江山的激烈鬥爭中,大臣楊漣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寢食俱廢,和李選侍的人展開生死較量,在朝房、掖門、殿廷等處,每天和對手辯論十余次,“反復痛切”,“奮髯叫呼,聲淚迸咽”,盡顯忠臣本色。《忠烈楊公墓誌銘》記載,自明光宗駕崩到天啟皇帝登基期間,楊漣“身露坐宮門外,五日夜不交睫,頭須盡白”。他日夜露天坐在皇宮門外,五天五夜不睡覺,鬍鬚頭髮五天之內全部變白。他的努力和辛苦沒有白費,保住了大明江山,使之完璧歸趙,重新回到朱家子孫手中。

李選侍事先派遣幾個強壯的宦官,手持大棍站在西暖閣門前,阻止大臣們進入。《明史》記載,楊漣怒髮衝冠,大罵宦官:“奴才!大行皇帝已經晏駕,你們不讓見皇太子,到底想幹什麼!”帶領群臣強行闖入後宮,把皇太子朱由校接了出來。李選侍派宦官追出來阻攔,拉住太子衣服不讓走,楊漣怒不可遏,直接動手推開宦官們,並厲聲斥責他們,總算把太子朱由校接到慈甯宮,定於九月初六登基。

李選侍仍不甘心,賴在乾清宮不走,聲言皇太子朱有效年幼,她要留在乾清宮照顧太子。楊漣廢寢忘食,每天帶領大臣們奔走于皇宮內廷,與李選侍一幫人展開鬥智鬥勇,非要她搬走不可。而李選侍鐵了心就是不搬,楊漣激憤不已與之理論:“即使是太子的親生母親,夫死也應當遵從兒子。況且你不過是個選侍,竟敢如此欺君罔上!”他跪在乾清宮外,聲言:“能殺我則已,否則,今日不移死不去!”

正是楊漣的堅決態度和奮不顧身的精神,感染了滿朝文武大臣。李選侍眼看眾叛親離,已成眾矢之的,萬般無奈只得認輸,灰溜溜地搬出了乾清宮。皇太子朱由校終於名正言順登基坐殿,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明天子。女主亂政的威脅被徹底消除,兩個女人想當武則天的美夢也徹底破滅,大明江山沒有成為他人的囊中之物,躲過一場浩劫。

在這場拯救大明江山的激烈鬥爭中,大臣楊漣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寢食俱廢,和李選侍的人展開生死較量,在朝房、掖門、殿廷等處,每天和對手辯論十余次,“反復痛切”,“奮髯叫呼,聲淚迸咽”,盡顯忠臣本色。《忠烈楊公墓誌銘》記載,自明光宗駕崩到天啟皇帝登基期間,楊漣“身露坐宮門外,五日夜不交睫,頭須盡白”。他日夜露天坐在皇宮門外,五天五夜不睡覺,鬍鬚頭髮五天之內全部變白。他的努力和辛苦沒有白費,保住了大明江山,使之完璧歸趙,重新回到朱家子孫手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