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社會漂泊10多年,你有沒有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去年年底時, 一篇《男到中年, 不如狗》的文章在網路上、朋友圈引發了熱議。

在之後的好長的一段時間裡, 男人和女人們圍繞著”人到中年, 誰更不容易“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男人們說, 到了這個年紀, 我們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後, 必須要小心翼翼的活著, 用微笑來掩藏心酸, 咬著牙來強裝堅強。

女人們說, 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 周圍全是需要自己照顧的人。 如果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 必須要比男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們為所有人而活, 卻唯獨很難活出自己。

終於, 在經歷了中年男女兩個陣營緊張而熱烈的交流後, 得出了一個勉強讓雙方接受的結論:男到中年不如狗, 女到中年狗都嫌!

人到中年, 哪個不是上有老下有小, 不論男女, 肩上的擔子沒有誰比誰的輕。 但是, 不容易的就只有步入中年的你們嗎?

曾經說要勇敢做自己, 絕不向命運低頭的我們, 還不是硬生生地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01

2008年, 小夏16歲, 表姐26歲。

那時的小夏剛上高一, 成績還算可以, 沒事的時候最喜歡幻想十年後自己的模樣

事業有成, 有一份自己喜歡並且已經做了好幾年的工作

對於愛情, 寧缺毋濫, 絕不將就

有三五個閨蜜, 可以一起沒心沒肺的哭笑打鬧

有能力做自己, 不需要看別人臉色, 更不會為生活所迫去改變自己

有一定的積蓄, 隨時都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當然, 最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千萬不能活得像表姐。

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時已經26歲的表姐,

可以說是家裡的“萬人嫌”了。

不會洗衣服, 在外地上大學(沒出省)時, 每次都把髒衣服打包帶回家

大學畢業後, 工作換了五六份, 沒一個是能堅持半年以上的

過年時家庭聚會, 沒給長輩們拜年就算了, 還對姨夫們直呼其名

工作幾年沒存款不說, 還月光, 甚至要伸手向父母要生活費

……

可以說, 表姐幾乎活成了讓所有人都討厭的樣子。

長輩們會在背後把她當做反面教材來教育自家的孩子, 而作為同輩的其他兄弟姐妹, 也不喜歡和表姐走的太近。

就這樣, 在幻想與嫌棄中, 小夏也迎來了自己的26歲。

在某次家庭聚會, 當長輩們又一次提到表姐時, 猛然間小夏才發現, 26歲的自己竟然和那時的表姐有一絲絲相像, 卻和當初幻想中的自己漸行漸遠。

大學剛畢業那兩年, 同樣是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 但卻美其名曰“只有不斷地嘗試, 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

畢業三年了, 總算穩定下來, 沒有所謂的事業有成, 只能說是勉強糊口;存款更是不敢想, 但總算不用父母貼補, 偶爾還能給父母買些東西。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于小夏而言,那簡直就是奢望,一年一次的窮遊倒還可能;對於愛情,只希望自己能頂住壓力,將“絕不湊活”堅持下去。

至於做自己,不看別人臉色,就只能呵呵一笑,說一句“十年前的自己太過天真”,畢竟現在的自己早已被生活打磨得面目全非。

幻想總是美好的,而它最美的地方就在於你不用去親身經歷。

那一刻,小夏似乎有些理解當時的表姐,卻也開始有些討厭自己了。

這是小夏的故事,但又何嘗沒有你我的影子。終於,我們在最嚮往的年紀,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02

每個人在步入社會之前,都會有一腔熱血,要出人頭地,要事業有成,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更要活的精彩……

所以,當卷起鋪蓋走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我們慷慨陳詞,以為施展才華大幹一場的時刻終於來臨。

奈何社會這潭水太深,剛出校門的我們又太過棱角分明,免不了要被澆幾盆冷水,碰幾次壁。

漸漸地,我們身上的棱角在一次次的碰壁中被磨平了不少。

以前最討厭的阿諛奉承的我們,在面對客戶時也不得不學會面帶微笑低頭哈腰;曾經的滴酒不沾,如今在飯桌上也變成了捨命相陪。

我們開始習慣無聊的飯局,熟練地劃拳、勸酒、互相恭維,也學會了拍領導馬屁,拍的渾然天成一氣呵成。

我們變的忍氣吞聲,卻還不得不做出相當情願、多謝抬舉的微笑,僵硬、死板,就像陀螺一樣轉得暈頭轉向卻又不知到底忙了些什麼。

前途和夢想在莫須遠的地方等待,勾勒過千萬次的抱負不知所蹤。

我們甚至開始害怕每年的同學聚會,因為那不再是單純的敘舊,而變成了一場純粹的應酬,甚至還夾雜著些功利的味道。

曾經那些青春活潑的少年,一個個變得油頭粉面,腆著大肚腩在人群中相互寒暄,然後油膩地笑著,敬上一杯渾濁的白酒。

也許,在我們每個人十年前的幻想中,都不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吧。但可悲的是,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在十年後的今天,已經是這樣了。

03

兒時的我們總會對未來充滿幻想,我們幻想著長大後的自己,依然簡單快樂,不用去刻意討好,去被迫改變。

可是後來漸漸地發現,我們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了,曾經的話過眼雲煙,曾經的底線沒有了標杆,任由當初討厭的樣子肆意流竄。

但人總是會變的,很多時候我們的改變,可能只是為了在這個社會中找到立足的那個點。

“討厭是稚嫩邁向成熟的鴻溝,跨越了是成長,掉入了便是挫折。”而你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也或許,正是因為成長。

我們之所以會討厭現在的自己,就是因為站在了曾經的立場上,審視著如今的自己。

看著現在的自己與曾經最想成為的那個自己漸行漸遠,我們著急、不甘,卻又無可奈何。於是,這份不甘、這份無奈,很自然的被我們轉化成了討厭。

但這就是成長啊,你的成長卻從來都不會因為討厭而消失。它就像出現在你面前的一條鴻溝,跨越了,便是收穫了;退卻了,你將止步不前。

其實,我們不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而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狀態。

在一次次的摸爬滾打中,我們變的圓滑、變的世故,但這是僅僅是生存之道,重要的是回歸本心後,你是否還是當初的那個你。

接受不夠那些好的自己,弱化那些看不慣的自己,不放棄那個“幻想中”的自己,將他們完美融合,混成了新的自己,這就是成長。

真正的長大,是知曉人情,還能保持天真。

當你使勁地厭惡自己的時候,不妨回頭找找,當初那個最純真的自己,一定還在某個地方,堅信著,你會回來。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于小夏而言,那簡直就是奢望,一年一次的窮遊倒還可能;對於愛情,只希望自己能頂住壓力,將“絕不湊活”堅持下去。

至於做自己,不看別人臉色,就只能呵呵一笑,說一句“十年前的自己太過天真”,畢竟現在的自己早已被生活打磨得面目全非。

幻想總是美好的,而它最美的地方就在於你不用去親身經歷。

那一刻,小夏似乎有些理解當時的表姐,卻也開始有些討厭自己了。

這是小夏的故事,但又何嘗沒有你我的影子。終於,我們在最嚮往的年紀,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02

每個人在步入社會之前,都會有一腔熱血,要出人頭地,要事業有成,要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更要活的精彩……

所以,當卷起鋪蓋走出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我們慷慨陳詞,以為施展才華大幹一場的時刻終於來臨。

奈何社會這潭水太深,剛出校門的我們又太過棱角分明,免不了要被澆幾盆冷水,碰幾次壁。

漸漸地,我們身上的棱角在一次次的碰壁中被磨平了不少。

以前最討厭的阿諛奉承的我們,在面對客戶時也不得不學會面帶微笑低頭哈腰;曾經的滴酒不沾,如今在飯桌上也變成了捨命相陪。

我們開始習慣無聊的飯局,熟練地劃拳、勸酒、互相恭維,也學會了拍領導馬屁,拍的渾然天成一氣呵成。

我們變的忍氣吞聲,卻還不得不做出相當情願、多謝抬舉的微笑,僵硬、死板,就像陀螺一樣轉得暈頭轉向卻又不知到底忙了些什麼。

前途和夢想在莫須遠的地方等待,勾勒過千萬次的抱負不知所蹤。

我們甚至開始害怕每年的同學聚會,因為那不再是單純的敘舊,而變成了一場純粹的應酬,甚至還夾雜著些功利的味道。

曾經那些青春活潑的少年,一個個變得油頭粉面,腆著大肚腩在人群中相互寒暄,然後油膩地笑著,敬上一杯渾濁的白酒。

也許,在我們每個人十年前的幻想中,都不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吧。但可悲的是,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在十年後的今天,已經是這樣了。

03

兒時的我們總會對未來充滿幻想,我們幻想著長大後的自己,依然簡單快樂,不用去刻意討好,去被迫改變。

可是後來漸漸地發現,我們活得越來越不像自己了,曾經的話過眼雲煙,曾經的底線沒有了標杆,任由當初討厭的樣子肆意流竄。

但人總是會變的,很多時候我們的改變,可能只是為了在這個社會中找到立足的那個點。

“討厭是稚嫩邁向成熟的鴻溝,跨越了是成長,掉入了便是挫折。”而你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也或許,正是因為成長。

我們之所以會討厭現在的自己,就是因為站在了曾經的立場上,審視著如今的自己。

看著現在的自己與曾經最想成為的那個自己漸行漸遠,我們著急、不甘,卻又無可奈何。於是,這份不甘、這份無奈,很自然的被我們轉化成了討厭。

但這就是成長啊,你的成長卻從來都不會因為討厭而消失。它就像出現在你面前的一條鴻溝,跨越了,便是收穫了;退卻了,你將止步不前。

其實,我們不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而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狀態。

在一次次的摸爬滾打中,我們變的圓滑、變的世故,但這是僅僅是生存之道,重要的是回歸本心後,你是否還是當初的那個你。

接受不夠那些好的自己,弱化那些看不慣的自己,不放棄那個“幻想中”的自己,將他們完美融合,混成了新的自己,這就是成長。

真正的長大,是知曉人情,還能保持天真。

當你使勁地厭惡自己的時候,不妨回頭找找,當初那個最純真的自己,一定還在某個地方,堅信著,你會回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